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正确处理队办企业与农业的关系——上海宝山县凤城大队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5-29
第3版()
专栏:

正确处理队办企业与农业的关系
——上海宝山县凤城大队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调查
上海市宝山县五角场公社凤城大队党支部,联系在队办企业问题上的两种思想、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弄清楚了队办企业的方针。他们认识到:队办企业必须根据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正确处理办企业与办农业的关系,正确处理企业人员与农业劳动力在分配方面的关系,对资产阶级法权加以必要的限制。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发展,才有利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凤城大队地处杨浦工业区。一九六七年,大队办第一个企业的时候,对于办什么样的企业问题进行了一场斗争。当时,上级领导交给队里两项工业产品的加工任务:一个是五金加工,另一个是纸品加工。搞五金加工,产值高,利润高,但只有青壮年才能干;搞纸品加工,利润低,每人每天的收入只相当于五金加工的十分之一,但是有些不适于农田劳动的老弱社员都能做。究竟接受哪项任务,办什么样的企业?大队党支部召集生产队干部和贫下中农代表开座谈会,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的指示。由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凤城大队过去陆续选送了一批青壮年进工厂,有的生产队青壮年劳动力比较少,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到了一些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经过群众代表同意,党支部作出决定:从全局出发,为了保证农业第一线有足够的劳动力,宁可收入少一些,也要选择纸品加工作为队办企业。以后,他们又按照上级领导的统一安排,有计划地陆续发展了清砂、竹器等队办企业。几年来,这些企业坚持不抽调青壮年劳动力,安排的人员大多数是不适于参加农田劳动的老弱劳动力。
有人说,凤城大队企业里人老体弱,干活不多,这样做不合算。大队党支部认为,队办企业不能光从赚钱多少着眼,这些年老体弱的贫下中农参加农田劳动有困难,把他们安排到队办企业里,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全局来看是真正的合算,这恰恰是人民公社的优越性的一种体现。八年来,队办企业越办越兴旺,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个大队以生产蔬菜为主,蔬菜年产量比八年前增长了百分之四十二;出售生猪由每年每亩平均不到一头增加到将近三头。队办企业产值增长了二十多倍,为农业生产积累了资金。同时支援了国营工业和适当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要。原先农业生产上不去的生产队,也改变了后进状态。
队办企业的收益怎么分配?凤城大队的同志们认为,要从缩小三大差别着眼,不能扩大企业人员与农业人员之间的差别。在企业里工作的社员与在农田里工作的社员一样,按实际工作时间记工分,在一般情况下做到同时出工,同时收工。在队办企业里工作的社员在企业里评工,回生产队分配。这样,在企业中劳动的社员也关心农田生产,关心生产队的事,从事农业生产的社员也关心队办企业。
凤城大队党支部的同志从实践中认识到,这些办法有利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社员的思想革命化,有利于加强社员之间的团结。这样做,既办好了企业,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人担心,这样做会影响参加队办企业的社员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种担心是没有根据的。参加队办企业的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都很高。如竹器加工项目,原单位经办时需七十八个人,大队承接的时候安排了四十八人,现在只有二十七人。人虽然少了,但完成的任务比原来的还多。
队办企业社员的劳保福利待遇,也以农田社员为标准。生产队有啥制度,企业也执行啥制度;农田社员享受什么福利,企业社员也享受什么福利,不搞两种待遇。如果在一个生产大队里搞两种制度、两样待遇,就会扩大社员之间的差别,就会助长某些人轻视农业劳动的倾向,影响集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
凤城大队队办企业能够正确处理与农业的关系,坚持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关键是党支部领导成员以身作则,树立了好榜样。他们时刻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不搞特殊化。党支部领导成员对自己家属或亲属进企业控制得特别严。他们认为,农村干部的权力是贫下中农给的,应该用来为群众服务,不能为自己谋私利,更不允许把队办企业变成搞不正当交易的场所。党支部副书记的岳母因生活困难,几次要求到队办企业工作;但是,这位副书记不同意,他说:“有困难我可以帮助解决,你进企业不合乎条件,不行。”凤城大队的干部注意自觉地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并请社员给评工记分。有时群众给干部的工分评得高一点,他们主动要求合理记工,坚持和社员同工同酬。他们认为,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滋长特权思想,就会脱离群众,发展下去,就有可能滑到修正主义的泥坑里  去。
现在,凤城大队的干部和社员,决心在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的指引下,进一步学好弄通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更加自觉地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注意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把农业生产和队办企业办得更好。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