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劳动是文艺工作者的必修课——内蒙古各直属文艺团体座谈劳动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0-16
第5版()
专栏:

  劳动是文艺工作者的必修课
  ——内蒙古各直属文艺团体座谈劳动体会
最近,我们组织内蒙古自治区部分文艺工作者,就文艺与生产劳动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座谈,他们用自己的切身体会阐述了劳动同改造世界观和艺术的关系。现摘要整理如下。
内蒙古歌剧团演员关其格:
我们剧团自一九五七年成立以来,每年都有三至五个月时间在牧区演出蒙语节目。十多年来,我们走遍了全自治区绝大部分的牧区旗(县),百分之六、七十的牧区公社。
在牧区我们给自己提出的要求是:首先当社员,然后是演员,不管演出怎么忙,我们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这样做,有利于剧团同志的思想革命化。我们剧团的同志多数是蒙古族贫下中牧的子弟,虽说进了剧团,学会了唱歌、演戏,但由于经常参加劳动,吃苦耐劳的好品质没有丢掉。我们到牧区演出,有时头顶烈日、脚踩沙漠,一天要步行八十多里,大家从不叫苦。在途中,在居民点,大家都争着和牧民一起干活,象剪羊毛呀,用药水给牛、羊洗澡呀,给牛、羊饮水呀,样样都在行。牧民见我们既给他们演出,又帮他们放牧牛羊,都心里喜上加喜,对我们亲上加亲,夸我们是贫下中牧的好后代。
牧民们和我们心贴心,亲如一家,什么话都和我们说。这样,我们搜集了不少民间的歌舞资料和当地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创作了不少节目。
内蒙古杂技团负责人田增绥:
我们团每年至少有三个月深入到工厂、矿山、农村、牧区参加劳动和演出。
过去,部分同志曾认为,杂技团道具多,活动量大,搬运、装卸道具和演出活动就是很繁重的体力劳动,到农村、工厂劳动的必要性不大。通过不断下厂、下乡参加劳动,大家体会到,从事杂技团本身的劳动,不能代替参加工农业战线的集体生产劳动。下厂、下乡参加劳动,是接触群众、接受工农兵再教育、了解社会、熟悉生活的好机会。
由于我们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在劳动中狠抓思想改造,资产阶级思想受到了有力的抵制。例如有个青年演员,以往总认为自己力气出得大,报酬少,闹情绪。通过参加农村挖渠打堰劳动,看到农村劳动比杂技团业务工作要艰苦得多,可是贫下中农想的是为社会主义多作贡献,并不斤斤计较报酬,他非常感动,深有体会地说:“我和贫下中农相比,差得远了。我把党培养出来的技艺,作为向党向人民讨价还价的资本,这是忘了本。”从此,他加倍工作,抢挑重担,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他主动挑了一个最费力气的节目《举刀拉弓》进行训练。这把刀重一百六十斤,他每天要练习一个多小时,每张弓需要一百二十斤的拉力才能拉开,他一次拉五张弓,每天拉二百次以上。
内蒙古京剧团演员林承云:
今年,我到农村工作了五个月,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参加他们的斗争实践,促进了思想革命化。
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在京剧团扮演了柯湘等一些主要角色,听到一些赞扬声之后,思想上产生了优越感。组织上让我参加农村工作队,就觉得有点“屈才”。但下去之后,思想逐步起了变化。广大贫下中农为革命种田,起早贪黑,不辞劳苦,不计较个人名利,我觉着他们才真正是伟大的,而自己是渺小的。我认识到,我们当演员,扮演主要角色,与干其它行业或者当配角,这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成绩,是党培养的结果,是劳动人民养育、支持我们的结果。没有党的英明领导,没有工农兵改天换地的斗争,哪有我们的艺术生命呢!作为一个演员,在舞台上扮演了工农兵的高大形象,并不意味着自己就高人一等。和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相比,和广大工农兵相比,我的差距还很大。同时我还想到,当演员,应该首先是战士,经常到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去,在火热的斗争生活中锤炼自己,改造自己,在政治上高标准要求自己,生活上要艰苦朴素,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这样才能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无产阶级的演员。
