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红军不怕远征难——记老红军战士吴恒寿继续革命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0-22
第3版()
专栏:

红军不怕远征难
——记老红军战士吴恒寿继续革命的事迹
华北某地的崇山峻岭间,一项国防工程正在夜以继日地施工。山脚下,简陋的工棚里,一位两鬓斑白的红军老战士,戴着老花眼镜,正在灯光下聚精会神地阅读《共产党宣言》。他默默地读着,深深地思索着:为实现无产阶级的宏伟理想,在新的长征路上自己应该怎样继续战斗……
这位红军老战士,就是北京部队空军某工区主任吴恒寿同志。
一九三二年,贫农的儿子吴恒寿,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他跟随毛主席长征。在党的教育下,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他转战南北,出生入死,多次荣立战功。解放后,在北京部队空军领导机关工作。
一九六一年一月,为了加强战备,组织上决定调吴恒寿去负责完成一项重要的国防施工任务。有些同志劝他:“老吴,象你这样的红军战士还有多少?身体又不好,年龄也大了,还去爬山涉水?是不是跟组织上谈谈,留下来?”
吴恒寿憨厚地笑了笑。晚上,他久久不能入睡,一幕幕战争年代的情景,又浮现在他眼前:
他想起一九三三年,当时根据地环境恶劣,没有粮食,跑到山上吃野果。房子被敌人烧了,冬季露宿荒山野岭,围着篝火睡觉……
他想起一九三四年,部队离开苏区向北挺进,途中被敌人包围,营长带领红军战士突围,临牺牲前对自己说的话:“……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要革命到底。”
他永远不会忘记,一九三六年,在陕北窑洞里,鲜红的党旗下,自己立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
峥嵘岁月的回顾,革命先烈的遗言,党的教育,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发展,使吴恒寿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充满了信心和力量。他怀着战争年代从一个战场转向另一个战场的心情出发了。
山区的一月,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施工的地方还是一片荒山野岭。吴恒寿带领同志们来到这里,住进了设在土坯房里的临时指挥部。他顾不得洗把脸,歇口气,就在一盏小煤油灯下,召开了干部碰头会,研究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开完会,夜已经很深了,吴恒寿才打开行装,安顿睡觉的地方。这一晚,呼呼的北风,透过土墙的缝隙,向屋里袭来,吴恒寿被冻醒了几次。从机关到部队,从城市到山沟,从住楼房到住土房,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多了。但是,吴恒寿关心的不是自己的生活和身体,他反复学习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经常告诫自己,要防止滋长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继续发扬战争年代那种艰苦奋斗的作风。紧张的施工开始后,吴恒寿不管工作多忙,任务多重,坚持认真看书学习。在工程最紧张的阶段,他住在工地现场,每天跟两班作业。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结合施工实践,学习了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并写了不少心得笔记。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他联系党内九、十次路线斗争的实际,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他深深感到,革命还在深入,斗争还在继续,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还远远没有完成。作为一个经过党多年教育的老同志,革命的担子还要挑下去,长征的路还要继续走下去。因此,他严格要求自己:“年龄大了,身体差了,越是这样,越要发扬革命精神,抓紧有限的时间,多学一点马克思主义。”近几年来,他硬是挤时间,重新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学习了十八本马列的书。他认识到,共产主义一定要在全世界实现,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正是有了这种认识,在奔向共产主义的长征路上,象吴恒寿这样的红军战士,不怕道路的遥远和曲折,不怕斗争中的艰难和风险。他参加革命以来,从农村到城市,从城市又到山沟,战斗岗位变动过几十次,但目标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地跟着毛主席干革命。
吴恒寿参加革命四十三年。战争年代,他为革命冲锋陷阵,曾经四次负伤,至今身上还留有敌人的弹片。近十几年来,在国防施工中,他抓路线,促大干,吃大苦,耐大劳,豁出命来为党工作。在施工现场,哪里有困难,他就到哪里去解决;哪里有险情,他就在哪里指挥战斗。为了取得指挥施工的第一手材料,他坚持上山进洞,调查研究。他在战争年代染上的肺结核病复发了,胸痛,咳血,他把嘴一擦,继续投入战斗。脑贫血病犯了,他不顾同志们的劝阻,仍然和战士们一起,爬上五层支架,抓质量,察险情。
