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小厂能够办好大学——上海人民无线电厂七·二一工人大学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7-12
第3版()
专栏:

小厂能够办好大学
——上海人民无线电厂七·二一工人大学的调查
上海人民无线电厂原是一个生产玩具的小厂,一九六九年开始生产半导体收音机,一九七○年开始试制电视机。全厂职工五百五十多人,半数是女同志,原有文化程度较低。随着生产发展,任务变化,厂里技术力量显得更加薄弱。电视机生产方面,没有一个专业技术人员。为此,工厂领导曾经打算向上级要大学生,要技术人员,但又感到,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到处需要人,还是应当依靠自力更生来解决问题。他们同全厂工人一起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教导:“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巨大的鼓舞。从一九七○年起,他们组织全厂职工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一九七二年下半年,又办起了七·二一工人大学,先后开设了电子、机电等专业。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个厂从工人中培养了六十多名技术骨干,他们和工人一起大搞技术革新,使电视机月产量比试产初期成倍增长,质量稳步提高,成本也下降了百分之四十。
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
这个厂刚办大学时,有些同志认为本厂当务之急是解决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办学主要是学技术。在一部分学员中出现“业务学习不迟到,政治学习报个到,社会工作不愿搞”的现象,“智育第一”的思想露了头。
工人们联系实际,重温毛主席的《七·二一指示》,感受更加深刻。他们说:新型的工人大学,新就新在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如果背离了这个根本,把工人大学办成单纯传授技术的场所,就会走文化大革命前旧大学的老路。明确了办学的指导思想后,这个厂就注意引导学员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厂和车间都成立了教育革命领导小组,采取以下几个措施,认真抓好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组织学员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除了每周和全厂职工一起学习三小时以外,每星期还增加一次政治课,用讨论会、报告会等形式,联系实际,交流学习体会。(二)每月开展群众性的评教评学活动,由工人和师生一起,评教师是否按照毛主席的教育思想进行教学,评学员是否正确处理学政治与学技术的关系。(三)不定期向全厂职工大会汇报办学情况,还编了有关教育革命的简报发到各个班组,使工人群众能及时了解办学情况,加强对学校的监督和管理。这样,学校依靠工人办学,学员与工人水乳交融,保证学员们沿着又红又专的方向前进。
第二期电子班有个青年学员,入学初期,回到班组后能经常主动地把学到的知识向工人讲解。后来,他认为这样做既费时间又吃力,还不如自己去钻研,多积累一点知识,慢慢地不大愿意讲了。通过群众性的评教评学,他认识到,自己上大学有了知识,就不愿把知识普及给群众,这不正是受到“知识私有”的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吗?他主动向工人作了自我批评,挖思想根子,从此以后更加热情地帮助老工人学理论,学文化,学技术,并且向新进厂的工人介绍电视机生产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他还积极关心班组的政治学习,热心车间的宣传工作,成了小组的“宣讲员、辅导员、技术员”,受到了工人们的赞扬。
坚持业余学习
在这个人数不多的小厂里,要办好工人大学,必须妥善解决生产和学习之间的矛盾。自从一九六九年转产以来,这个厂的生产任务一直很重,老产品半导体收音机产量要上去,新产品电视机要上马,各个车间、各个部门都要人。办了大学,又要选派一批批的工人去学习,人员就显得更紧了。怎么办?工人们说:生产要上去,学习不能丢,我们坚持业余学习!
在一年半的学习期间,学员们同自己车间班组的工人群众一样,不脱离生产岗位,仅在学习专业技术课时每周占用三小时的生产时间。遇到厂里有突击生产任务时,学员们就和工人一起奋战,另外抽时间补课。哪个车间的学员缺了什么课,学校就派教师去补。这样既保证了生产,又完成了教学计划。
但是,也曾经有人议论:这样搞法,生产和学习有啥两样,学校和工厂有啥两样,学员和工人有啥两样,这象什么大学?工人和学员们批评了这种错误看法,他们回答说:没有两样好,既做工又学习,这正是我们工人大学的一个特点!
实践证明,他们坚持业余学习,不仅可以使更多的工人参加学习,为在全厂逐步普及大学教育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工人学员保持劳动者的本色。学员们坚持业余学习,不脱离班组劳动,这本身就是对“学而优则仕”等剥削阶级思想的批判。学员们经常警惕自己:上大学不是为了高人一等,而是要更好地跟群众一起战斗,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贡献力量。例如,高频头是电视机上的重要部件,直接关系到能否接收电视台的图象信号,调试技术比较复杂。学员戴扣凤、江玉霞和教师蔡国平等人就一面参加生产劳动,一面刻苦钻研技术理论,终于掌握了调试技术,还摸索出一条调试的新路子。他们把自己掌握的技术马上向工人普及,工效提高了五、六十倍。
自力更生,勤俭办学
小厂办大学,在人力物力上确实困难不小。是向上伸手,还是自力更生创造条件?上海人民无线电厂的工人们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坚决发扬自力更生、勤俭办校的精神,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条件,办起了自己的工人大学。
这个厂在筹建大学时,既缺乏教师、教材,又没有教室、课桌、教具。工人们动脑筋,挖潜力,一起动手,搬的搬,扫的扫,腾出了一间堆放货物的小房间作为教室,又用旧木箱、旧木板拼拼凑凑代替桌椅。教师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中选拔,能者为师,互教互学。由于这些教师来自工人,整天和工人们劳动在一起,对生产中有什么困难,工人们有什么要求,学员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都比较了解,因此讲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很受欢迎。教材是根据本厂生产实际,在总结工人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如《晶体管电视机的原理、调试和维修》,就是第一期电子班的教师和学员经过在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后编写出来的,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改补充。这本教材既系统地阐述了电视接收机的原理,又总结了工人们在调试修理中创造的好经验。
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厂子扩大了,物质条件比过去好多了。那么,还要不要坚持勤俭办学呢?工人们认为,勤俭办学不是一个权宜之计,而是一条原则。条件差,要贯彻这个原则;条件好了,也要贯彻。办学两年多来,学员人数越来越多,原有房间不够用,他们就利用食堂当教室。不久前,有关部门发下一张通知单,准备调拨一批教学、实验设备给他们。厂教育革命领导小组同工人们一起研究,认为有的设备厂里已经有了,没有的也可以自力更生解决,就把通知单退了回去。
上海人民无线电厂厂小志气大。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学习运动的推动下,他们不仅大力培养本厂的工人技术队伍,而且面向社会,面向农村,为工农兵服务,使厂办大学又迈出了新的步子。他们举办的第二期电子大专班,向附近的部队、工厂、商店和学校招收了近二十名学员。考虑到近年来上海郊区农村使用的电视机越来越多,贫下中农迫切需要掌握有关知识,他们便到郊区嘉定县桃浦人民公社开办短训班,招收了五十名贫下中农学员,坚持每周两次赶到那里去上课。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