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阅读
  • 0回复

介绍文件处理中的卡片登记检查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2-22
第3版()
专栏:

  介绍文件处理中的卡片登记检查法
  李剑飞
高级领导机关在文件处理上的特点是:1、核阅文件的首长较多,传阅批办过程多;2、越到高级机关,分工越细,专管部门较多,而事情往往牵涉到若干有关部门,因之来往会商多,增加了文件递转运行的次数。因此,掌管文件的部门如检查不到,即易致积压、拖延,甚至丢失。因此,建立有效的登记检查制度,就很必要。前华北人民政府秘书处与现在政法委员会办公厅针对此种情形,研究建立了一种“卡片登记检查”制度。试行以来,感到对掌握文件很有帮助,现正进一步研究改善。兹先介绍如下:
一、卡片:用硬纸印制,每张上并复一张薄纸(作存根),登记时一次复写而成,若干份装订一册。卡片列载来文机关、收发文字号、收发文时间、摘由、附件、处理情形、备考等栏并用不同颜色区别文件性质,(如用红、黄、白三色,分别文件之急、要、平)以求醒目,或在卡片上标明“急”“要”亦可。
二、卡片袋:(用带若干小格子的木柜亦可)其基本规律是:一边开列来文机关名称;一边开列文件处理过程各环节。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三、使用方法:收文后,分别登入卡片,(日常事务文件,如机关联系,启用印信等文件,无问题、不需要处理者,即不登卡片)。注明“急”“要”,并在文件上边注明卡片字号。随着文件的运转,卡片也在文件袋上运转,文件转到那一环节处理,卡片亦就移置于那一格中,并随时在卡片的处理情形栏内注明,文件办结即将卡片收起汇存。
四、利用卡片进行检查:按照以上做法,每一件事情现在何部门办理?办到何种程度?都很清楚,可以分别轻重缓急,有重点地及时检查催办,并随时将办理情形详载于卡片上,直至办结为止。
(二)试行以来,感到这一制度有以下的好处:
一、由于未结文件都以卡片为标志,有秩序地集中在卡片袋上,可使全部未结文件突出地表现出来,了然在目,便于进行检查工作。过去采用登记簿办法,虽也有处理情形一栏的登记,但因已结与未结者掺杂在一起,致检查极感不便,而卡片能将已结、未结明确区分开来。故对检查工作大有帮助。由于能及时检查催办,即可避免与减少文件的积压与拖延(几月来经验证明如此),使效率提高起来。
二、由于卡片详细登记着每一问题的处理情形,并且是活页的,故可随时根据工作需要加以统计,对总结工作也有很大方便。
(三)实行卡片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文件登记必须与检查工作密切结合,否则,孤立地进行登记,就没有意义。而且登记与检查结合,可使事情之处理前后衔接,不致分歧,又能节约人力、时间。
二、应贯彻“集中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在统一领导下,负责登记检查者,应明确分工,密切联系,并主动了解领导意图,分别轻重缓急,随时或定期地进行检查。
三、应与有关各机关及各个处理过程中的环节密切联系,了解其情况,检查工作才能进行得恰当。(呆板的硬催,并不是好的检查办法。)
四、卡片“处理情形”栏须要登记整个的处理情形,不仅要登记处理过程,而且更要登记处理结果,直至办结为止。
此外,还须根据需要,建立些必要的辅助制度,如存查文件登记簿(登记资料性及存案备查的文件)等,但须防止增加不必要的手续。
我们现在作得还不够好,主要缺点是:(一)检查工作只是单纯的催,未能从统计总结中发现问题,提供领导上参考,使登记检查工作仍停留在单纯的事务技术水平上。(二)各经办人之间联系不足,有个别文件,漏登处理过程中的某些环节,致难查找,现正研究改进。(附图片)
说明:如甲部来文,先送办公厅阅即将卡片置于(1)格内;阅后又送甲首长,即将卡片移置于(2)格;首长阅后,批交××处办,即将卡片移置于(3)格;如批示后交办,即将卡片置于(4)格;稿件再送核,卡片又移于(1),(2)格;判行后付印,卡片即移于(5)格;毕印封发 ,卡片即移于(6)格。余类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