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革命没有到站的时候——百灵庙镇武装部长孟克达来坚持继续革命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6-23
第2版()
专栏:

革命没有到站的时候
——百灵庙镇武装部长孟克达来坚持继续革命的事迹
“他是草原上一匹奔腾不息的骏马!”
“他是反修前哨的一名永不下岗的哨兵!”
在祖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草原上,各族人民用不同的语言,传颂着一位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战士的动人事迹。
他,就是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镇的武装部长、共产党员孟克达来同志。
人离战马 心不下鞍
孟克达来原是人民解放军某部的一名骑兵战士。在解放战争中,他身跨战马,转战东北和华北战场,艰苦奋斗,英勇杀敌,为人民立下了战功。一九五四年转业到地方工作。二十年来,他牢记毛主席关于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的伟大教导,不论工作岗位怎样变换,始终保持着战争年代那么一种革命精神。
一九六二年八月,党派孟克达来到牧区新宝力格公社担任武装部长。接到通知,他扬鞭策马,日驱一百五十里,当天赶到了新宝力格。一到新岗位,他立刻深入到蒙古包,向广大贫下中牧热情宣传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遵照毛主席关于民兵工作“三落实”的指示,建立了适应牧区特点的“草原轻骑”,并且带领民兵们刻苦掌握飞跨堑壕、翻越障碍、乘马射击等杀敌本领。
从一九六五年孟克达来调到百灵庙镇担任武装部长以来,他一直住在武装部的办公室里。床头上一支半自动步枪,一支手枪,一个手榴弹袋和一个干粮袋,经常整理得好好的。有时因为需要吃掉了几把炒米,也很快补齐。他说:“百灵庙镇是祖国北部的一个门户,战备的弦一丝一毫也松不得。我们手中有枪,背上有粮,敌人胆敢侵犯,就可以随时奔赴战场。”
每逢节假日,当一家家亲人欢乐团聚的时候,他总是战斗在工作岗位上,同执勤民兵一起巡逻、站岗。他说:“在我们欢度节假日的时候,要严防敌人乘机捣乱。我们决不能放松警惕!”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孟克达来担任了镇革委会副主任,工作担子重了,可是他从没有放松抓战备、抓民兵工作。修筑战备工事他干在先,军民联防演习他冲在前。他和民兵一起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经常是一身汗水一身土。同志们担心他拖垮身体,劝他说:“老孟,骏马还有歇蹄的时候,火车还有到站的时候,你身体不好,也该休息休息啦!”他哈哈大笑说:“马可以歇蹄,火车可以到站,革命可是没有到站的时候!”孟克达来就是这样,为在边疆筑起人民战争的铜墙铁壁而忘我战斗。
反修防修 冲锋在前
革命征途上,有刀枪剑戟的厮杀,也有不拿枪的战斗。孟克达来牢记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教导,经常勉励自己:“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不仅要紧握手中枪,守好北大门;还必须和全国人民一道,批判修正主义,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孟克达来带领广大民兵大破四旧,猛烈冲刷着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他拿着半导体喇叭,深入大街小巷,宣传毛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宣传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意义,和群众一起揭露和批判党内一小撮走资派,批判修正主义,带领民兵维护社会治安。他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虚心接受群众的教育,始终站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前列。
孟克达来热情支持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他说,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就是对待文化大革命的态度。他积极帮助街道妇女办起“五·七”工厂,热情支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百灵庙镇上有十多个社会青年,孟克达来把他们组织起来学习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指示,鼓励他们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经过学习,这些青年积极报名,上山下乡,插队落户。上海民兵走向社会参加阶级斗争的经验在报上发表以后,孟克达来读了一遍又一遍,并立即组织民兵学习。他说:“上海经验是按照毛主席革命路线建设民兵的重要途径,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有力措施,百灵庙也要这样做!”当他发现有的同志担心民兵参加社会阶级斗争会影响生产,就找这些同志谈心,一起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帮助他们提高对民兵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经过反复细致的思想工作,终于统一了认识,一支支民兵小分队在百灵庙镇出现了。民兵和群众一起,镇压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打击投机倒把分子,团结教育青少年,维护社会治安。群众反映:“巡逻民兵的红袖章闪到那里,那里群众就眉开眼笑,敌人就胆颤心惊!”
孟克达来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他长年穿一身褪了色的军装,把部队发的针线包带在身边,经常缝缝补补。他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哪怕花一分钱也要先和会计商量。有人说:“一个镇革委会副主任,批个条子会计就得办。”孟克达来说:“我们当干部的是人民的勤务员,只能带头遵守财务制度,不能搞特殊化。”
“只要不倒架,就要拚命干”
一九六八年,孟克达来得了骨化性肌炎症,一只胳膊不能伸展,身上带了钢腰子。他还是照样坚守工作岗位。他想:一定要战胜疾病,决不让它挡住自己前进的步伐。剧烈的疼痛,常常使他脸上冒着大颗的汗珠,但他从来不吭一声。后来,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领导上和同志们坚决要他到北京住院治疗。经过再三劝说,孟克达来才动身来到北京。在招待所里,他结识了部队的一位老同志。他们一起回忆在战争岁月里紧张而又艰苦的斗争生活,使孟克达来十分振奋。孟克达来想起在旧社会牧主皮鞭下度过的苦难童年,想起解放后的幸福生活,想到一九六四年来北京观礼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幸福情景,想到今天毛主席正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着反修防修的伟大斗争,他觉得在医院里再也呆不下去了。一天清早,他悄悄地搭上火车,奔回边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了工作。
一九七○年八月,百灵庙的战备施工正进入紧张阶段,孟克达来和群众一起,成天一身汗、一身泥,干得热火朝天。一天下起大雨,他检查施工来到镇西头的工地,见雨水正哗哗地灌进施工作业面。孟克达来一面招呼人们打坝堵水,一面跳进没膝的泥水中,迅速地用面盆向外舀水。大家知道他是个带着钢腰子、一只胳膊病残的人,争着要替换他,他笑呵呵地说:“只要不倒架,就要拚命干。干这点活我散不了架。”他在水中奋战两小时,终于保住了作业面。
孟克达来在日记中写道:“当人民需要的时候,我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一九七四年五月一日,孟克达来率领民兵进行步枪实弹射击训练,接着又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汉族民兵徐志宏,由于第一次投实弹,心情有些紧张。他接过手榴弹,站定后猛地向前一扔,不料却掉在他的右后侧五米的地方。手榴弹冒着白烟,山脚下是三十多个民兵,眼前是惊呆了的徐志宏。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孟克达来大喊一声:“危险!”用左手将徐志宏猛然一推,一个箭步窜过去,准备拣起手榴弹摔向远处。不料,在他弯腰拣手榴弹的刹那间,轰地一声,手榴弹爆炸了。在场的民兵脱险了,孟克达来却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为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最近,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和内蒙古军区决定给孟克达来同志追记一等功,并发出了开展向孟克达来同志学习的通知。一个学习孟克达来同志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的热潮,正在内蒙古草原蓬勃开展。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