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前进中的俾路支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6-17
第5版()
专栏:巴基斯坦通讯

前进中的俾路支省
五月中旬,我们到巴基斯坦最大的省俾路支斯坦进行访问。长期的殖民统治在这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今天,这个省的人民,正以坚强的决心,辛勤的劳动,医治殖民统治所造成的创伤。他们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使沉睡的大地在苏醒,生活开始变了样。
俾路支省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从事农牧业,但是这里的自然条件很差,每年降雨量从五十点八毫米到一百六十七点八毫米,有的地方,甚至多年无雨。不少地方夏季的气温,常常高达摄氏五十度以上,严重影响农牧业生产。因此,解决水的问题,是发展农牧业的关键。
为了得到水,俾路支人民向大自然开战。在首府奎塔郊区,我们参观了独具特色的地下引水系统,当地叫作“卡列兹”。为了避开日晒蒸发和地面沙石渗漏,人们沿山脚而下,打一长串的水井,水井之间通以在地下的暗渠,将泉水引到低处的村舍和农田。在离山泉较远的地方,当地居民打了许多敞口井,用骆驼水车抽水,称之为“波斯水井”。这些凝结着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传统灌溉系统,在独立以后得到了推广和发展,在农牧业生产中起着很大作用。最近几年,政府在全省进行了地下水利资源的勘查,并陆续打了二千六百多口机井。在去边境市镇恰曼的路上,我们看过一口这样的机井,井深六十呎,用柴油机带动抽水。井的主人说,一口井可浇地三十英亩。在有河水和山泉的地方,都尽量修筑水坝,不让宝贵的水白白流掉。引印度河水的巴特·费德尔灌溉工程正在加宽,俾路支省南部的哈布水坝正在兴建。
因为有了水,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已由从前的占可耕地面积的不到百分之三,增加到一半,农业产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目前牲畜已达一亿多头,每年出口可为国家换回四千八百多万卢比的外汇收入。
因为有了水,许多过去荒旱地区改变了面貌。沿奎塔到库兹达镇的公路两旁,曾经是著名的干旱地带,如今却出现了令人欣喜的景象:鸡鸣羊叫,果硕菜绿,一片生气。
过去,帝国主义者曾经断言:俾路支是个穷地方,它的地下象地上一样贫瘠。但是,独立以后的巴基斯坦人民,经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以事实作出回答:俾路支是个聚宝盆,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金、铜、煤、铁、镍、石油、天然气等。独立时,全省只有两家规模不大的煤矿,现在,已成为巴基斯坦重要的燃料和矿产的供应基地。探矿和采矿工作正在全面进行。穆斯林巴镍矿,年产量达到二十五万吨,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有色金属矿。苏伊地区的天然气,年产三千多亿立方呎,可以满足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能源需要,每年为国家节省十四亿卢比的燃料进口费用。查格地区的铁矿,正在开发,将为建立中型钢铁厂提供充足的原料。在江达南等地区已发现石油,钻探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随着农牧业和采矿工业的发展,现代工业也相继兴办起来。独立初期,俾路支省连一家工厂也没有,本省出产大量的皮革,但人们穿的皮鞋,却要由别处运来。现在,全省已建立了制鞋、纺织、面粉、制药等十一家工厂。今天,俾路支生产的皮鞋,已远销全国各地。目前,年产量六千吨的植物油厂正在兴建,由卡拉奇和拉合尔制造的机器设备已经运到,安装工作正加紧进行,不久即可投入生产。由巴基斯坦和伊朗合办的两座各有五万纱绽的纺织厂,也即将动工兴建。
在殖民统治时代,俾路支省仅有五百多公里的公路,而且集中在奎塔附近,广大地区处于一种与外界隔绝的状态。就连省中部的马里—布格底地区,也没有公路。从前,马和骆驼是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人们旅行,十分艰辛。最近几年来,巴基斯坦政府为了进一步开发山区,加速俾路支省交通运输建设,广大筑路员工,冒酷暑,顶风雪,战胜了重重困难,在全省修建了纵横交错的公路,总长度近七千公里。现在,全省主要城镇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从首府奎塔,南至全国的最大海港城市卡拉奇,北通白沙瓦,东至拉合尔和首都伊斯兰堡,西到友好邻邦伊朗,均有公路相通。
经济建设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独立前夕,全省只有一百三十八所小学,十六所初级中学,十一所高级中学,一所临时技术学校。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全省已有小学二千三百六十多所,相当于当时的十六倍,初级中学二百三十多所,高级中学一百三十所,学院也由原来的一所增加到十八所。许多山区,第一次有了小学。在牧区,还开办了十二所流动学校,使更多牧民的孩子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在科努,我们参观了一所地毯技术学校,三年前开办时只有学生八十名,现已增加到二百多名。学生一边学文化,一边学编织地毯。他们大都是来自附近的农牧民家庭。我们去参观时,他们正坐在织毯机旁,聚精会神地学习。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告诉我们:他的父亲是牧羊的,他能在这里学习文化和技术,感到很高兴。
访问即将结束时,俾路支省的一位官员热情地对我们说:“独立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俾路支省的发展是显著的,但这仅仅是开始,还有大片地区尚待开发,有许多工作等待我们去做,俾路支省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本报记者(附图片)
建设中的巴基斯坦拉卡纳糖厂。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