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站在社会主义岗位 想着共产主义目标——大庆工人阶级在同传统观念决裂中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0-15
第1版()
专栏:

  站在社会主义岗位 想着共产主义目标
  ——大庆工人阶级在同传统观念决裂中前进
英雄的大庆工人阶级,从莽莽荒原上响起石油会战的第一声钻机轰鸣开始,就胸怀远大的革命目标,为开创无产阶级的新天地而英勇奋战。他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不断地批判资产阶级,批判修正主义,清扫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观念的腐朽垃圾,以共产主义的精神去劳动,去工作,去建设新型的矿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哺育下,努力把大庆建设成为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坚强阵地。
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指明了大庆工人、干部和家属们前进的方向。他们朝着将来的大目标——共产主义,迈出了更加雄伟的步伐。(一)
自觉地为实现共产主义大目标而奋斗,这就是大庆工人为什么“胸中有掀不完的波涛,脚下有攀不完的高峰”的原因。这个大目标,激励着大庆工人去打前所未有的大仗,夺取前所未有的胜利,大干了还要大干。
大庆会战以来,广大工人在油田党委领导下,认真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同那种斤斤计较报酬、为我劳动的旧观念进行不懈的斗争,树立起胸怀大志,忘我劳动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他们总是把自己的工作同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比,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比,越比,感到差距越大;越比,革命加拚命的精神越强;越比,争上游的劲头越足。长年同地球较量的大庆钻井工人,打了一万想两万,打了三万想五万,打了五万想十万。英雄的一二○五队和一二○二队一年打井进尺闯过十万大关,创造了世界钻井先进纪录,又继续向前攀登新的高峰。他们说:“如果把这些年打的井、出的油,用全队几十个人除一下,那是论千论万;但是,用八亿人民这个大数去除,用实现共产主义的大目标去衡量,就显得我们的贡献太小啦,打的井太少啦!”
“宁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铁人王进喜同志生前的钢铁誓言。一二○五队的工人们学习老队长的革命精神,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打了一个硬仗接着又打一个硬仗。去年八月,他们在地层复杂的新油区打响了一场强攻快上的攻坚战。钻机刚刚搬到新的井位,强烈的风暴夹着瓢泼大雨,凶猛地向井场扑来。在无遮无盖的井架下,工人们被雨淋得睁不开眼,透不过气,他们不断地用手抹掉脸上的雨水,坚持作业。正在休息的工人也赶到井场,同当班的工人并肩战斗。钻具的水眼被稀泥堵住了,工人们就用手抠。突然,泥浆池被暴雨冲开了一个大口子。没有泥浆,就要耽误钻进!副司钻王绍斌就象当年的铁人那样,毫不迟疑地跳进泥浆池,用身体堵住了缺口。八月的草原,有时暴雨倾盆,有时骄阳似火。而这支英雄队伍的许多工人和干部一个月没有回家,一个月干了三个月的工作量,打井进尺超过了一万六千米,创造了全国钻井月进尺的最高纪录,一个月之内就给国家增添了十三口新油井。他们说,多打进尺就要多流汗,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是想到我们工人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勇挑重担,不这样大干心里就不畅快。
大庆的钻井工人、采油工人、油田建设工人、炼油工人和其他各行各业的工人们,就是以这样的伟大胸怀,以这样一股劲,这样一股革命热情,这样一种拚命精神,迅速地改变着我国石油工业的面貌。六十年代,他们在困难的时间、困难的地点、困难的条件下,多快好省地建成了大油田,结束了我国用“洋油”的历史。经过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现在他们又把一个大庆变成了五个大庆。英雄的大庆工人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永远是那样奋发向上,在社会主义大道上一个劲地往前奔跑。
有人说,大庆工人这样拚死拚活地大干,太苦啦。怎么样看待苦?大庆工人要用新旧社会的经历比一比,要用共产主义的大目标量一量。他们说,想想旧社会,那才是苦海无边。我们今天吃点苦,是为了建设共产主义,造福全人类。这个苦,苦得光荣。“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天南地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不怕地冻九尺雪成山,石油工人没冬天”。这些豪言壮语,充分反映了大庆工人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英雄气概。
大庆油田有一个井下作业的工种,成年累月地在野外工作。它的任务是当“油井大夫”,哪口油井出油不畅,就给哪口井治病。给油井治病,首先要把油管从地底下拔出来。每当起吊油管的时候,管子里的油和水就劈头盖脸地喷出来,工人们身上很少有干的时候。冬天,气温降到零下三四十度,朔风一吹,外面衣服冻得梆梆硬。一套棉工作服,刚上身时七斤重,多半年下来,里里外外浸透了油泥,称一称有二十七斤。一些资产阶级思想严重的人,“一见油棉袄,撒腿就想跑”。可是井下作业工人们却坚持在那里愉快地工作,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共产主义大厦添砖加瓦。
