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欧安会“最后文件”的剖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8-04
第6版()
专栏:

欧安会“最后文件”的剖析
新华社记者述评
苏修头目和宣传机器正在狂热地吹捧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的“最后文件”。勃列日涅夫把它们说成是欧洲“各国在今后几年内,也许是几十年内”的行动“纲领”。苏联报刊把它们吹嘘为“欧洲和平共处宪章”。
但是,只要把这批“最后文件”的内容略加剖析,就可以看出,苏修这些说法纯粹是蒙骗各国人民的。苏联之所以狂热地吹捧“欧安会”及其“最后文件”,不过是为了掩盖苏联对欧洲的侵略和扩张,欺骗和麻痹各国人民。
在“最后文件”的一项名为《指导与会国间关系的原则的宣言》中,冠冕堂皇地列举了与会国在处理它们彼此关系中的十条“原则”,包括:主权平等和尊重主权固有的权利,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边界的不可侵犯性,国家领土完整,和平解决争端,不干涉内政,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各国人民的平等和自决权,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忠实履行国际法规定的各项义务。这就是苏联《消息报》大吹大擂的所谓“对全欧和平的共同生活的十诫”。
实际上,正如英国《每日电讯报》指出的,这些原则“除了华丽的词藻外”,“只不过是重申了(与会国)大家作为联合国成员国所承担的那些义务而已”。大家知道,欧洲不安宁的根源是两个超级大国、特别是苏联扩军备战,在欧洲、在全世界激烈进行争夺。名为讨论欧洲“安全”的会议,丝毫没有触及这个根本问题,对两霸的这种行动没有任何限制,花了那样多的时间,结果却是把联合国宪章的原则重复一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联盟的文件、决议也规定了类似的原则,并没有能阻止大战的爆发。联合国宪章公布已三十年,但世界上何尝有过安宁?就拿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来说,它同上述十条原则中的哪一条是符合的呢?然而就在“欧安会”谈判过程中,苏联代表团官员居然还公开声称,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不是使用武力,而且将来如有类似情况它还要这样做。可见一纸空文的“国际协议”,什么“指导国与国间关系的原则”,对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根本没有什么约束力,也根本保障不了欧洲国家的安全。
在这些原则中,苏修最感兴趣的,是“边界的不可侵犯性”这一条。这是因为:苏联一心想通过“欧安会”迫使西方承认它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和霸权。勃列日涅夫七月三十一日在“欧安会”首脑会议上发言时所说的“苏联把会议的成果看作……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作出必要的政治总结”,就是这个意思。但是,美国却不肯承认这一点,另有它的打算。针对苏修这种用心,美国总统福特在七月二十六日动身去赫尔辛基签字前夕,发表谈话表示,欧安会文件“不是法律上对任何与会国有约束力的文件”,美国不会因此而默认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永久控制。他甚至说,美国从来没有,现在也不会“承认苏联对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吞并”。
在确定“边界的不可侵犯性”的原则的同时,在西方国家的坚持下,作为交换条件,在《指导与会国间关系的原则的宣言》中也写上了“边界可以根据国际法,以和平手段和通过协议加以改变”这一句话。由此可见,在边界的改变问题上,文件不仅显露了两个超级大国在欧洲的争夺,而且也为它们今后可以各执一端,各取所需,进一步争夺势力范围提供了依据。
在另一项名为《关于建立信任的措施和安全与裁军的某些文件》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与会国在离同其他与会国共有的边界二百五十公里以内的地区举行有二万五千名以上军队参加的军事演习时,要提前二十一天通知所有签字国。这条规定是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以后苏联才同意的。但是,没有人相信预报军事演习就能够防止侵略战争。瑞士一家报纸就曾指出:“宣布军事演习怎么会妨碍进行侵略部署或由军事演习过渡到战争呢?(苏联)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情况就是这样,谁都知道这些军队当时是在正式进行演习的。”在苏联的坚持下,文件上还写明,对军事演习的通知是“以自愿为基础”的。那就是说,并没有必须通知的义务。这样一来,这个文件给人心理上的“安全的幻觉”也变得支离破碎了。
会议签署的另一项文件,叫《人道主义和其它方面的合作》,它涉及所谓人员和思想的“自由交流”,包括“家庭团聚”、“旅行”、“青年人之间的会晤”、“改善新闻的传播、取得和交换”、文化和艺术的“交流和合作”等等。这一系列被称为“第三篮子”的问题,是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在会上最感兴趣的问题。美国正是想利用苏联国内存在的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利用东欧国家对苏修的离心倾向和东欧广大人民对苏修控制、干涉、掠夺的严重不满,向苏联的势力范围扩大思想影响,进行和平渗透,挖苏修的墙脚。苏修从它的全球战略出发,力求使“欧安会”有一个结果,才勉强同意在西方提出的关于“第三篮子”的“一揽子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经过苏联的讨价还价,文件上许多地方写上了例如“在相互可以接受的条件下”、“根据每个国家自己的方式”、“遵守有关规定”之类的词句。这些词句完全可以被用来制约和抵消有关条款的规定。因此,一些西方报刊早在文件拟订过程中就认为,这些规定“与其说将得到遵守,倒不如说将被人违背”。西德议员赫·胡普卡把这个文件叫做“整整一篮子空洞的诺言”。
另一个文件名为《经济、科学技术和环境方面的合作》。在这里,苏修和美国等西方国家是各有打算的。苏修企图同西方搞经济、科技“合作”,捞取经济实惠,以解决自己的经济困难和技术落后状况,同时以“经济关系促政治关系”,达到离间分化西方的目的。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想通过经济、技术手段,达到向苏联、东欧进行经济、政治渗透的目的。显然,这一个文件也无非是给两个超级大国提供尔虞我诈,互相渗透,一句话,互相加紧争夺的机会而已。
欧洲一些中小国家切身感受到两个超级大国加紧争夺欧洲给它们带来的危害,特别是苏修不断加强军事力量和扩张所造成的威胁。它们在会上提出了一些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制止苏修扩张的建议。罗马尼亚曾提出外国不得在没有得到有关国家同意的情况下在该国领土上驻军的合理主张。但是,在苏修极力阻挠和反对下,这个合理主张没有被写入文件。
地中海国家马耳他一开始就在“欧安会”上指出欧洲安全同地中海的安全是不可分的,要求会议讨论地中海安全问题。马耳他的主张反映了许多地中海国家的忧虑和要求。但是,马耳他的合理的主张——要求苏联和美国从地中海地区撤走它们的军事力量的建议,显然是完全不合两个超级大国的胃口的,因而被蛮横地拒绝了,在文件中被阉割了。这些事例生动地表明:尽管一些中小国家怀抱着正当的愿望,并作了巨大的努力,在两个超级大国把持“欧安会”的状况下,他们的愿望是得不到应有的反映的。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欧安会”“最后文件”虽然洋洋洒洒长达一百二十页,实际内容却是空空洞洞,可以各取所需,各作各的解释,它不过是反映了苏美两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的需要,为它们加紧争夺服务,而同保障欧洲安全是毫不相干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