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从柳宗元讲的故事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7-15
第2版()
专栏:

从柳宗元讲的故事说起
上海自动化仪表一厂一车间工人 王银根
法家柳宗元说过一个故事:几个人乘船过湘水,船翻了,大家奋力向岸边游去。有个人平时水性很好,但这次却游得又慢又吃力。别人问他怎么了?他说身上还缠着一千大钱。别人叫他赶快把钱丢了。他舍不得,结果淹死了。
生活在唐朝中期的柳宗元,看到宦官、大官僚地主和地方藩镇割据势力只顾贪得财富,“揽取而无时休”,使得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波涛汹涌。他担心整个地主阶级会被淹没,要求对那些大官僚地主加以抑制,主张少收一点赋税。但大官僚地主对这一点微小的改革也不肯接受。他参加的“永贞革新”失败了,他被贬谪到永州当一名小官。在永州期间,他写了一篇《哀溺文》,为大官僚地主贪得财货、不顾溺死的危险而哀叹。在这篇短文的小序里,他写了这个寓言故事。他是站在庶族地主阶级的立场说话的,对劳动人民并没有什么同情,他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明货币害死人。当然,柳宗元还不能也不可能理解实际上真正害人的是剥削制度。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它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自发地从商品界分离而产生。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货币体现着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并被不同的统治阶级所利用。自从生产资料私有制产生后,几千年来,货币一直是剥削阶级用来掠夺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工具。列宁说过:“货币是社会财富的结晶,是社会劳动的结晶,货币是向一切劳动者征收贡物的凭据,货币是昨天的剥削的残余。”
(《列宁选集》第三卷第八三七——八三八页)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共产党宣言》)货币似乎有一种天生的魔力,能支配人们的命运,有了钱就有了一切,“钱能通神”。资本家一天到晚在钱眼里翻筋斗,不顾一切,追求金钱,他们可以出卖灵魂,可以冒绞首的危险,也可以把成百万成千万的人淹没在血泊里。
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货币还要保留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种公有制,实行商品制度,所以,还要利用货币作为促进城乡经济联系、巩固工农联盟,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工具。但是,货币交换的存在,是滋生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一种土壤。正如列宁指出的:“在货币消灭之前,平等始终只能是口头上的、宪法上的,同时每个有货币的人都有实际的剥削权利”。(《列宁选集》第三卷第八三八页)资产阶级及其在我们党内的代理人,要利用货币交换,用金钱挂帅、“物质刺激”向无产阶级进攻,妄图复辟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自发势力也利用货币交换进行非法活动,挖社会主义墙脚。无产阶级队伍中的一些意志薄弱者还会被“金钱万能”的思想所侵袭,被阶级敌人的糖衣炮弹所击中,如不醒悟,发展下去,就会蜕变为新的资产阶级分子。
我们要看到货币的两重性,既要发挥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又要批判那种崇拜货币,崇拜“金钱万能”的资产阶级思想,与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和资产阶级作坚决斗争。列宁曾经说过:当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以后,我们会在世界上几个最大城市的街道上用黄金修一些公共厕所。列宁的话,充满了对黄金的蔑视。这对我们批判资产阶级的“金钱万能”思想,是很有教益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