采油铁姑娘徐淑英,为了排除一口井的故障,三九寒天坚持在井上战斗了两天一夜。大家看到她身体实在支持不住了,劝她回去休息。她坚定地说:“这里就是我的战斗岗位,故障排除不了,死也要留在油井上!”青年工人蒋成龙,在一次泵站着火的紧要关头,以大无畏的精神冲进烈火中关闸门,双手紧握着发烫的手轮,一丝也不肯松。酸站老工人王武臣参加大庆会战十五年来,多次临危不惧,战强酸,排故障,身上不知被强酸烧伤了多少回。油田建设老标兵周占鳌,有一次和同志们在一片沼泽地上铺设油管,由于淤泥太深,支撑油管的三角架用不上,他和另一个工人就站在齐腰深的水中,用肩膀扛起待焊的油管让工人们焊接,电焊火花就在他们脸上脖子上来回飞舞,他们不吭一声,不退一步。
大庆工人,正是毛主席表彰的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在他们的崇高的共产主义思想面前,那些一心打个人小算盘,动不动就想要“物质刺激”的人,显得多么渺小啊!(二)
十多年来,许多从祖国各地来到大庆参观学习的人们,看到大庆的那种干群一致,上下平等,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职务高低,一心为了会战的情景,心情十分激动。经历过革命战争的老同志说,到了大庆,好象又回到了延安,回到了革命老根据地,又看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生活。
在大庆,人们从外表上很难分辨出那个是领导干部,那个是普通工人。大家同学习,同劳动,都穿工作服,都住“干打垒”宿舍。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工人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建立起了亲密的阶级兄弟关系。大雨天,干部们踩着泥泞的道路,把雨衣水鞋送给工地的工人;大雪封门之夜,干部们顶风雪,冒严寒,赶到井队检查取暖设备。夜里,工人休息了,干部们要到集体宿舍“查铺盖被”。工人有了疾病,干部们亲自请医取药,端水送饭。有的工人被子薄,干部们要过问;有的工人没有蚊帐,干部们要过问;有的工人劳动时穿的鞋子不合脚,干部们也要过问……这一切,反映了大庆领导干部们的继续革命的觉悟,反映了他们破除等级观念的自觉性。
毛主席教导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大庆的领导干部们牢记毛主席的这一教导,坚持以毛主席的教导作为自己对待职务、对待地位、对待待遇的准则。他们认为,要做好领导工作,不能靠等级,靠官架子,靠威风,而要身先士卒,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带头干。大庆会战初期,油田的领导干部们就给自己“约法三章”: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永不特殊化;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永不做官当老爷;坚持“三老四严”的作风,永不骄傲自满,永不说假话。十多年来,他们努力改造世界观,坚持按照“约法三章”行事。
“越是艰险越向前”,这种为共产主义英勇献身的精神,在大庆干部中已经蔚然成风。一九七三年冬季的一天,一二○二钻井队发生了“卡钻”事故。当时,这个队的队长吴全清正患肠炎,医生让他在家里休息。他明知排除“卡钻”事故比较危险,却偏要带病上阵,亲自扶刹把。就在这次排除事故的过程中,吴全清受了重伤。同志们到医院里去看他,被感动得哭了。他说:“不要哭,干革命那能不出点汗、流点血!当干部的,更要象铁人那样,越是关键的时刻越要顶上去,越是危险的关头越要冲在前。等我把伤养好,还要和你们一起干。”
油田建设指挥部党委委员庞福,已经快五十岁了,又有关节炎,两只脚肿得很厉害,可是他仍然坚持到群众中去做群众工作;在劳动中指挥生产。一九七三年,这个指挥部承担了一项大型油管的敷设工程。在一年多的施工期间,庞福拖着两条病腿,踏积雪,穿沼泽,走了一万多里路,跑了上千个施工点,在现场调查研究和参加劳动。
象吴全清、庞福这样的事例,在大庆的领导干部中能够举出几百桩、几千桩。在开发新油区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会战到哪里,前线指挥所就设在哪里。全油田八个前线指挥所的六百名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始终坚持和工人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住帐篷、睡木板房。
大庆的领导干部们不仅在三大革命运动中身先士卒,而且自觉地把自己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让群众“管”自己,既当“官”,又当老百姓。大庆会战初期,油田的领导干部们定期到基层井队顶岗位劳动。在顶岗位劳动期间,他们就是一个普通工人,在班组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为了使接受群众监督经常化,大庆油田实行了工人检查团检查领导干部的制度,每年都要组织工人检查领导干部们的学习情况、工作情况和遵守
“约法三章”的情况。大庆的领导干部们,不论是老干部,还是从工人中提拔的新干部,都非常欢迎工人的检查,把这种检查制度,看作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一种共产主义的新型关系。
在对待生活享受问题上,大庆的领导干部们一直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大庆会战十几年,为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但各级领导干部至今还同工人一道住“干打垒”宿舍,大庆的领导机关至今还在会战初期建起的一座平房院落里办公。大庆新油区开发后,建立了一个新的采油指挥部,六十多岁的老干部蔡致中担任了指挥部副指挥。随着生产发展,上级批准他们修建一批“干打垒”宿舍。蔡致中满腔热情地亲自参加讨论建设规划,同群众一起挖土、做坯、烧砖。第一批房子建好后,同志们照顾他年龄大,硬给他留了一套,他把房子让给了工人。
大庆的领导干部们认为,一个共产党员不搞共产主义,却利用自己的地位追求特殊享受,这是最可耻的。大庆的许多领导干部,堪称为反对特权思想的模范。李景荣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位代表。
李景荣是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党委常委、运输处党委书记兼处长,管着大小汽车一百多辆。有人说,管车的干部有实权,出门有车坐,买啥都方便,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李景荣却说:“权力是人民给的,我们绝不能把它当成私人特权。”他领导车队十多年,没有因为私事用过一次车,没有让司机顺便捎过一分钱的东西。(三)
