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永不褪色的“老交通”——记济南市邮局邮件押运员刘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7-13
第4版()
专栏:

永不褪色的“老交通”
——记济南市邮局邮件押运员刘月
在济南市邮局,人们一谈起邮件押运员刘月,都称赞他是“永不褪色的‘老交通’”。
刘月曾是胶东解放区的交通员。那时,他为了革命事业的需要,经常冒着生命危险,突破敌人的包围封锁,甩开敌人的尾追堵截,及时把党的文件、信函、报纸等送到目的地,从未出过一次差错,为革命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月根据党的需要,在济南市邮局担任了邮件押运员。由农村到城市,由人背肩扛到火车运输,环境变了,条件好了,但他对党的事业认真负责的精神却始终没有变。他在跑上海、南京、徐州、天津、沈阳、烟台沿线时,总是精心对待邮车上的每一袋邮件。他一发现班里同志稍有粗心大意,就及时提醒大家:“每袋邮件、每封信,都连着党的工作,连着人民群众,我们可来不得半点马虎啊。”以后,他又跑济南至青岛的列车。这条线交换点多,停车时间又短。停车时,押运员要办交接手续,又要上下邮件;列车运行中,要准备下一站应下的邮件,又要分拣刚上车的邮件,稍一疏忽,就会发生把邮件带过站或漏下、错下等问题。在繁重的任务面前,刘月保持和发扬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革命热情,一上车就手脚不闲,一直干到终点站,工作一丝不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一次,发往王村的报纸少了一件,他就带领班里同志在列车运行中,抓紧时间查找。他们翻了去周村、潍坊等地的大大小小上百个邮袋和邮件,在列车快到王村车站时,终于把这个邮件翻了出来。刘月就是以这种对革命极端负责的精神,勤勤恳恳地做好邮件押运工作。他们班先后经手一百七十多万袋(件)邮件,刘月经手的从未发生过一次差错。
刘月对党交给的工作总是这样满腔热忱、全心全意地去做,但是对资产阶级的歪风邪气他却是针锋相对,坚持斗争。他经常对同志们说:“咱押的是社会主义的邮车,可不能让资产阶级思想作风从我们这里打开缺口。”有一次,一个兄弟车站的几名铁路职工,想托老刘往济南捎些东西,当场被他拒绝了。还有一次,几个邮电职工子弟,要从青岛乘邮车去济南。刘月劝他们买票乘客车。这几个青年开始时不听劝告,说:“邮车不是你刘月的,你为什么管得这么严?”老刘说:“这是社会主义的邮车,不仅我要管,咱们都要管。”经过他耐心劝说,这几个青年提高了认识,放弃了乘邮车的要求。刘月对自己家里人更严。有一年春节,他儿媳妇想乘邮车从济南回莱阳。老刘一听,严肃地说:“不买票乘车,是让自己占了个便宜,却给资产阶级思想开了个缺口,咱工人阶级决不能干这种事。” 随后,他亲自去买来火车票,打发儿媳上了路。
刘月还十分注意在思想上、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刘月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赤胆忠心为党工作,是与他长期坚持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分不开的。刘月没上过一天学,只是在参加革命以后,才学了一点文化,学起理论来,困难很多。可是他说:“马列和毛主席的书,是为指导咱们干革命而写的,不学习,就没法干革命,困难再大也得学。”他带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长期坚持学习。碰到不认识的字,在机关就问同志,在家就问孩子;意思不懂,就找人给自己辅导。行车过程中,他随身携带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在工作的间隙,抓紧时间学。现在,他已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和《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在学习中,他总是联系实际,反复钻研,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解,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他深有体会地说:“每弄通一个道理,就好象翻过了一座山,心里更亮堂了。路子应当怎么走,步子应当怎么迈,工作应当怎么做,心里就更有底了。”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