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加强领导 推广插秧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7-08
第2版()
专栏:

  加强领导 推广插秧机
  中共浙江省浦江县委员会
  我县地处浙江中部,是半丘陵半山区。全县人多地少,平均每人只有六分田。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们以推广使用人力插秧机为重点,在耕作、插秧、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全县粮食亩产连续四年超千斤,生猪饲养量实现了一人一猪、一亩一猪,皮棉亩产连续三年超百斤。加 强 领 导
过去,我们县委有的同志看到浦江人多地少,劳力有余,就以为不搞机械化,不用插秧机,也可以不违农时,夺高产。他们对农业机械化不重视,不热心。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贫下中农批判了修正主义路线,纠正了“山区不能机械化”、“人多田少不用机械化”等错误看法,积极要求实现农业机械化。
我们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农业机械化的指示,进一步认识到:搞好农业机械化,不单纯是为节省几个劳动力和增产几斤粮食的问题,而是关系到逐步缩小三大差别,巩固工农联盟,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件大事。有些同志联系自己的思想,回忆搞合作化时的情景。当时,为了动员群众入社,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而现在贫下中农迫切要求实现农业机械化,使用插秧机,自己却无动于衷,这是为什么?很多同志认为,这是自己脱离了群众,继续革命觉悟不高的表现。从一九七一年开始,我们真正把农业机械化问题列入了县委议事日程。县、社、队都成立了农业机械化领导小组。我们发动群众自下而上地制订农业机械化规划,积极推广使用插秧机。到一九七三年,晚稻机插就由一九七○年的二十几个大队扩大到二百八十八个大队,机插面积达到一万九千多亩。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们对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教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推广使用插秧机的工作又有了新的发展,去年机插面积达到十三万四千多亩。抓 好 典 型
我县推广使用插秧机的工作,是由一点到多点、多点到全面逐步推广的。县委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抓好典型”的教导,几年来,坚持抓好平一大队这个先进典型,在全县推广他们的经验。
平一大队推广使用插秧机,经历了激烈的斗争。有来自阶级敌人的破坏,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干扰,还有旧的习惯势力的阻碍。有人说:“自从盘古开天地,那有插秧用机器!”阶级敌人乘机攻击插秧机是“杀秧机”。平一大队党支部发动群众一面狠狠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一面坚持机插试验,摸索出机插高工效、高产量的规律,使干部、社员解放了思想,打破了使用插秧机的思想障碍。从一九七一年以来,机插面积一般都在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几年时间,全大队的生产面貌大改观,粮食产量年年上升,社员们高兴地说:“插秧机是解放机、增产机!”
为了推广平一大队的经验,我们先在七个公社、三十二个大队试验推广。一九七四年春,又在平一大队召开全县生产队长以上的干部大会,深入批林批孔,深入学习大寨,全面推广平一大队使用插秧机的经验。各社、队也经常请这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去介绍经验。带 头 实 践
由三个手指头插秧,改为用机器插秧,这在我们县还是第一次。
开始,我们只重视对插秧机手的培训,忽视解决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当时,生产队长中就存在着怕减产、怕麻烦、怕负责的思想。有的干部看到插秧机手插不好秧,不从正面鼓励帮助,而是站在旁边批评埋怨。因此,一度影响了插秧机的推广使用。县委及时分析了干部的思想状况,认为只有解决好县、社、大队、生产队各级干部的思想问题,才能真正带领广大群众从“面朝黄泥背朝天,弯腰弓背手种田”的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为了带头实践,县委领导成员分别下去蹲点,同社队干部、贫下中农同学习、同劳动、同机插、同试验,不断取得机插的直接经验。同时,举办机插技术训练班,使各级干部基本学会机插技术,取得机插的经验。各级干部带了头,广大社员有劲头,使用插秧机的群众运动很快在全县开展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