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牛棚区坚持勤俭办体育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5-30
第4版()
专栏:

牛棚区坚持勤俭办体育事业
新华社贵阳电 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牛棚区发动群众,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办体育事业,促进了山区农村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全区兴修了二百多个“四合一”(会场、晒谷场、练兵场、篮球场)篮球场,自制了一批运动器材,区、公社、大队还举办了上百次农民运动会,都没有花国家一分钱。
牛棚区地处乌蒙山区,地势高寒,居住着彝、回、苗、布依、汉等各族人民六万多人。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中,各族干部、社员通过学习毛主席关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指示,进一步提高了执行毛主席革命体育路线的自觉性。全区以点带面,从小到大,逐步地开展了球类、爬山、拔河、广播操、爬竿、举重、游泳、射击、刺杀、投弹等项体育活动。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男女社员都参加了体育锻炼。全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生产队有篮球场,有篮球队七百七十多个,其中女子篮球队三百一十多个。
随着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设备感到不足了。怎么办?有人认为既然搞就要搞得象样子,主张向上伸手,向国家要钱。广大干部和群众则认为,是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办体育事业,还是贪大求洋,向上伸手,这是执行什么路线的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能不能广泛地、较快地发展农村体育的问题。区、公社、大队各级党组织发动群众,自己动手修场地,制器材。修运动场没有石灰就自己烧,没有沙子就自己挖。篮球架、拔河绳、手榴弹、木枪、跳高架等器材也都是自己动手制做的。迤拉公社原来只有一个坑坑洼洼的篮球场,公社干部带领群众自己动手在荒地上修了一个可容纳二千人的运动场。官口公社马店生产队是个靠河边的峡谷地方,找一个修篮球场的地方也很困难,他们就修半个球场。通过勤俭办体育,不仅使体育活动更普遍地开展起来,还使青年们懂得了,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是资产阶级作风,自力更生,勤俭节约才是无产阶级的传家宝。由于大力开展体育活动,人民体质不断增强。广大群众抓革命,促生产,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