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3阅读
  • 0回复

心红志坚——记贵州省“指点江山”医疗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9-05
第4版()
专栏:

  心红志坚
  ——记贵州省“指点江山”医疗队
在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指示指引下,一九六八年春天,上海第一医学院等六所医科院校的二十几名青年学生,组成了“指点江山”医疗队,来到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岭山区农村安家落户。七年来,他们不管酷暑寒冬、日晒雨淋,爬高山,穿密林,风里来,雨里去,深入到苗寨侗村为群众防病治病,受到各族贫下中农热情称赞。
“指点江山”医疗队来到剑河县南哨公社不久,一位六十多岁的贫农老大娘,立即叫她的儿孙搀扶,行走了几十里山路,来到了医疗队住地,要求给她治好眼疾。经检查了解,这位老大娘是因为内翻倒睫造成角膜溃疡,致使双目失明。这位老大娘沉痛地对他们说,双目失明三十多年了。解放前,苗岭山区一无医,二无药,有病只有去求巫医神汉,结果被骗了钱,病也没治好。解放后,翻了身,想去治疗,但大医院都在城里,离得远,不方便。最后,她恳切地说:“大夫,请想想办法把我的眼治好吧,让我看看毛主席领导的新社会,我还可以为新社会出力哩!”听了老大娘的一席话,医疗队的队员们深受教育。他们想,这种眼疾并不是复杂的病症,可是,在这大山区,它却使这位老大娘长期受疾病折磨。想到这些,更加激起了他们对旧社会和对修正主义卫生路线的仇恨,他们决心要治好这位老大娘的病,用实际行动来捍卫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他们认真地给她作了眼睑内翻矫正手术,经过精心护理和治疗,这位老大娘终于双目复明了。当医务人员把蒙在老大娘眼上的敷料去掉时,她顺着医护人员的指点,看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画像。她噙着泪花激动地连声高呼:“毛主席万岁!”
在医疗实践中,医疗队的同志深切感到,农村需要他们贡献力量,他们需要在农村这个革命熔炉里锻炼成长。在医疗队党支部的领导下,全队开展了一系列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活动。在南哨公社大田生产队,他们看到十二户贫下中农苦战三年,劈山引水,改变落后面貌的英雄事迹深受鼓舞;在当年红军长征时经过的老山界,他们听了贫下中农讲述红军革命斗争的历史,更加受到激励。通过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医疗队全体队员扎根农村干革命的思想越来越牢固。几年来,他们多次受到了县、区、公社党组织的表扬,人们称赞他们是“扎根山区干革命,心红志坚为人民”。
“指点江山”医疗队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他们看到,由于山区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有的病人来看病,需要好几个人护送抬来,走几十里到上百里的山路,不仅使病人病情加重,也影响集体生产。在学习会上,队员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说,贫下中农为建设山区而忘我劳动,我们为什么不能为解除群众病痛送医送药上门呢?于是,大家决定创办“扁担医院”。从一九七二年下半年以来,他们挑着行李和医疗器械,翻过高山峻岭,穿过森林,涉过急流险滩,先后到黎平、榕江、台江、镇远、岑巩等县的边远山区进行了八次巡回医疗。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医疗队深入批判了林彪、孔老二散布的“天才论”、“上智下愚”等反动谬论,认识到光靠自己的努力,没有广大群众参加,要迅速改变农村医疗卫生面貌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在办好“扁担医院”的同时,积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自己起来同自己的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且帮助社队培训赤脚医生和卫生员,建立合作医疗站。近几年来,他们在当地党组织和卫生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先后举办了医疗卫生知识学习班三十多期,培训赤脚医生和卫生员四百四十多名,帮助许多大队巩固和发展了合作医疗,迅速地改变了当地医疗卫生状况。
在同群众一起开展防病治病的工作中,医疗队队员们的思想感情不断发生变化,他们与贫下中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冬天,他们想到冒着严寒兴修水利的贫下中农,立刻赶制出防治皮肤冻裂的药膏送到水利工地;夏天,他们想到贫下中农不顾炎热投入夏收、夏种战斗,又把自制的防暑药品送到田头。为了巩固合作医疗,减轻贫下中农的经济负担,他们自采、自种、自制了几十种中草药成药。医疗队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贫下中农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指点江山”医疗队党支部经常引导队员们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使大家始终保持了旺盛的革命斗志。现在,医疗队一些同志结了婚。但是他们仍然坚持着一套集体生活管理制度:每天早上听到哨音,大家一起起床做广播体操;晚上大家一起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或者讨论研究业务问题;业余时间还积极开展文娱体育活动,整个集体朝气蓬勃。全队已经形成了勤俭节约的好风气。平时,队员们总是把用过的棉球、纱布尽量回收消毒后再使用;医院里的床单、被套、蚊帐、手术巾等物,破了都是自己加工修补。几年来,他们为国家节约了几千元行政费用开支。
这个医疗队的队员除了经常参加生产队的农业集体生产劳动以外,自己还开辟了“五·七”小农场,开荒种菜、种杂粮、种中草药,养猪。几年来,他们收获了蔬菜、杂粮三万五千多斤,自制中草药干品一万多斤,养猪一千多斤。参加劳动使他们更密切了同群众的联系。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