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农字当头滚雪球”——常州工业大发展调查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5-10
第1版()
专栏:

“农字当头滚雪球”
——常州工业大发展调查之一
(一)
过去说起常州,人们想到的就是梳头的篦子和木梳。除了这种历史悠久的手工业之外,常州没有引人注目的工业,没有叫得响的产品。在毛主席和党的领导下,常州工人阶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发扬大跃进时的那股子革命干劲和革命精神,使常州发展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工业城市:古老的木梳街一带建起了一批电子工厂,原来西郊的乱坟堆,东郊的芦苇坑,变成了新兴的工业区。这个市生产的工业品,有些供应江苏省和国内其他地区,有些出口到几十个国家。
常州只有三十九万多人口(包括郊区十二万二千人),可是,如今它的工业总产值,相当于解放初期的三个半天津,高于全国二十多个五十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的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四年,九年期间,常州工业以每年平均增长百分之十三点九的速度持续跃进。
解放初期,常州工业只有一个车辆修理厂和少数棉纺织厂、粮油加工厂以及手工业作坊;今天,这里发展起了现代的棉、毛、丝、化纤纺织印染工业和其它轻工业,有了机械、化工、电子、煤炭等重工业,能够生产手扶拖拉机、柴油机、化肥、农药、塑料、灯芯绒、的确良、收音机、无缝钢管、有色金属、玻璃钢、工矿电机车、自卸载重汽车、客车、组合机床、电子计算机和激光产品等。列入国家计划的产品共五百多种,其中出口产品一百多种。
常州工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得也比较快。这里生产的手扶拖拉机和柴油机,几年以前已经超过当初仿制的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由于批判了刘少奇、林彪修正主义路线,批林整风以来短短四年里,常州为我国电子工业产品填补了好多项空白,为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物质基础作出了贡献。
常州工业的劳动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为国家积累多。一九七三年,常州工业部门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百分之九十以上。文化大革命以来的九年期间,为国家提供的积累,相当于同一时期国家和地方对常州投资的十二点三倍。如果这些积累用于工业建设,以全市现有工业固定资产计算,可以建设五个常州。
常州在中央统一计划下,充分发挥了地方积极性,文化大革命以来市里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地方财政收入用到了工业建设上。他们艰苦奋斗,坚决贯彻执行勤俭建国的方针,反对擅自修建楼堂馆所。市委和市革委会的办公室,至今还是解放初期盖的比较简易的二层楼房和解放前留下的平房,市级机关没有一个大礼堂。
常州的许多工厂是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办起来的,这些工厂和其它一些工厂,在文化大革命中都得到了大发展。这里的许多工人和干部是大跃进时的闯将,文化大革命中的坚强战士。所以,常州工业的一个特点,可以说是“跃进的种子,革命的果实”。
(二)
常州的工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这里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叫做“农字当头滚雪球”,意思是说,常州的工业是在毛主席提出的“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常州贯彻这个方针的具体口号是“面向农业,面向市场”,农村市场是国内最广阔的市场,所以这两个“面向”都是农字当头。
常州的重工业,主要是从“两机一药一肥”(手扶拖拉机、柴油机、农药、化肥)开始滚雪球滚出来的。抓了“两机”,机械工业得到了大发展。由于广大农村对“两机”需要量大,市里陆续办起了十个配套协作厂,这些工厂为进一步发展其它机械产品创造了条件。
化学工业也是这么滚雪球滚起来的。一九五八年,常州唯一的化工厂只有四十八个人,用的电解槽是用石头凿成的,象喂猪的槽子。工人们就在这种条件下自力更生制成了农药六六六原粉,谱写了常州化学工业“创业史”的第一章。生产六六六原粉带出了烧碱和盐酸,生产磷肥又带出了硫酸。有了这些最基本的化工原料,就逐步建立起了塑料、染料、医药、合成纤维、玻璃钢等工业。现在常州生产的化工产品已经有一百多种,其中农药、染料、烧碱等产品的产量,在江苏省占很大比重。有些重要的新产品,其产量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
机械、化学工业的发展,又为电子、煤炭等其它重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常州的重工业是从建立支农工业发展起来的,而支农工业又是在轻工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在常州,农字当头滚雪球是由轻工业打的底子。常州的轻工业为大跃进以来新兴的重工业培养了技术力量,积累了资金。目前重工业已经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一半。而重工业的发展,又为进一步发展轻工业提供了装备和新的原料。
由于发展了小化纤工业,从一九七一年以来,全市包括郊区农民在内,平均每人供应了三十多尺的确良。常州商店里灯芯绒的花色品种,比一些大城市百货大楼里的还多。
