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广西桂平县五·七劳动学校、陕西华县五·七大学 积极为农村培养技术人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0-05
第1版()
专栏:

广西桂平县五·七劳动学校、陕西华县五·七大学
积极为农村培养技术人材
据新华社南宁一九七五年十月四日电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五·七劳动学校,积极为农村培养技术人材,促进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开展。
桂平县五·七劳动学校设有农业、林业、畜牧兽医、农机、水电和农医等专业。学生从回乡或下乡知识青年中选拔,毕业后回到农村为农业生产服务。学校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发扬抗大传统,一面结合农村实际学习政治和文化科学知识,一面生产。
这所学校开办六年多来,已先后为农村培养了二千五百多名学员,他们在抓革命、促生产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学员梁武志毕业后回乡的第二天,便和社员一起参加生产劳动,利用在学校学到的科学知识,和社员一起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被群众选为生产队副队长、科研组长。梁武志当了干部后,白天仍然和社员一起参加劳动,晚上则利用夜校这个阵地,组织青年民兵和社员群众读马列和毛主席的书,批判资产阶级,还定期给社员上农业技术课。农机专业学员张锦伦毕业后回乡担任拖拉机手,他除了开好拖拉机外,一有空就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去年,他出工三百四十多天,被县内评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个人。畜牧兽医专业学员杨永英回到白沙公社景乐大队后,当了大队兽医,在党的领导下办起了合作保健。一年半来,他医治了四十多头耕牛;对二千六百多头猪进行了防疫注射,促进了这个大队畜牧业的发展。
据新华社西安一九七五年十月四日电 陕西省华县五·七大学积极为农村培养技术人材,为农业学大寨做出了贡献。
地处关中平原的华县,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急需各方面的技术人材,华县五·七大学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办起来的。
这个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都注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华县有三分之一的耕地是盐碱地,严重地影响了粮棉增产。农业技术专业的师生在教土壤学时,对全县的盐碱地做了普查,编写出《华县盐碱地的生成、改良和利用》。其他如《用毛主席哲学思想指导红薯的贮藏》、《华县家畜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等,也是根据农村的需要编写的。这些教材好学易懂,毕业后用得上,理论联系实际,很受学生们的欢迎。
华县五·七大学办学四年来,为农村培养了两千多名技术人材。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把转变学生的思想放在首位,许多学生毕业后能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积极为发展农业生产贡献力量,受到了贫下中农的热情称赞。这个学校的学生张润草毕业后担任兽医,几年来已经掌握了多种牲畜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成为兽医站的骨干。这个学校的毕业生罗佐民回到农村以后,为了解决晚秋作物成熟迟影响冬小麦播种的问题,克服重重困难,反复进行试验,成功地把玉米育苗移栽新技术推广到大田生产中去,促进全大队的粮食生产连年增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