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不到长城非好汉——记共产党员、红军老战士郭光澜继续革命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7-21
第4版()
专栏:

不到长城非好汉
——记共产党员、红军老战士郭光澜继续革命的事迹
祖国东北边疆的初夏,大地一片葱绿,高大的针叶松显得更加苍劲挺拔。
在一座担负军工生产任务工厂里,一位六十岁的海军老战士,正同工人们围坐在一起,认真地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热烈地讨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事。他讲得是那么激动,那么深刻,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誓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和广阔胸怀。
这位老战士,就是人民解放军海军驻某厂领导军工生产的干部、厂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郭光澜。他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四十年前曾经参加过长征。如今,在继续革命的新的征途上,他仍然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彻底革命精神,为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战斗着。工人们赞扬他:不愧是经过长征的红军老战士,继续革命的带头人。
海军党委最近发出通知,号召海军全体指战员向郭光澜同志学习,为把海军建设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强大工具而努力奋斗。
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而战斗
郭光澜是一九六四年春天来到这个工厂工作的。他牢记毛主席关于“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的教导,一到工厂就以旺盛的革命斗志,勇敢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
那时候,在刘少奇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的影响下,工厂里搞了许多“管、卡、压”和“物质刺激”、“金钱挂帅”等错误做法。郭光澜感到很不对劲。他一遍遍地学习毛主席亲自批示的“鞍钢宪法”,越学对这些修正主义货色越反感。他说:我们是社会主义企业,决不能搞资本主义那一套。我们一定要按照“鞍钢宪法”办事,靠党的领导,靠政治挂帅,靠工人群众办好企业。他提出了不少搞好工厂革命和生产的建议,并且带领驻厂军队人员深入车间,同工人一起劳动,做思想政治工作,搞技术革新,攻生产难关。军民一家,并肩战斗,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郭光澜反复学习毛主席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学习毛主席关于“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在党的召唤下,他毅然参加到工人群众的行列中,奋起向刘少奇的资产阶级司令部猛烈开火。
阶级敌人为了对抗这场大革命,有一时期千方百计煽动群众离开生产岗位,妄图以停产压革命。郭光澜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劝阻大家说:“停产闹革命,这不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工厂的生产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只能按照毛主席、党中央的指示办:就地闹革命。革命一定要搞好,生产一天也不能停!”在他的说服下,人们识破了阶级敌人的阴谋,纷纷回到车间,掀起了抓革命、促生产的新高潮。
为了加强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促进工厂里两派群众实现革命大联合,郭光澜冒着呼号的风雪,踏着冰封的大地,串门走户,向革命群众宣传毛主席关于“在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的指示,一个人一个人地做过细思想政治工作。过度的辛劳,使他的眼窝陷得更深了,脸颊更瘦了。但是,当他看到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广大群众共同努力,全厂两派革命群众组织很快实行了革命大联合时,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一九七三年除夕前夜,郭光澜接受了当地党委交给的一项新的战斗任务,组织工人民兵走向社会参加阶级斗争。这是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的一个有力措施。郭光澜满腔热情地立即行动。第三天,一支由产业工人组成的民兵队伍,就举着红旗,威武地走上了街头。他们昼夜巡逻,维持社会治安,保障人民利益,有力地打击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成了当地民兵的先进集体,受到了当地党委的表扬。
