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兰考新一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5-29
第3版()
专栏:

兰考新一代
近几年,兰考县各级党组织根据毛主席关于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项条件,从工人、贫下中农、基层干部和回乡知识青年中,选拔了二千五百多名新干部,充实到县、社、队和县属工厂的领导班子中。这批新干部,认真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带领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兰考。这里介绍的几位青年干部的事迹,反映了兰考新一代朝气蓬勃的革命精神。
南彰公社张庄大队过去是个有名的“老大难”单位,由于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影响,生产上不去,年年吃国家返销粮。去年一月,公社党委调整充实了这个大队的领导班子,在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革命小将张建军,被选为大队党总支书记。张建军狠抓阶级斗争,发动群众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引导大家一心为革命种田。平日,他学习焦裕禄同志的榜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一天中午,他路过十一生产队的菜园。看菜园的社员,见他满头大汗,顺手割了一根甘蔗说:“这是南方的新品种,又甜又脆,尝一尝,解解渴吧!”张建军无论如何不肯尝,并且说:“你尝一根,我尝一根,全队两千多口人,不就把这片甘蔗尝光了吗?”张建军晚上又在党总支会上提起这件事,说:过去咱们队有的干部犯错误,往往就是从小事开的头,今天多吃队里两个瓜,明天多拿队里二斤葱,慢慢走上了蜕化变质的道路。焦裕禄同志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干部不要看“白戏”,我们应该把这个革命传统接过来,传下去。在张建军的建议下,大队党总支做出了“三不许”和“三带头”的决定:大小队干部不许受贿吃请,不许在瓜果园尝鲜,不许请客送礼;带头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带头破旧立新,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去年,张庄大队的干部和群众团结战斗,不仅摘掉了后进队的帽子,还给国家贡献了十万多斤商品粮。
兰考的青年干部,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以后,象焦裕禄同志那样,经常深入实际,做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他们敢想、敢干,敢闯新路。
一九六七年被选为县革委会常委的青年干部杨捍东,刚走上领导岗位,就和其他干部,怀揣毛主席著作,肩背行李和铁锨,跋山涉水,一条河一条河地调查,一个大队一个大队地勘查,寻找积水的流向,察看飞沙的起落,研究治碱的门路,重新制订了治水、治沙、治碱的详细规划。第二年春天,全县按照这个新规划,挖了五条大型灌溉渠、四条排涝河,使兰考新淤出二十多万亩良田。
杨捍东前年春季被提拔为县委副书记。那年秋季,一连下了十多天大雨。五天中,黄河连续来了三次洪峰。当时,杨捍东正担任兰考县黄河防汛抢险总指挥,为了保护社员的生命安全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他及时率领青年抢险突击队,冒着瓢泼大雨,把老人和小孩安全地背上黄河大堤,把滩区生产队的粮食等物资搬上避水台。
第一次洪峰过后,上游又来了紧急电话,很快就要来更大的洪峰。杨捍东根据几年来对黄河的调查,权衡了小局和大局,提出了扒开兰考生产堤的主张。一听说要扒生产堤,一个管水利的干部瞪着眼睛吃惊地问他:“你说什么?”
“扒开生产堤,让洪水从滩区漫灌!”杨捍东回答。
“扒错了,上级批评谁负责?”
正在激烈争论的时候,第二个洪峰咆哮着冲了过来。杨捍东果断地带领一千多个民工,迅速地扒开了兰考生产堤,让洪水漫灌过来。这一着,不仅降低了洪峰水位,护住了黄河大堤,还使滩区灌淤出二万多亩良田,当年获得了丰收。
兰考这批新干部平日勤勤恳恳地工作和劳动。在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候,他们总是挺身而出,冲在最前面。堌阳公社大付堂大队党支部书记杨世森,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
大付堂大队村北有一千八百亩火沙岗地,无雨苗枯黄,有雨苗冲光,粮食产量很低。为了把这片火沙岗变成水浇田,杨世森率领打井专业队日夜奋战。可是一打到十几米深就塌方,一连报废了三眼井。有人主张换个地方。杨世森说:“换来换去,换到哪里算个头?我下井底看一看!”说着,把衣服一甩,下到十几米深的井筒里。他不顾初春的严寒,冒着生命危险,站在泥浆里上上下下地检查,用胶泥把塌方的地方堵起来,一直坚持了三个多小时的井下作业,解决了火沙岗地打井的问题。
最近,兰考的青年干部,正在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总结担任领导工作以来的斗争经验,决心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