内蒙古京剧团演员赵少勇:
我在京剧团是扮演李胜、雷刚等角色的。过去,由于受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总觉着自己汗水比别人流得多,力气比别人出得大,待遇也应该比别人好一些。到外地演出,总希望有舒适的住房,不大愿意住集体宿舍。今年,我们到兴和县劳动锻炼,看看贫下中农,感到自己的差距不小呀!我想,自己作为一个革命文艺战士,是党和人民花费心血一手培养起来的。过去当学员时,和大家一起住集体宿舍,没有感到不舒服,为什么演了主要角色以后就不行了呢?通过劳动,认识到我这种按扮演的角色分等论级的思想是错误的。
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演员图力古尔:
我每年有半年时间随团到农牧区边演出、边劳动。我从劳动中体会到:人民群众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文学艺术原料,文艺工作者必须经常到人民群众中去,经常参加劳动,才能搞好创作。
我想用我谱写《边疆的早晨》这首歌的过程,来谈谈劳动与创作的关系。
去年年初,领导上交给我一个任务,叫我写一个军民联防保卫边疆的歌子。我就翻报找资料,很快谱出曲子。但同志们听了都不满意,演员也不爱唱。
六月,我们去边境巴音杭盖公社演出。我急于求成,一到那里就到处找人采访,但采访不出东西来。后来我搬到蒙古包安下心来,和贫下中牧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干什么活,我就干什么活。相处久了,他们给我讲了很多军民联防守边疆的故事,他们还唱了许多民歌,抒发军民团结战斗的革命豪情。
军民联防的动人事迹,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牧民们学大寨的冲天干劲,建设草原的宏伟场面,这些反映边疆新貌的图景和牧民们豪放的歌声,日夜在我的脑中翻腾,我才创作出《边疆的早晨》这首歌。
内蒙古歌舞团歌唱演员张力:
有些演员担心参加生产劳动会降低演出质量。我们通过到牧区边演出、边劳动,体会到:演员参加生产劳动,不但不会降低演出质量,相反对提高演出质量很有好处。
举例来说:以前,在演出《草原儿女》第四场斯琴雪坑救羊时,饰斯琴的演员感情老上不去。前些日子,她到牧区参加放羊劳动,贫下中牧一心为集体养好羊、放好羊的动人事迹深深地教育了她。有一回,一只羊羔掉进水井,她不顾井边泥水,扒在井沿上,把羊羔捞上来,紧紧抱在怀里。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了斯琴奋不顾身救小羊时的心情。现在她再演这一场时就演得比较成功了。
通过参加生产劳动,还丰富了舞蹈语汇,提高了演出质量。比如舞蹈《欢乐的挤奶员》,有拉小牛犊的动作。有个演员以为拉小牛犊不用费力,所以她表演时也不用劲。后来,到牧区参加挤奶劳动,她拉小牛犊,三次都拉不动,还被牛踩了一脚。这时她才感到自己的舞蹈动作和生活相差太远。以后,她再跳这个舞蹈时,演出效果就好多了。有一些歌唱演员刚参加劳动时,由于不习惯,嗓子有些不听使。可是劳动过一段时间,身体强健了,气足了,唱起歌来,声音就宏亮多了。
内蒙古歌舞团创作人员乔正红:
参加生产劳动对创作人员来说,尤为重要。劳动人民的火热斗争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只有长期地无条件地深入到群众中去,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学习,共同斗争,汗流在一起,心连在一起,才能深刻地了解他们,创作出好的作品。
文艺工作者参加生产劳动,偶而一次两次,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要长期地坚持下去,就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妥善安排。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演员的生活,劳动期间应给演员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练功,使之持久地坚持下去,以利于同工农相结合。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整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