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产量年年增 成本年年降 毛苏村大队艰苦奋斗学大寨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8-16
第3版()
专栏:

产量年年增 成本年年降
毛苏村大队艰苦奋斗学大寨的事迹
河北大名县念头公社毛苏村大队,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勤俭办社”的指示,粮食产量年年增长,生产成本年年下降。一九六五年粮食亩产四百三十多斤,每斤粮食成本四分一厘;一九七四年粮食亩产上升到一千一百多斤,每斤成本下降至二分八厘八。公共积累由文化大革命前的两万元,增加到现在的十七万元。最近三年来,共向国家交售粮食六十多万斤,现有储备粮十八万斤。这个大队已成为全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毛苏村大队解放前是个“佃户村”,百分之八十的户是贫雇农。解放后,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社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的干部受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影响,产生了讲排场的思想。有人说:“产量过了千,有粮又有钱,不断有人来参观,大队办公室还在过去的旧伙房里,又黑又低不体面,不如盖几间标准房,外边看着才排场。”有的青年人在收庄稼时,丢穗掉粒不心疼,还满不在乎地说:“家大业大,丢点没啥!”党支部认为,在比较富裕的情况下,还要不要贯彻执行“勤俭办社”的方针,是执行不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大问题。为了使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代代相传,党支部组织干部社员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和党的基本路线,不断向青年人进行艰苦创业的教育,深入批判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和资产阶级生活作风。使大家认识到:讲究排场,铺张浪费,不只是几斤粮食几个钱的问题,而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在新形势下的反映。一定要胸怀共产主义大目标,富日子要当穷日子过。现在,全大队形成了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新风尚。他们把资金用到发展生产上,大队办公室还是用的两间旧伙房。
大队党支部成员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制度,不搞特殊,不谋私利,给群众作出了榜样。大队党支部书记毛友田已六十岁了,文化大革命以来,他担任县委委员、公社党委副书记,地位变了,劳动人民的本色没有变。他到公社开会还是按照过去的老习惯,怀里揣着干粮,从不下饭馆吃饭。党支部副书记林振华是个青年人,他继承和发扬贫下中农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精打细算为队里节约,看到去城里修理机器往返误工又费钱,便自己组织了农机修配组。他们没有技术就在干中学,没有工具就修旧利废自己造。去年共修配各种农业机械五十六台(件),为集体节省开支三千多元。
毛苏村大队干部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哪里活路艰苦,就在哪里抢着干。去年,七名大队干部每人平均参加劳动二百七十天以上。
在大队干部的带动下,社员中出现了一大批勤俭办社的模范,勤俭办社的先进事迹到处可见。农机修配组成员把油泥、油渣收集起来,过滤后继续使用;牲畜饲养员用树枝条自己编草囤子、草筐、笼嘴等,牲口用的绳套,自己种麻自己拧;打场用的杈子,自己种植制造;粮食口袋,自己织布自己缝,做到了能自己生产的,能自己动手制造的,能修修补补继续使用的,能修旧利废代用的,都不花钱买,为努力降低成本作出了贡献。
科学种田下功夫,降低成本夺高产。过去,有的人不在科学种田上下功夫,不顾生产成本,错误地认为:“要想产量高,多施化肥大水浇。”大队党支部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建立了三结合科学试验小组,大搞科学种田,切实抓了以下几点:
一、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平整土地,改造盐碱地,自力更生打机井,做到了地块平整,浇水畅通,深浅均匀,节约费用。过去浇一亩地需用一元二角钱,现在浇一亩地降低到四角七分。
二、实行种植改革夺高产。他们除学习外地间作套种的经验外,还开展种满田、保全苗活动,不断改变旧的种植方法,珍惜每一寸土地,做到地尽其力,物尽其用。单是旮旮旯旯种满田这一项,每年就多收粮食两三万斤。
三、培育优良品种提高产量。毛苏村大队遵照毛主席关于“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教导,办起了种子试验田,除每年选留优良品种外,还培育出小麦优良品种,经过试验对比,比原来提高产量百分之七十。
四、自制土化肥、土农药,实现高产低成本。他们大搞养猪积肥,积造土杂肥、农家肥。在化肥和农药方面,他们尽量自己制造。仅这两项,去年就节省开支两千多元,实现了高产低成本。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