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提高路线觉悟 加强企业管理——金川冶金公司第二冶炼厂一车间抓班组经济核算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8-17
第3版()
专栏:

提高路线觉悟 加强企业管理
——金川冶金公司第二冶炼厂一车间抓班组经济核算的调查
甘肃省金川冶金公司第二冶炼厂第一车间,在工业学大庆的运动中,遵照毛主席关于“管理也是社教”的指示,发动群众参加企业管理。他们首先在全车间十五个生产班组建立了经济核算制,把群众管理和专业管理结合起来。实践证明,抓不抓管理大不一样。今年二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量增长了百分之十九点八,质量一级品率提高了百分之十八点九,回收率上升了百分之三点四;降低原材料消耗最多时达百分之二十六,使车间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十三点七。生产面貌的变化,充分说明依靠群众加强企业管理,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大事,是组织群众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有力措施。
第一车间推行经济核算工作,有一个认识过程。一年前,这个车间的领导干部,由于路线不端正,认为只要把生产搞上去,浪费点原料材料没啥。在“一俊遮百丑”的思想指导下,一度放松了企业管理。
批林批孔运动中,工人纷纷贴大字报,从两条路线斗争的高度,批评车间领导干部是“握紧拳头抓产量,伸开巴掌抓质量”,“保吨数千方百计,讲成本简单提提”。车间党支部十分重视群众的批评,他们召开了几次党支部扩大会议,一致认为,工人的批评,指出了领导思想上摆不正质量与产量的辩证关系,忽视了增产与节约并重的原则,不符合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精神。他们表示要牢记毛主席关于“希望你们好好地领导这些生产事业,否则就不能算作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教导,不断提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党支部切实抓了思想和组织落实,接连举办了二十多期有党团员、老工人、班组长等参加的批林批孔和经济活动分析学习班,发动群众建立和健全了必要的规章制度,配备了班组政治宣传员、核算员、安全员、考勤员、质量检查员,形成了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企业管理网。
在无产阶级政治统帅下的班组经济核算工作,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开展经济核算后的七个月当中,不仅补齐了以前的歉产,而且质量一级品率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四,几种主要原材料的消耗,最多的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四,最少的也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四。大量事实使第一车间党支部深刻地体会到:企业如何办,关键在路线,工人当家又理财,优质低耗创高产。
第一车间的工人、干部通过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进一步认识到,加强企业管理,搞好班组经济核算,是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提供物质基础的有力措施。他们结合工厂的实际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九七○年至一九七四年五年中,每年平均消耗的原材料与历史上消耗最低的年份相比,光是多消耗的纯碱,就够甘肃全省人民食用五年。老工人说:“这样大撒手、大敞口地搞生产,是资产阶级的大少爷作风,无产阶级绝对不能这么办。”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它使领导干部懂得了抓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了抓管理的自觉性;使专业管理人员认识到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结合起来的必要性,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也教育了广大工人,要当好社会主义企业的主人,就要积极参加企业管理。
群众性经济核算的开展,给企业带来了新气象。车间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基本上坚持每天用半天时间下班组参加生产劳动,与工人一块操作,一块研究制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的具体措施。党支部书记隋清池,在中间产品不过关的情况下,日夜和工人、技术人员一起守在现场,观察研究各种影响质量的因素,终于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措施,使这种产品的成材率,由一九七四年的百分之六十提高到目前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群众性经济核算活动在第一车间开展以后,工人们提出,要在点点滴滴上作文章,一分一厘都要算清楚。他们发现,本车间任何一种原材料的消耗能降低百分之一的话,都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例如,节约百分之一的蒸汽,每年就可以节省上千吨煤。于是“节约百分之一”的活动就在工人们中间展开了。随着群众性经济核算活动的开展,堵漏回收展开了,修旧利废活跃了,技术改革兴起了,严格计量实现了。人人动起来了,一桩桩新人新事在班组经济核算中出现了。
班组经济核算增强了人们的工作责任心和全局观念,树立了老老实实按照科学精神办事的态度。过去,有的工人图省事,怕负责任,一下子把酸碱度调到规定的数值以上。经济核算活动中,工人们一计算,酸碱度每提高一度,每天就会浪费几百公斤纯碱,每年就是几百吨。座谈讨论时,工人们说:合理的酸碱度规定,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科学的东西,我们不照科学办事,这是对人民财产不负责任的表现。现在,他们严格按照规定的数值进行操作,保证了溶液质量的稳定性。
班组经济核算,还推动了企业的技术改造。为了使许多精密工艺由人工控制改为自动控制,党支部办起了电子自动控制讲座,成立了三结合的自动化攻关小组。大家边学习,边实践,在短短的几个月当中,安装了三百多块仪表和自动调节装置,初步实现了几道工序的自动调节和遥控。这些革新项目的实现,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改善劳动条件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车间的生产任务增加了百分之七,生产工人却减少了百分之八,做到了增产不增人,增产又减人。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