到过大庆的人,对大庆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矿区所取得的成就,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在辽阔的油田上,建起了成千上万座工业装置,同这些现代化工业装置相陪衬的,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和散落在油田各地的工农村。从工农村的名称——“创业庄”、“会战村”、“铁人村”……使人们回忆起大庆艰苦创业的年代。在这些工农村里,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工农商学兵各项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蓬勃发展,印象更加深刻的,是战斗在这里的几万名职工家属的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
列宁指出:“让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使她们不要做‘家庭奴隶’……这是一个要求根本改变社会服务技术和社会风气的长期斗争。但斗争结果一定会是共产主义取得完全胜利。”
大庆油田家属们的变化,正象列宁指出的这种变化。大庆油田会战以来,广大家属响应油田党委的号召,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为建设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新型矿区而斗争。在斗争中,她们的思想境界大大提高了。很多家属刚来大庆的时候,眼里看的是自己家的一间房子,想的是丈夫孩子;现在,她们跳出了家庭的小天地,热爱的是集体劳动,干的是社会主义,想的是缩小三大差别。
“家属”这个词儿,在大庆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含义,她们不再是丈夫的附属品,而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矿区的一支重要力量了。
走出家门闹革命的带头人薛桂芳,今年已经六十三岁了。她担任了大庆油田妇联主任,还保持着当年五把铁锹闹革命的劲头,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她常说,我们妇女争得社会主义劳动岗位是多么不容易啊!在这个岗位上就应该好好干,多为社会主义做贡献。
“奔腾村”有一位老年家属王增平,在旧社会缠过脚,大家看她是小脚,干活时总想照顾她,可是她却坚持同青壮年们比着干。她说:“我脚小也要迈大步。”她在六十九岁的时候,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以后,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劲头更大了,被评为大庆油田的家属标兵。后来,她得了病,组织上动员她回老家休养,她坚决不肯。她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宁可为社会主义死在地头上,也不为个人安逸活在炕头上。现在,她还坚持为生产队看水房,每天往队里送一筐粪。
先锋五队家属于海珍,原来对工分计较得多,队里分配活,她总要先打听能挣多少分,合适就干,不合适就不干,有人管她叫“工分迷”。批林批孔运动中,家属们狠批剥削阶级世界观,这位贫农的女儿觉悟了。她把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联系起来,处处爱护集体财产,成了生产队的“红管家”。在一个大雪天,她把新买的一条毛毯盖在集体的苞米堆上。有人打趣她说:“老于,这条毯子可值几个月的工分啊!”于海珍爽朗地回答:“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值得!”
在毛主席的光辉《五·七指示》的指引下,在大庆油田这个新型矿区里,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正在茁壮成长。现在,大庆油田的家属们不仅仅搞农业生产,很多人还当了家属工厂的工人、技术员,工农村的赤脚医生、学校教员、托儿所保育员、商店营业员等等。她们拿起工具会做工,拿起锄头会种田,拿起枪杆子会射击,登上讲台能宣讲马列主义理论,拿起笔来能写文章批判修正主义。十几年来,全油田涌现出九十多名家属标兵和八千多名家属红旗手,有二千四百五十四名家属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二千五百七十八名家属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目前,油田上四百多个家属生产队的队长和指导员,全部由家属自己担任,有些家属还担任了大庆党委、大庆革委会委员和指挥部一级的党委副书记。这些在全民所有制企业担任了领导职务的家属们,虽然肩上的担子重了,但照样还是每天记八分工。对这些“工分书记”、“工分委员”,一些有等级观念的人瞧不起,问算哪一级干部?她们豪迈地说,是革命战士“这一级”。被誉为
“大庆家属闹革命的先锋”李法兰,现在是油田建设指挥部的党委副书记。她担任领导职务以后,坚持在家属生产队参加劳动,敢于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受到了群众的称赞。但是,也有人讽刺她,说什么“家属干部八分工,管得太宽了”。李法兰坚定地说,凡是有利于缩小三大差别的事,我都要管,有多宽就管多宽。我们大庆的家属也要象大庆工人那样,站在社会主义的岗位上,为实现共产主义大目标而斗争。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被誉为“一心为公的好干部”的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党委常委、运输处党委书记李景荣,在车队工作十多年,艰苦奋斗,自觉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坚持参加劳动。 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