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改变了落后的机务段 南叉机务段支部介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2-12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改变了落后的机务段
南叉机务段支部介绍
东北铁路局哈尔滨局南叉机务段支部,被选为哈尔滨局模范支部,并在东北铁路局的政治工作会议上,受到了奖励。这个支部所以能被选为模范,主要是因为它想出了各种办法,将落后的南叉机务段改造为先进的机务段,保证了生产任务的完成。
从前南叉机务段是有名的落后段,对机车检修就有这么一个错误口号:“大活不能干、小活将就走”。因此修机车时说不定反把毛病弄得更大。这时机务段上还没有党的基础。一九四七年军事代表奚能安段长李乃林两同志调到段上后,开始注意建党,先后在各种运动中发展了二十一名党员,建立了支部。由此,党就有计划有步骤的带领员工学习,提高了劳动热情。支部又建议行政上,进行人事调整,提拔了优秀的工人当干部,鼓舞了群众生产情绪,业务上显露出一股新的气象。
有了共产党员就有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
当上级号召采用包修、包检、包乘负责制的时候,支部就配合在每一个包车组里进行了宣传鼓动工作,号召大家坚决执行包乘制。其中以一一二四号机车组作得最好,这台机车的质量是不大好的,特别是走行部的毛病很大,走起来叮当乱响;大轴也好发热,走一站一换轴(油型)。但是这个机车组的九名乘务员里,已经有了五名共产党员,这就是克服这些困难的领导力量。在机车组讨论实行包乘制办法时,有些乘务员说:“我在铁路上干了这些年,从没有听说乘务员还带修车的!”又有的说:“乘务员那能干这个活儿?”这时党员们就用过去不会修车的难处来说服大家:有次机车跑鹤岗,车到鹤力的时候,右边水泵虽然上满了水,但从溢水管往外冒水,大家也知道毛病所在,就是不会修理。好在从鹤力到鹤岗,还剩一站地,用左边水泵也还勉强能走。到鹤岗入场修理,一会工夫就修好了。说起这件事,大伙脸上都觉着热呼呼的。这时候才觉着乘务员们是需要懂得一些检查和修理机车的办法,不然在途中出了毛病,就束手无策。一九四八年三月间,机车定检的时候,一一二四号机车组全组就参加了检修工作。
学习业务不贪多,建立分工负责学习制
在初学检修的时候,党员总是抢着难修的来修理,大家很受感动,因此学习情绪更高。但因学习缺乏计划,缺乏组织,谁对什么活儿有兴趣,谁就学什么。结果大多数学了修理制动部分。当机车发生了故障,又不敢动手修理。这时党的小组提出:建立分工负责的学习制度,各抱一门不贪多,学会一样再学一样;机车出了故障时,就由学习的负责修理。这样每个人都各有专责,学习进度很快。一一二四号机车从一九四八年三月走到一九四九年三月,从来没有发生机车破损事故,安全走行了八万五千二百九十一公里。他们在四月十五日哈尔滨局庆功会上,获得了“三包先锋”的光荣称号。
这时,支部就把一一二四号机车组的经验向全段推广,并且把另外几台机车,也都配备起党员,组织党小组。又有一台机车包给了青年团员,成立了青年组。现在全段的乘务员中,百分之十五以上的人都能做乙检,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能做丙种检修。
整顿组织解决乘务员不能参加小组会的困难
支部同时对非党群众进行了日常的宣传教育工作。八十八号机车司机长解恩荣自恃有点技术,瞧不起人。支部研究了教育改造的办法:找了四名党员去帮助他进步,首先尊重他的技术,服从他的分配,另一方面针对他的缺点,进行说服教育,结果转变得很好。解恩荣还提出要赶上一一二四号机车组。在红五月下旬里他所带的机车组,就完成了乙丙检三包制。他自己也被吸收入党,当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党内更是展开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与严格组织生活锻炼。全段中以运转部门的组织生活最松懈。因为工作流动,党员们经常聚不到一块儿,小组会、学习都无法进行。经过支委会研究,把运转部门三十八个党员划分为六个组,组长以值班司机四名,乘务组长二名来担任。其他乘务员每月两次小组会,每一次会分两天开,使得乘务员既能参加小组会,又不妨碍工作。克服了过去乘务员不能参加会的困难。
支部号召党员,学习技术
支部还号召党员,向老年技术工人学习。南叉机务段有两位老功臣—赵国兴(五十岁)和王兰亭(六十三岁)。支部就教育党员,在研究工作时要请他们参加,多发表意见。这样能多学技术。并且使群众认识功臣的光荣,提高立功情绪。功臣对党也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他们更紧紧靠着党。有个支委还亲自带头给王兰亭修房子,刷上白灰,搭上火炕,感动得老功臣更加积极带徒弟。
(附图片)
支部号召党员,学习技术
尹瘦石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