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用舞蹈精心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8-15
第3版()
专栏:

用舞蹈精心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
奚源
在北京举行的前两批文艺调演中,我们看到不少思想内容和艺术质量都比较好的舞蹈节目,如《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支农船歌》、《喜送粮》、《庆丰收》、《生命不息,冲锋不止》、《野营大军过山来》、《三代兵》、《公社女民兵》等等。这些舞蹈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积极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农兵的斗争生活,热情歌颂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抒发了各族人民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无产阶级感情,紧密地配合各项政治运动,发挥了革命文艺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战斗作用。
塑造工农兵英雄典型,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也是舞蹈艺术的根本任务。一位工人在评论这次调演中的舞蹈节目时说:这些舞蹈演的是工农兵,表达的是工农兵的思想感情,和旧舞蹈不同了。这句话道出了社会主义舞蹈同封、资、修旧舞蹈的根本区别。在这次文艺调演的舞蹈节目中,为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以及赤脚医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等成为舞台的主人。这是无产阶级文艺革命在舞蹈领域中取得的胜利成果,也是在舞蹈领域中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专政的体现。我们必须珍视这些胜利成果,坚持正确的方向,满腔热情、千方百计地在舞蹈作品中把工农兵英雄形象塑造得更加高大完美。
工农兵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只有在激烈、尖锐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中才能得到鲜明和深刻的揭示。要塑造好工农兵英雄典型,必须写好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舞蹈《生命不息,冲锋不止》是一个只有十几分钟的舞蹈,也没有什么复杂的情节。但是,它从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高度选择题材,在阶级斗争的风口浪尖上塑造人物,抓住了最能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瞬间来刻画人物,在塑造英雄群象的同时突出了一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班长的英雄形象。如何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英雄人物,这个舞蹈作了有益的尝试。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是长期、尖锐和复杂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应该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牢牢地把握住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反映出当前阶级斗争的新形势、新特点,把阶级斗争表现得有深度和有时代气息。恩格斯指出:“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无产阶级英雄人物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进人物,如果把他们所置身的阶级斗争写得缺乏时代特点,不够典型和比较简单,那就必然会损害英雄形象的塑造。因此,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舞蹈作品在表现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使舞蹈艺术在表现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向前迈进一步。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必须努力运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从生活出发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通过典型化的动作和造型,深刻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舞蹈语汇不能局限于交待情节和叙述事件过程,而主要应该是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有力手段。情节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因此,不能只顾交代情节、叙述事件(或劳动过程),而忽略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那种见事而不见人的作品是不可能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的。在舞蹈语汇的设计中,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人物的形体动作和内心世界的统一,叙事和抒情的统一。这次调演中有些舞蹈在这方面解决得比较好。如《支农船歌》,它不仅表现了船工们为支援农业在航行中所经历的艰险,更主要的是揭示了他们积极建设社会主义的豪迈情怀;《喜送粮》也不只是描绘了一幅人民公社喜获丰收的景象,更主要的是它以明快的舞蹈动作刻画了黎族社员为支援国家建设,喜送公粮时的那种喜悦自豪的心情。目前有些舞蹈节目在运用典型化的舞蹈动作来抒发人物的思想情感方面注意不够,所以虽然节目的人数很多,演出时间很长,幻灯布景变化繁多,但主要限于交代事件过程,因而人物形象仍不够生动鲜明。这类现象应该注意克服。
这里还有必要谈一下“情绪舞”的问题。这类舞蹈演出时间短,也没有多少情节,主要是塑造带有典型意义的英雄群象。如《庆丰收》,通过公社社员欢庆丰收的场景,表现了贫下中农学大寨、促大干的昂扬斗志。又如《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也没有什么复杂的情节,但通过精巧的艺术构思,形象地表达了朝鲜族人民热烈歌颂毛主席的阶级深情。这类舞蹈,只要抒的是无产阶级之情,工农兵是欢迎的,而且可以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斗争中发挥战斗作用。在满腔热情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这个前提下,“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抒情的舞蹈当然也不例外。无产阶级在为共产主义宏伟理想奋斗中所挥发出来的革命激情,是极为丰富壮美的,问题是要我们去深刻地感受、认识和表现它。舞蹈是长于抒情的艺术,我们应该运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充分发挥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在舞蹈作品中把工农兵的豪情壮志抒发得更加鲜明深刻、更加有力。
要塑造高大完美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需要努力练好两个基本功。
要提倡为革命练好专业的基本功。技巧是为表现内容、塑造人物服务的。只有掌握熟练的技巧,才有可能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内容,塑造出高大完美的工农兵英雄形象。反之,技巧平庸一般,就会有损于英雄形象的塑造。因此,我们的舞蹈演员要树立雄心壮志,为革命苦练专业的基本功。在文艺调演中,我们看到不少青年舞蹈演员基本功比较扎实,掌握了难度较高的技巧。这是可喜的事情,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加强专业基本功的锻炼是必要的,但从目前舞蹈队伍的现状来看,特别要强调练好深入生活的基本功。要塑造好工农兵英雄形象,唯一正确的途径,就是深入工农兵,在工农兵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社会,改造世界观,转移立足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在文艺调演中出现的部分比较优秀的舞蹈节目,就是舞蹈工作者深入生活,努力改造世界观所取得的成果。但是也有些节目,思想内容缺乏深度,人物形象不够鲜明,甚至有一般化、雷同化的毛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深入工农兵斗争生活还做得不够。
在要不要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能不能坚持深入工农兵、学习工农兵问题上,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历来是很激烈的。修正主义的文艺黑线曾经大肆鼓吹“舞蹈特殊”的谬论,胡说什么舞蹈艺术可以和其他艺术“分工”,专搞“无害”的题材,起到“间接服务”的作用,妄图否定舞蹈艺术的阶级内容,从根本上反对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修正主义的文艺黑线还竭力宣扬“舞蹈本身就是体力劳动”,胡说什么舞蹈工作者不一定要深入生活,从一幅画、一篇新闻报道中受到启发就可以创作等等,反对舞蹈工作者深入工农兵,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改造世界观。我们认为,舞蹈有它的特殊性,即反映生活、塑造形象的独特手段和规律。但是,“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舞蹈艺术也决不因它的特殊性而能游离于一定的阶级、一定的政治路线之外。什么“舞蹈特殊”、“间接服务”,说穿了就是反对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反对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实质上是为复辟资本主义制造舆论。在文化大革命中,广大舞蹈工作者曾经对这种修正主义谬论进行了批判,但是文艺黑线的流毒还没有彻底肃清。在当前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热潮中,有必要联系舞蹈领域里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实际,对这些谬论进行深入批判,坚持深入工农兵,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为了便于上山下乡,还要注意创作一些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的独舞、双人舞等小型舞蹈,让工农兵更加牢固地占领舞蹈阵地。(附图片)
黑龙江省代表团歌舞团演出的舞蹈《公社女民兵》。 
新华社记者 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