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继续革命永向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6-07
第4版()
专栏:

继续革命永向前
新的代替旧的,蓬勃生长的代替逐渐衰亡的,这是不可抗拒的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怀德县十屋公社三道圈大队党支部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时,回顾了他们农业学大寨的历程,深深体会到,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自己奋斗目标的共产党人,要勇于冲破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束缚,跟旧的传统观念实行彻底决裂,才能带领群众不断清除旧基地上的污泥浊水,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的步伐。
三道圈是一个位于辽河上游的大屯子,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新涌现出来的吉林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这里展现着一片望不到边的黑汪汪的油沙土;一排排树冠郁闭、速生快长的防风林带,把土地划分成整齐的棋盘格。田野上,拖拉机在轰鸣驰骋。屯子里,一幢幢砖木结构的瓦房正在兴建。看着这兴旺发达的景象,人们难以想象,仅在几年以前,三道圈还是一个风沙逞威的穷灾窝。
三道圈的周围原本是一大片沙坨子。一九六二年,这里遭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一条条移动的沙龙吞噬庄稼,毁坏良田。许多社员纷纷迁到外地去。就在这人心浮动的当口,一挂大车拉着一家人和几件简单的行李,进了屯子。人们诧异地想,是谁硬往这灾窝里搬呢?
原来这是姚景仁的一家。
抗美援朝时,姚景仁在朝鲜战场上立下了三等功。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他由部队复员,到通化果松钢铁厂担任副科长。听到家乡遭灾,他心里十分焦急,接连打了三次报告,要求回去改变家乡的面貌。组织上批准了他的申请。
姚景仁回来安家落户的消息,轰动了三道圈。有人对他说:“你怎么傻成这样,城里的干部不当,撂下铁饭碗,回乡来捋锄杆呢!”姚景仁说:“如果农业上不去,即使我捧着金饭碗,又顶啥用?这是咱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不怕人穷,只怕志短,一张白纸,更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姚景仁回乡以后,起初担任生产队长、民兵连长;后来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一九六八年冬,他背负着乡亲们的期望去大寨取经,并且带回大寨的两包土,一包是未经改造的红沙土,一包是改造后的黑土。在榜样面前,社员们激动地议论起来:“大寨能把红沙土变成黑土,咱们就不能把黄沙土变成黑土?”于是,一个宏伟的治沙改土的长年规划制定出来了:把河套沼泽地里的黑土搬到沙岗上,一年压成点,二年横成线,三年四年竖成行,五年六年土变色。
在姚景仁的带动下,三道圈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新高潮,历年“猫冬”的旧习惯打破了。姚景仁定做了一把加重的独角镐,同社员们一起冒着风雪严寒刨冻土。患有肺病的姚景仁,抡大镐头一累,有一天就吐了血。人们看到这情景,都吓了一跳。国万有焦急地对他说:“咱俩都是复员军人,军人要服从命令,我是这里的队长,你让我背你回去。”姚景仁笑笑说:“咱们军队不是有个传统,轻伤不下火线吗,吐点血怕什么!”他这种为人民呕心沥血的革命精神,使在场的社员感动得落泪。大家战天斗地的干劲更足了。
三道圈的干部带领社员连续奋战三年,破冰挖黑土十六万多车,使屯子周围二千多亩黄沙岗子变了颜色,提高了保肥、保土、保水的能力。新栽的一排排白杨迅速成长,开始发挥防风固沙的作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王广振家住五队。五队粮食亩产过了“黄河”。他看到三队落在全大队的后边,就主动提出去三队工作。一年之后,三队跟上来了,他又把后进的四队作为自己的点,并在社员大会上宣布,今后那个队产量低,收入少,他就带领全家参加那个队的劳动和分配,不改变面貌不换点。有人说:“三道圈来了个姚傻子,又出了个王傻子,傻气还传染人哪!”王广振听到这些议论笑道:“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消灭了压迫和剥削,但还存在着三大差别。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能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在三大差别的夹缝里找便宜。要自觉地为缩小差别、最终消灭差别而斗争。如果这就叫傻子,我甘愿一辈子当这样的傻子。”
第七生产队队长李春和,为集体工作勤勤恳恳。当刘少奇一伙刮起“三自一包”的妖风时,有的社员热衷于开“镐头荒”。李春和的爱人专为他做了好饭菜,要他也去捣鼓一点。他揣上烙饼和腌鸡蛋走了。过了几天,他爱人问他开了多少荒?他把她领到集体的地里说:“这就是我和大伙儿为生产队整的地,咱当干部的,不能带头搞资本主义。”
李春和明白,干部应当为集体不为自己;但为集体也有个走正路还是走邪路的问题,这界线他就模糊了。他惦记着发展生产,想买一批化肥,手头缺乏资金。有人给他出馊主意,说长岭县有个地方出碱,价钱很便宜,去拉上几车,再到缺碱的地方去卖个好价钱,买化肥的资金就有了。李春和一想不错,就兴冲冲地冒着风雪赶车上路。他满身冰凌,又累又乏地赶着装满碱的马车刚一到家,他的大女儿李桂芝就板着脸责问他:“你怎么带头走资本主义道路?”他说:“什么资本主义道路?我是为集体,钱也没有装进我自己的腰包!”他爱人见“不公”,也批评女儿说:“你爸风雪天到处奔波为集体,你怎么还给他扣大帽子!” 李桂芝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她是大队宣传队长。十多天以后,她又以李春和贩碱的事作为素材,编了一个小话剧《大车往那儿赶?》,还是批评这件事。李春和越想越生气,心情很不好。
姚景仁知道李春和闹情绪,就上他家来谈心,帮助他从思想上分清这件事的路线是非。姚景仁说:“干什么事都要瞧瞧脚下踩的是那条线,咱不能打起为集体的旗号,挖社会主义的墙脚。”李春和一夜没睡好觉,翻来复去地琢磨这件事,终于想通了,认识到这样做既坑了集体,又损害了国家。第二天,他就在群众大会上作了检讨,并把拉来的碱按平价卖给社员。
通过这件事,干部、社员受到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教育。可是,有人对李桂芝的做法颇觉不顺人情,说“爹再有不是,女儿也不该编戏扬家丑”。这种议论使李春和意识到,只有破除旧的习惯势力,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才能不断生长。于是,在批林批孔中,他又带头批判林彪、孔老二。去年秋天,贫下中农推荐李桂芝上大学,离村时,李春和嘱咐女儿说:“咱家不搞孔老二、林彪宣扬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那一套。你到外边去也要这样,看到有不符合毛泽东思想的事,不管是谁,要坚决顶,就象在家顶你爸那样。”春风吹野火,随着批林批孔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深入,李春和的这种新思想,逐渐在三道圈蔚成风尚。
三道圈大队党支部通过分析具体事例,树立了这样一个信念:一旦干部、社员掌握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三道圈必将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他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带领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述,决心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战斗不懈;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前进,再前进!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