• 35阅读
  • 0回复

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记俞家大队党支部书记严如湛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5-08
第4版()
专栏:

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
——记俞家大队党支部书记严如湛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事迹
《严如湛同志三下后进队》,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九六三年五月九日批示的《浙江省七个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好材料》中的一个材料。当时,严如湛是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公社俞家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从一九六三年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二年,严如湛的职务和地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他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劳动人民的本色一直没有变,始终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带领群众勇往直前。社员群众热情地赞扬他:“老严真是个笠帽不丢,蓑衣不抛,脚着草鞋,带领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好干部!”
坚持劳动 联系群众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严如湛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进一步提高。现在,他除担任俞家大队党支部书记和富春江公社革委会副主任以外,还是浙江省革命委员会委员、中共杭州市委和桐庐县委委员。随着严如湛的职务和地位的变化,社会上存在的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思想和旧的习惯势力不断向他袭来。有的人对他说:“老严,现在你职位高了,为人民服务的范围大了,以后也得多到上面去管点事,不必那样参加劳动了。”也有的人说:“如湛,你年纪大了,儿女也大了,吃穿不用愁,该享享清福啦!还这样劳动干啥?”严如湛每当听到这些话,都严肃地回答:“地位变了,参加集体劳动不能变。参加劳动是为了继续革命,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如果浮在上面,做官当老爷,就会脱离群众,甚至蜕化变修。”
严如湛严格要求自己,不管工作多忙,始终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在生产队的日子里,他不管晴天、雨天,不是上山就是下田;在外出开会的时候,也不放过一切可以参加劳动的机会。有一次,严如湛在县里参加会议,会议结束的当天晚上,还有文艺节目。但是,他惦念着队里修引水渠的事,会一完,他没看演出,把挎包往肩上一挂,拔脚就走。县委领导同志见天气很冷,他离队又有十五里地,就要派小汽车送他,严如湛婉言谢绝了。他快步赶回水利工地。这一夜,他在工地上一边检查工程质量,一边和干部们一起研究如何防止塌方的问题,一直忙到下半夜。他回到家,只合了一会眼,天色刚蒙蒙亮,就急忙起床赶到工地,同社员群众一起干了起来。
严如湛今年五十六岁,体弱多病,为了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他经常要同疾病作顽强的斗争。有一年,正当紧张繁忙的夏收夏种季节,他的支气管炎和肺结核病突然加重了。经医生诊断,要治疗休息一个半月。可是,他没有躺下来。有一天早晨,他肩扛锄头刚出门,就晕倒在门口。这时,公社卫生院的医生赶来,给他量了一下体温,是三十九度,坚持要他休息。但是,体温刚正常,他又下了田,出现在劳动的人群中。
严如湛就是这样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不脱离群众,不脱离劳动。从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六八年,他每年平均参加劳动达二百二十六天;一九六九年到去年,他职务多了,工作忙了,每年平均参加劳动还在一百四十五天以上。
哪里艰苦哪里闯
近几年来,严如湛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继续发扬“三下后进队”的革命精神,哪里有问题就往哪里奔,哪里艰苦就往哪里闯。
一九七三年春天,严如湛扛着锄头上山劳动。一路上,他看到各队的麦子都长得很好,唯独第四生产队的二十多亩麦子长得差劲。他牵过麦穗仔细一瞧,穗上叮着许多蚜虫。这是怎么一回事?治虫的事大队不是早就部署过了吗?饱经阶级斗争风浪的严如湛,知道这里面必定有问题。于是,他白天参加劳动,夜晚深入四队,调查研究。
一连十几个深夜,他在为这桩事操心。经过细致的了解,果然不出所料:生产问题背后藏着阶级斗争。麦田出现严重蚜虫,根子就在一个反革命分子身上。这个反革命分子为了破坏农业学大寨运动,利用请酒送礼等手法,腐蚀队干部,使生产队领导班子不能集中力量抓农业生产。
第四生产队的问题捅开了,严如湛就抓住这个活生生的事实教育大家: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党的基本路线,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就在这年,第四生产队打击了搞破坏的阶级敌人,广大社员眼睛亮了,干部继续革命觉悟提高了,农业生产也上去了。全年粮食平均亩产比一九七二年增加一百零二斤,增长幅度跃居全大队第一位。
严如湛在生产斗争中也是见难而上,吃苦在先。
一九七三年夏季,大雨连绵,富春江洪水猛涨,把俞家大队和邻近三个大队在江边的田淹没了四百多亩。为了战胜洪水,四个大队经过协商,决定在当年冬季联合在江畔筑一道长一千四百米的石砌防洪大堤,堵截水患。这项工程需要到富春江中去取大量的石块。因为筑堤的地段在富春江水电站的下游,平时水位高。到江中取石,必须在每天下半夜到第二天早晨八点电站闸水的时间里。
筑堤工程开始后,严如湛带头苦干。冬夜,寒风刺骨,江水冰冷,石苔又很滑。严如湛毫不犹豫地卷起裤管下水取石。他干劲十足,常常是一担挑石一百九十多斤。为了使工程早日竣工,他春节都不休息。在他的带动下,邻近四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协力作战,白天搬土筑堤,夜里下江挑石,奋战一个冬春,如期完成了筑堤任务。如今,一条牢固的大堤屹立在富春江畔,堤外江水奔腾,堤内庄稼碧绿。
劳动本色代代传
今年开春,严如湛的大儿子从部队复员回来。有人对他儿子说:“你参军前是供销社的临时工,现在仍然可以回去当临时工。”这句话引起了严如湛的警觉。他知道,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受过教育的儿子,政治上有了可喜的进步。但是,绝不能因此就忽视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放松对儿子的思想政治工作。他经过考虑,决定给大儿子上一课,坚定他投身农业劳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斗志。
一天,雨收云散,严如湛吃过早饭,便叫大儿子一道出门。父子俩从村里走到田间,从富春江畔走到秀峰山坡。严如湛一边走,一边向大儿子讲述几年来俞家大队的山山水水,经过社员群众的辛勤劳动,已经面貌一新。同时,他也向儿子指出继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任务。大儿子跟着他兜了一圈,胸怀开朗了,对俞家大队的一草一木增添了新的感情,决心在大队参加农业劳动。
教子务农,对严如湛来说,并不是今日才开始的。理论和实践使他懂得:完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因此,劳动本色必须代代相传。基于这个认识,他对自己对后代都提出了严格要求。
一九七○年国家要从农村招收一批新工人。他的小儿子得到这个消息,便跑到大队党支部办公室去要求当工人,并且填了表格。这事被严如湛知道后,就严肃地对小儿子说:“你不够条件,不能去!应该让其他够条件的人去!”
“我为啥不够条件?”小儿子反问。
“谁当工人,要根据国家的需要和群众的推荐。你自己急急忙忙去报名,思想深处是轻视农业劳动,这就不够条件。你不要东想西想,留在农村也是干革命。”他说得在理,小儿子便自觉地把名额让给了别人。一九七三年,公社计划把富春江中间的一片冲积沙洲改造成为良田,便向各大队商调一部分劳动力去开垦。严如湛就推荐自己的小儿子去。临行前,他对小儿子说:“那里虽然现在是沙石滩,茅草窝,但通过人们艰苦劳动,就能改造成良田,建设成果园,为社会主义作出贡献。你年轻,应该到艰苦的环境里去磨练。”
十几年来,在毛主席的光辉批示指引下,严如湛就是这样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同广大干部社员一起,不断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使俞家大队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集体经济日益壮大,粮食产量连年上升。去年,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七百六十八斤,成为浙江省农业学大寨的一个先进单位。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