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生活在深情厚谊之中——记中国医疗队在埃塞俄比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7-18
第6版()
专栏:埃塞俄比亚通讯

生活在深情厚谊之中
——记中国医疗队在埃塞俄比亚
座落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西南三百公里处的卡法省省会今马市,是咖啡的著名产地。每年十一月到次年一月的咖啡收获季节,来自邻省数以万计的人群,云集在这里采摘咖啡。这时,咖啡林中繁忙的劳动和丰收的喜悦显现出这个作为“咖啡故乡”的城市的特色。
就在这样一个城市里,一支中国医疗队和当地人民亲切友好地一起生活着。从一九七四年四月中国医疗队到达这里工作后,这里的人们日常的话题,除咖啡之外,又增添了一项新的内容:传颂中埃两国医务工作者真诚合作的友好情谊。一
中国医疗队在今马协助工作的医院,是以一位当年抗击意大利法西斯侵略而牺牲的烈士的名字命名的,叫做拉斯·戴斯塔医院。这个医院的院长沃德森热情帮助中国医生熟悉情况和了解非洲一些特殊疾病。他经常和中国医生一同门诊、查房,一同动手术、看急诊,热情而详尽地向中国医生介绍各种情况。埃塞俄比亚流行的几种非洲疾病,如潘尾丝虫病、锥虫病等,都是中国医生所罕闻少见的病症。沃德森院长主动把这些病患者介绍给中国医生,并且耐心地讲解发病的原因、症状以及诊断和医治的方法。化验员还特意把有关这些病的涂片拿给中国医生看。这就使中国医生很快掌握了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语言不通,是中国医生遇到的又一困难。在这里,医院一般工作人员和患者多讲当地语言——盖拉语,这给中国医生询问病情造成了困难。为了帮助中国医生能顺利地进行工作,医院的许多护士和清洁员便主动到门诊室当翻译。门诊护士马拉谷为了帮助中国医生学习当地语言,便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整理出一个门诊医疗常用词汇的英语——盖拉语对照表,送给了中国医生。中国医务人员接到这个礼物,深为感动。他们更加努力学习当地语言,以便更好地为当地人民服务。有的中国医生经过几个月的刻苦学习,就可以用简易的盖拉语独立地处理一般门诊和查病房了。
埃塞俄比亚军政府和各级领导人也热情关怀中国医疗队的工作。今年二月,军政府派出的以德贝利少校为首的检查团到卡法省后,还特地在省长阿巴比耶陪同下参观了中国医疗队所在的这座医院。德贝利少校在一次宴会上热情赞扬和鼓励中国医务工作者“远涉重洋到埃塞俄比亚来为人民服务”。卡法省军政委员会分会主席阿姆哈也曾经到这个医院,对中国医务人员的工作给予鼓励。卡法省卫生局长莫加曾经多次到这个医院进行视察。有一次,他发现医院的用水比较浑浊,便立即给送来了过滤设备。二
中国医疗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一些患者治病。为了推广中国传统的针灸疗法,使从未见过一根针能治病的病人对这种医疗法产生信心,中国医生就当着大家在自己身上扎针。卡法省卫生局长莫加亲自到医院来向患者宣传针灸疗法的好处,并把自己的一位患病的亲戚领来,请中国医生在她身上针灸给周围的患者看。
当患者看到针灸疗法对一些半身不遂、瘫痪和小儿麻痹等病症有了显著疗效时,要求针灸治疗的人就越来越多了。一位埃塞俄比亚老农瘫痪了十二年,长期遭受疾病的折磨,后来,被送到拉斯·戴斯塔医院就医。他因为无法行动,进院时是由他的儿子抬着进来的。中国医生为他进行仔细检查,用针灸疗法进行医治,仅仅经过为期十天的一个疗程,这位老人就能站立起来了。当他站起来时,心情是多么激动啊!他用当地人民对最亲近的人的礼节,吻了中国朋友。
一些埃塞俄比亚的医务工作者,也怀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学习针灸疗法。医院新任院长卡法里是学习针灸的积极分子。他要求中国医生每天为他讲一小时针灸课,他认真作笔记,课后还对照挂图,记穴位,让中国医生在他身上扎针,亲自体会针感。针灸室护士阿里,在中国针灸医生的传授下,目前已基本学会进针方法,并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常用穴位。每天早晨,中国医生还没有到,他就把第一批患者安排好,准备接受治疗。他还忙着帮助通电、起针,大大加快了治疗的速度。
由于中埃两国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在埃塞俄比亚有许多人欢迎针灸疗法。他们有的甚至从全国各地专程前来就医。
中、埃两国医务人员互学互帮、真诚合作的友谊佳话从这个“咖啡故乡”传到埃塞俄比亚全国各地。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