吴恒寿这样干为了什么?“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为共产主义奋斗,就要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切切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工作。”这就是吴恒寿的响亮回答。
一个大雪初晴的午后,吴恒寿翻过峡谷到对山洞库去。雪深路滑,他一脚踩空,身体滑下去,右脚戳在积雪里的一棵树桩上,脚被刺伤了。同志们连忙把他架回住所,送进医院。但是,他的心还留在工地上。在医院只住了七天,就拄着拐棍提前出院了。回来后,他脚不能着地,就把干部们叫到床前,研究布置工作。一天深夜,一个作业区发生了塌方,吴恒寿不顾脚肿伤痛,沿着狭窄的山道,拄着拐棍,吃力地一步一步走向工地。他到了现场,一面了解险情,一面指挥排险。工地上立即掀起了排除险情的热潮。大家激动地说:“老首长伤还没有好,就到工地上来了,我们还有什么说的!”塌方迅速排除了,工程按计划胜利竣工。
整整十四个年头,吴恒寿从一个工地奔赴另一个工地,从一个山峰,攀上另一个山峰,从一个洞库走进另一个洞库。在他眼前,展现着祖国宏伟的远景;在他身后,留下了一座座坚固的地下长城。
在通往共产主义的长征路上,老一代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旗帜传下去,防止复辟,防止倒退,反修防修,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吴恒寿时刻把这一阶级的委托,革命的重任,装在心里。他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带领部队朝气蓬勃地英勇奋战。
那是在他负责八○八二工程的时候,当时,施工任务还没有结束,为了战备需要,领导机关决定把修建机场跑道的施工任务交给了他们。时间紧,任务重,吴恒寿带领党委“一班人”,深入到第一线,战斗在第一线,用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去教育大家。在混凝土施工开始以前,他和同志们在跑道中间搭了个工棚。这里,是他集中群众智慧、日夜工作的办公室,带领部队抓革命、促生产的指挥部,进行传、帮、带的好课堂。他坚持跟两班作业,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同志们劝他:“工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你这样大年纪了,可要注意身体啊!”吴恒寿乐呵呵地说:“没关系,顶得住,不才是几十天时间嘛,工程可是百年大计啊!”
吴恒寿的行动,带动了党委“一班人”。许多同志也象他一样,日夜战斗在第一线,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群众中的先进经验,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使跑道混凝土施工提前四十天胜利地完成了任务。这个施工部队和领导班子在斗争中成长为先进集体。
“社会主义革命不是一次行动,不是一条战线上的一次战斗,而是充满了剧烈的阶级冲突的整整一个时代”。在这新的长征路上,吴恒寿又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教育他所领导的部队,培育革命的新一代,坚持和一切剥削阶级的传统观念长期作战。
吴恒寿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做缩小三大差别、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模范。部队和民工在山区施工,都住在木板房里。同志们从附近生产队给吴恒寿找了间好一点的房子,他却坚持和参谋、公务员、司机一起住在临时木板房里。在山区施工,交通不便,物资供应比较困难,干部、战士、职工开了个联合灶,吴恒寿坚持和大家一起吃饭。同志们见他昼夜跟班作业,身体累瘦了,都很关心,对他说:“老红军战士,我们单位不就你一个嘛!给你单弄个菜,同志们看了心里舒服。”吴恒寿笑笑说:“我一个人单吃,同志们吃不到,我心里可不舒服。”
吴恒寿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部队,经常给干部战士讲长征的故事。他教育大家发扬革命传统,拒腐蚀,防演变,保持无产阶级政治本色,学会向资产阶级长期作战的本领。工区有个同志,用公家的木料给自己做了点家具。吴恒寿立即找这个同志谈话,语重心长地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应该干损公利私的事。再说,东西搞得太多了,扩大了与群众的差别也不好。”这个同志在吴恒寿的帮助下,主动在党委会上作了检查,并且把家具退了回去。
吴恒寿还严格要求自己的下一代。他经常教育孩子,不要有干部子弟的优越感,要艰苦奋斗,继续革命。他的三个孩子,一个在广东,一个在新疆,一个在四川。有一次他老伴对他说:“你不常回家,我又有病,是不是想法把老大调到身边,也好有个照顾。”吴恒寿没有同意。后来,在四川的大孩子又写信给吴恒寿,要他想办法解决自己参军的问题。吴恒寿写信对孩子说:“参军是光荣的,但是你现在干的工作同样是为人民服务嘛!”在他的教育下,孩子安心在原单位积极工作,后来立了功,入了党。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吴恒寿就是这样,为了宏伟的共产主义事业,他朝气蓬勃、勇往直前地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前进,前进,再前进!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这是老红军战士吴恒寿(左一)在和战士一起施工。
本报通讯员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