常州的轻工业在支援农业、繁荣市场和积累资金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再一次说明,轻工业不“轻”,在发展地方工业这盘棋上,根据当地资源情况积极发展轻工业,让轻工业先走一步,全盘棋就主动多了。
(三)
常州工业部门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思想上经历了由不大自觉到比较自觉的过程。这些年来,常州工业部门党组织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在革命和生产上打了两场硬仗:一是思想上路线上的斗争,解决办工业的路线、方向、道路等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二是在革命统帅下的生产斗争,解决依靠群众高速度发展生产的问题。
常州柴油机厂的发展过程很能说明问题。由于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这个工厂有些人有“支农吃亏”的思想,认为支农产品产值小,利润少,没奔头,为了单纯追求产值和利润,他们生产柴油机,不考虑农民的需要,不顾工厂的技术条件,结果,产品不对路,质量不过关。
接着,刘少奇“三自一包”的黑风又刮到工厂,各车间“广找门路,自负盈亏”,一时间,柴油机的生产被扔到一边;有人却到外边招揽生意。工厂“转向”了。
正在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条道路斗争的严重时刻,毛主席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更加完整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阳光照亮了前进的道路,职工们无不欢欣鼓舞。他们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学习以农业为基础的总方针,批判复辟资本主义的黑风,批判“支农吃亏论”,端正了工厂的方向。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工人群众又揭露了钻进厂党委的坏人,夺回了工厂技术工作的领导权。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全厂职工很快试制成功了小马力柴油机。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中,职工们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又深入批判了刘少奇、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批判了反动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和资产阶级思想,进一步提高了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全厂职工反复领会毛主席关于“我国有五亿多农业人口,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等教导的重要意义,比较深刻地认识到,工业支援农业,是关系到巩固我国工农联盟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实现我国工业化、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步伐的大事。
路线对了,方向正了,干部和群众觉悟了,“支农吃亏论”等资本主义经营思想被批倒了,就造成了生产大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厂的党组织因势利导地带领职工打好生产斗争仗,使生产发生了一种飞跃——柴油机从仿制到自己设计,从小批生产到大量生产,从没人买到农村社队争着要,从亏本到盈余。一九七四年,这个厂生产了三万三千台十二马力的柴油机,为国家积累资金九百多万元,柴油机产量和资金积累比文化大革命前一年分别增长十二倍和二十一倍,所有产品的质量都是优等。
生产斗争仗里也有个思想路线问题,在这方面常州柴油机厂有两条重要经验:一、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反对唯心论的先验论,支援农业要从实际出发,生产什么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而定,要考虑到农村能买得起、用得上,工厂能造得好、造得多。农村买得起用得上,工厂的产品才有广大的市场;工厂造得好造得多,成本才低,农村才买得起用得上。一个工厂的产品是这样,一切面向农业面向市场的产品都是这样。做到了这一点,就能既支援了农业,供应了市场,也促进了工业自身更快地发展。二、坚持无产阶级的唯物史观,反对林彪、孔老二反动的唯心史观,依靠群众办企业,自力更生求发展。常州柴油机厂的生产设备,有一半是依靠群众自力更生搞成的。全厂组成了十五条生产线,其中三条实现了自动化、半自动化。工厂的一位领导干部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和地方只给我们增加了少量投资和人员,但是,柴油机的产量却增加了十二倍。如果不是依靠群众进行技术改造,革新设备,管好生产,就是再增加一些人,再多给一些投资,也达不到现在的生产水平。
常州柴油机厂的发展,是常州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常州工人阶级回顾他们的战斗历程,体会到:党的基本路线是全党的生命线,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法宝。农字当头滚雪球,必须以路线为纲,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在革命和生产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