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一杆马鞭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8-15
第3版()
专栏:

一杆马鞭的启示
武培真
最近看了一出表现小英雄驯服烈马的小戏。这出小戏,只是用幻灯在天幕上打了一朵云彩,道具也只有一杆马鞭和一个背包。然而剧中主要人物就凭借这杆马鞭,结合变化多端的舞步,造成了一杆马鞭满台景、没有布景胜有景的艺术效果,有力地烘托了驯马小英雄机灵活泼、勇敢顽强的英雄性格。
这杆马鞭,对于如何“少”而“精”地设置和运用布景、道具和灯光这一问题,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布景、道具和灯光,在舞台演出中是不可忽视的。布景、道具和灯光运用得恰当,对于典型环境的创造和典型性格的刻画,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戏剧舞台上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靠人物的语言、歌唱和动作等来实现的。忽视人物形象的刻画,片面地追求布景、道具和灯光的艺术效果,不仅不能突出人物,相反会喧宾夺主,冲淡人物的表演。正确的作法,应该是从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出发,从塑造剧中人物的需要出发,尽量俭省地使用布景、道具和灯光,凡可用可不用的,则一律从减,提倡“少”而“精”的原则。
提倡布景、道具和灯光的“少”而“精”,有利于文艺演出活动深入工农兵。
把革命文艺普及到基层去,普及到工矿、农村、连队去,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思想文化阵地,这是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问题。文艺演出单位应该设身处地地为基层的工农兵着想,从广泛占领文化阵地、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出发,把戏送到工农兵中去。要送戏上门,特别是要让地方偏僻、交通不便的基层单位看到革命文艺演出,就要求剧团的装备必须灵活机动、轻便易行。目前,有些剧团存在着布景过重、服装道具过多、耗电量过大的不良倾向。他们演出一出二、三十分钟的小戏,往往灯光、布景、道具就要装几卡车。这种过“重”过“多”的现象,使他们很难迈开双脚,离开城市大剧场。即使把队伍开出去了,也是上山上不到顶,下乡下不到边,不能真正深入到基层。这种倾向是应该迅速纠正的。
提倡布景、道具和灯光的“少”而“精”,也是社会主义的勤俭节约原则所需要的。毛主席指示我们:“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我们搞文艺演出,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服装、布景、道具都要力求精简,努力做到少花钱,演好戏。目前,某些文艺演出团体讲排场、摆阔气,道具越搞越贵越繁多,布景也越搞越复杂,这与社会主义的勤俭节约原则是相违背的。我们必须从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入手,努力克服这种现象。
我们提倡“少”而“精”的原则,并不是说到基层演出,布景、道具就可以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强调省掉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充分发挥一物多用、一景多用的效能,更好地保证演出质量。
现在,全国不少地区都有一些受到工农兵热烈称赞的文艺轻骑兵。他们的经验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就是布景、道具简便易行,为上山下乡演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广大文艺演出团体应该认真学习和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在如何更便于上山下乡、深入工农兵的问题上多动一番脑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