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开展群众性科研活动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5-25
第4版()
专栏:

开展群众性科研活动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河北省农作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坚持深入农村实际,采取专业研究同群众的科学实验相结合的办法,建立遍及全省的科研协作网,农作物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成绩
新华社石家庄电 河北省农作物研究所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实际,采用专业研究同群众科学实验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了一个遍及全省七十三个县(市)、一百七十一个大队的农作物科学研究协作网,有力地促进了农作物科研事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这个协作网已经研究、总结出夏播谷子亩产千斤和小麦、玉米、高粱套种亩产一千五百斤以上的经验,还培育出了亩产七、八百斤以上的向阳麦、“冀单二号”玉米,亩产一百八十多斤的夏播芝麻“冀芝一号”等优良品种或杂交种。目前,这些高产经验和优良品种正在全省各地推广。
河北省农作物研究所自一九七二年一成立,就重视把专业科研工作同群众的科学实验结合起来。当时,他们曾经派出大批专业科研人员到农村去调查农业生产上存在的关键问题和贫下中农的迫切要求。他们听到农村干部和贫下中农反映:群众爱吃小米,谷草又是喂养大牲畜最好的饲草。但是,谷子是低产作物,一亩地只能打二、三百斤。群众迫切要求提高谷子的产量。根据这一情况,农作物研究所决定,首先研究、解决谷子高产稳产的问题。他们组织专业科研人员深入农村,总结群众种植谷子的经验,和群众一道搞科学实验。一九七三年,这些科研人员发现在许多地区谷子减产的情况下,栾城县方村公社贾村大队选用早熟矮秆“鲁谷二号”谷种,取得了亩产六百多斤的好收成;定县杨村公社西杨村大队采用早熟矮秆短穗的“杨村谷”种,每亩密植到十万株,创造了亩产一千斤的纪录。于是,他们便和群众一起,对“杨村谷”作了专门的试验和研究,并从理论上探讨了“杨村谷”的高产规律。经过试验,他们总结出“杨村谷”在每亩密植十万株并实行沟播的条件下,可以亩产千斤,比一般谷子产量增加二、三倍的谷子稳产高产经验,解决了群众多年想解决的问题。去年,河北省农林局在定县召开了现场会,向全省普遍推广了“杨村谷”的高产经验。
小麦是河北省的重要农作物,为了培育小麦高产优良品种,农作物研究所的专业科研人员同河北省中、南部十三个县的二十多个大队组成科研协作网,集中全国一些有名的小麦高产品种,采用杂交和物理化学诱变等方法,培育出一万多个优良株系,使十八个大队的小麦亩产达到八百斤,六个大队创造了亩产千斤的纪录。
过去,河北省有一批甘薯优良品种,但都是在研究场所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培育出来的,不能适应广大群众在缺水、缺肥的沙地、旱地、丘陵岗坡地上种甘薯的要求。河北省农作物研究所成立后,组织专业科研人员定期到科研协作网的各大队去,和贫下中农共同研究、选拔甘薯优良品种。结果,只用两三年时间,就选出了几个适合不同类型地区种植的甘薯优良品种,一般比当地过去的甘薯品种增产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为了搞好专业研究和群众的科学实验相结合的工作,河北省农作物研究所每年春季开会落实国家科研计划时,都邀请参加科研网的贫下中农、知识青年和干部代表参加,和他们一道共同研究制订当年的科研计划;农作物生长期间,专业科研人员和群众一道研究、试验,还互相参观研究成果和交换学习心得;年终时,大家一起总结、交流经验,把日常研究工作中的一些感性知识,加以条理化,提高到理性知识的水平。这些措施,有力地加强了专业科研人员和参加科学实验的群众之间的协作,促进了专业科研人员世界观的改造。近几年来,许多研究成果都是在这样的共同协作中搞出来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