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苏联专家热情帮助指导 重工业生产出现新纪录 苏联的经验对于恢复发展新中国经济建设起了重大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2-21
第2版()
专栏:

  苏联专家热情帮助指导 重工业生产出现新纪录
 苏联的经验对于恢复发展新中国经济建设起了重大作用
【新华社北京十三日电】苏联的经验对于恢复发展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性,现在已为若干重工业部门中不断出现的新纪录所充分说明。在太原,苏联专家到了西北钢铁公司一个多月,一号炼铁炉的产量即较日寇时的定额提高了一倍,炼钢提高四分之一,炼焦增加五分之一;炼一炉钢的时间也由九至十小时减到七点四十三分。东北鞍山钢铁公司的二号高炉开工后,因接受苏联的经验,产量超过伪满时最高产量的百分之二十一;炼焦时间则由二十四小时减为十六小时。天津制钢厂在苏联专家具体帮助下,改进了劳动组织和操作方法,一月份的钢锭、盘条、钢丝绳产量平均超过原订计划百分之六十二强。由于同样的原因,北京石景山一号炼铁炉在去年年底也创造了日产量超过日本和国民党统治时最高产量百分之七十四的新纪录;炼焦则较改进作业方法以前增加约百分之二十。
 打破保守思想,证实苏联技术的优越性。
要确切地认识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所达到的这种新纪录的意义,几种情况是不能忽略的:第一,机器设备是老旧的,它已经被日寇和国民党使用多年并曾遭受过程度不同的破坏损毁。第二,长期在日寇和国民党统治下,工人特别是技师、工程师的技术思想常是拘限于日本的水平,对于接受社会主义国家先进的生产经验,开始多是抱着怀疑态度,对于突破旧的生产水平没有信心。因此,在苏联专家帮助下所获得的成就,不但在提高生产效率上有巨大贡献,而且以事实打破了不少技工人员对于日本和英美资本主义技术盲目崇拜的保守思想。鞍山钢铁公司炼焦厂创造十六小时一炉纪录的某号炼焦炉,曾经是遭受破坏和两次重修的炉子,炉墙裂缝很宽,温度经常不够,冒火冒黑烟,厂内职工都对它失去信心,认为能对付一天就用一天,反正以后得重修。有的工程师说,按伪满时候的经验,这炉子出一炉焦最少得二十四小时,现在做到二十二小时,已经不错了。所以对于苏联专家所提缩短炼炉时间的建议,起初大家都没有信心,连厂长也是半信半疑。但按照苏联的经验改进以后,炉子面貌完全改变,炉温增加了,炉身也不漏黑烟了,不但达到十六小时的纪录,而且延长了炉子的寿命。这时大家才完全信服了“苏联的技术经验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其他炉上的工人也纷纷提出要求,请苏联专家予以帮助指导。
  苏联专家亲自调查设计,提出改进技术作业方法。
各种新纪录出现的一个共同原因,就是大胆地改进技术作业方法,使机器效能合理地充分地发挥出来。而技术作业方法的改进,都是苏联专家经过亲自调查设计以后才提出来的。苏联专家在太原西北钢铁公司,计算出一号炼铁炉产铁一吨所占的容积,并计及太原的焦炭和矿石的质量,然后提出了应占的容积。苏联专家基于这种科学的调查计算提出改进办法后,一号炼铁炉产量即提高了一倍。炼钢部以前沿用着日本的烤炉方法,每次需时二十五天才能装料生产,而且因炉子温度或高或低,使炉砖受损不耐用。苏联专家分析了砖的特性,提出了改进计划。按照他的详细计划实行后,烤炉时间由二十五天缩短到四天,因而大大增加了出钢的数量。过去炼钢炉每出四五次钢即需修炉底一次,苏联专家建议将原来的修理方法改变后,改进到出二十次钢才修理一次。全月因此即减少十三次修炉时间,以此时间用于生产,可增产钢二百七十吨;同时十三次的修理费和所需劳力也完全节省下来了。最近苏联专家在天津参观了该市电业局所属发电所,并提出充分发挥机器效能、注意机器保存等项建议。结果可使该局增放现有发电量三分之一的电力,大体上解决了津市电力不敷的困难。苏联专家在参观天津中纺公司各厂后,亦提出了若干关于机器保全、原棉使用及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建议,而且行之有效。对于工厂安全卫生设备以及其他工人福利设施,苏联专家表示了高度的关心。他们参观北京公共汽车修理厂时,看到焊工工作时没有带眼镜,立即追问原因。他们说:如果没有买眼镜、厂方要负责;如果买了不戴,工会要负责。
  苏联专家帮助中国人民建设新生活的无限热情及其勤劳刻苦的作风是新纪录重要来源之一。
苏联专家对于帮助中国人民建设新生活的无限热情,以及他们的勤劳刻苦的作风,是上述各项新纪录的重要来源之一。每当一种改进的建议付诸实施的时候,苏联专家们常常吃饭睡觉都不离开工作现场。在太原西北钢铁公司铺炼二号马丁炉炉底的五天五夜中,苏联专家赫力浩夫除了每天休息四、五小时以外,从未离开现场一步。天津制钢厂修马丁炉时,苏联专家马里谢夫一直在现场待了十九个钟头。在鞍山,苏联专家曾亲自爬到黑油油的炼焦炉上工作。在北京的苏联专家曾亲自下到下水道检查,结果发现北京的下水道并不需要重换,只需部分修理即可。因为这样,苏联专家们在他们新到的工作部门中,无论在技术上或工作作风上,都获得了极高的信誉。工人们都为苏联朋友的这种感人的刻苦作风,无限地提高了自己的生产热情。天津制钢厂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修马丁炉时,因炉内出了故障,领班潘长有即把棉衣手套鞋袜全用冷水浸湿,进入炙热的炉内抢修,其他工人也用同样办法相随入炉,结果克服了故障,只用一小时半,就把工作作完了。苏联专家为此十分感动。在太原西北钢铁公司的苏联专家,听到炼钢创造了七点四十分的新纪录后,立刻解下自己的手表,送给创造纪录的工人,作为庆贺他的成功的礼物。苏联专家们谦逊地把创造上述各项新纪录的大部分功绩都归功于中国工人。当鞍山钢铁公司七号、八号炉因为接受了苏联专家的建议而生产迅速增加以后,公司方面便向苏联专家表示敬意和感谢。他们都谦逊地说:“这是工人同志们的功劳。”苏联专家们常常对工厂中的技术人员说:一个技术人员要有“冷静的头脑”,要做到“肚子饿脚底暖”。所谓肚子饿就是不讲享受,脚底暖就是要多跑腿,勤检查。对于这一切,苏联的专家们是完全做到了的。为了培养和提高中国工人的技术水平,苏联专家们都亲自参加操作并随时向工人讲解,除此以外还利用工余时间组织工人进行技术学习。在太原西北钢铁厂作工十九年的霍聚元,经过苏联专家的讲解,现在才知道了水封上按压力表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