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到批林批孔,郭光澜就这样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定地前进,受到了广大职工的爱戴。在全厂党代会上,他被代表们一致选进厂党委会。大家说:“老红军真是风口浪尖举红旗,继续革命谱新篇。”永远保持红军战士的政治本色
郭光澜在继续革命的征途上,自觉破除资产阶级法权观念的影响,努力做一个人民的勤务员,保持了红军战士的政治本色。
郭光澜早在三十年前就是团一级的领导干部,调来工厂还是团一级的职务。领导征求他的意见,他毫不犹豫地说:“党指向哪里,我就奔向哪里!”后来,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郭光澜在工厂党内外职务也上上下下变动了多次。但不管职务怎么变,他从不计较,一心一意为党多做工作。
郭光澜参加革命四十多年,为人民立过大功,但他从不把资格、功劳当作搞特殊化的资本,从不拿党和人民交给他的一部分权力谋私利,努力做到:“请客不到,送礼不要,奉承不听,私情不搞。”一次,有个熟人给郭光澜捎来一封信,要郭光澜设法替他的一个亲戚换个工作。郭光澜拿起笔,在信上写了两句:“这事不符合规定,我不能办理。”
在生活上,郭光澜保持了艰苦朴素的作风。每次出差或出差归来,他从不要小车接送,总是和同行的干部、工人坐一辆大卡车,同住一个房间,同吃一种饭菜。
他的家住在工人宿舍里。家里的摆设很简单:一个旧木箱,还是解放战争时期坚持大别山斗争时装书用的;一个战争年代装行李的旧马褡子,现在成了他出差时的“旅行袋”。
郭光澜老伴患有重病,他在家里亲自背粮、烧饭、运煤、劈柴、熬药。他工作很忙,常常深更半夜才回家,老伴有时吃不上饭和药,同志们决定每天轮流去帮他分担些家务,但都被他谢绝了。
郭光澜进厂十多年来没有脱离过集体生产劳动。他有时在工厂货物编组站搬铁块,卸货物;有时同工人一起下坑道挖土。在防洪修堤的日子里,他整整半个月吃在河堤上,睡在草棚里,肩磨肿了,手磨破了,一天也没有离开现场。他还经常打扫办公室、拖地板,倒痰盂,打开水;下车间清理废物,冲洗厕所,打扫宿舍和公共楼道,从三楼一直打扫到一楼。
在领导工作岗位上,郭光澜经常回忆长征路上一段难忘的经历:那是一九三五年底的一天,郭光澜跟着队伍正要冲过一道封锁线,突然发高烧晕倒了。当时,前有敌人堵截,后有重兵尾追。指导员只好把他送到一个贫农老大娘家里养病。大娘把红军当作希望,冒着全家被国民党杀害的危险,每天细心照顾他。后来,郭光澜听说长征的最后一支队伍要经过山那边,决心赶回部队。大娘见他病没有完全好,就叫儿子背着他翻过一座山,把他交给了红军部队。……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郭光澜总要问一问自己:在革命处于困难的时候,人民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救护了你;今天,你当了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变没变?他就是这样来鞭策自己关心群众的生活。夏天,雨季来了,他披着雨衣去检查工人住的土房是否漏雨;冬天,寒流来了,他又去看望工人宿舍暖气设备是否完善。工人去支援外厂建设,他热情到车站送行;工人病了,他亲切地到床前探望。六十多岁的老工人梁照祥深夜病危时想到的第一个亲人是郭光澜。他对看护人员说:“我怕不行了,我想见见郭书记!”郭光澜马上赶到医院,出现在病人面前。梁照祥顿时泪水盈眶,颤抖着嘴唇说:“正念着你,你就来了!”“干革命就要拚死拚活干到底!”
郭光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得了肺气肿、高血压、坐骨神经痛等多种疾病,身体一天一天衰弱。可是他始终保持着过去战争年代那么一股拚命精神,朝气蓬勃地战斗在抓革命、促生产的岗位上。同志们劝他要注意休息,他说:“身体可以衰老,斗志不能衰退,干革命就要拚死拚活干到底!”
为了试制新产品,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无论是滴水成冰的严寒冬夜,还是盛夏酷暑的中午,他都不离生产第一线。
为了使产品配套,他亲自外出奔跑,两个月走了十一个省、市,行程几万里。一路上病倒了好几次,不等病好,他就继续赶路。他从广西去湖南的一个地方,没有买到卧铺票,同行的同志说:“你身体还没有好,等有了卧铺再走。”郭光澜说:“别等啦!当年抢渡大渡河,一天一夜走了二百四十里,今天有火车坐,条件够好的了。”说着,买了两张硬座票,上了火车。
有个车间总支书记,对有些问题不能正确对待,一度工作提不起劲来。郭光澜抱病四次去找这个总支书记谈心,有时谈到深夜。在他耐心的帮助下,这个总支书记精神焕发地积极工作起来了。
紧张的工作,过度的劳累,郭光澜身上的病渐渐严重起来,脚肿得穿不进鞋,腿肿得按一下就留下一个深深的指印。同志们一再劝他住院,他总是说:“从战争年代过来的人,那一个没有点病。党委交给我的工作还没有完成,我不能走!”后来,他的行动感到艰难了,才不得不进医院。可是,几天之后,他又跑了回来。
那是一个狂风暴雨之夜,党委成员正在研究落实政策问题,郭光澜披着雨衣,全身湿淋淋地跑了进来。人们抬头一看都楞住了,说:“你病成这样子,怎么又回来了?”郭光澜说:“谢谢大家的关心,个人身体是小事,落实党的政策是大事。这些材料我都熟悉,应该由我来向党委汇报。”短短一席话,象一团火一样烘热着人们的心,许多同志的眼圈都红了。
今天,红军老战士郭光澜正以更加高昂的革命斗志,刻苦学习着、实践着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步伐坚定、满怀豪情地前进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
《解放军报》通讯员 新华社通讯员
新 华 社 记 者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