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贫下中农欢迎的好医生——记上海川沙县江镇公社卫生院医生黄钰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0-25
第2版()
专栏:

贫下中农欢迎的好医生
——记上海川沙县江镇公社卫生院医生黄钰祥
一九六八年九月,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批示发表了《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调查报告,支持和肯定了
“赤脚医生”的道路,并且指出:“这个从城里下到农村的医生证明,从旧学校培养的学生,多数或大多数是能够同工农兵结合的,有些人并有所发明、创造,不过要在正确路线领导之下,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彻底改变旧思想。这样的知识分子,工农兵是欢迎的。不信,请看上海川沙县江镇公社的那个医生。”
那个医生,就是黄钰祥同志。
从那时起,七年过去了。七年以来,为培养赤脚医生作出了贡献的黄钰祥,在正确路线领导下,自己也走上了赤脚医生的道路,认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荡涤身上的旧思想,滚上了一身“土气”。他把自己的理想和感情寄托在农村卫生战线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上,为这些新生事物的成长,为贫下中农的健康,踏实勤恳地做了大量平凡的工作。江镇公社的贫下中农和赤脚医生不断地夸奖黄钰祥:“真是贫下中农的好医生。”
(一)
一九六八年秋天,黄钰祥来到新和大队,一边带教赤脚医生张海根,一边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有一天,黄钰祥参加平整土地的劳动,他挑着空担去装泥,一个社员不给他装满,黄钰祥说:“还是装满吧!”旁边的几个社员争先恐后地说:“黄医生,这可是力气活啊,你又要劳动,又要看病,比我们辛苦呢!”黄钰祥心头热乎乎的,十分感激贫下中农的好意和关怀,挑着没有装满的担子走了。
可是张海根却不一样,不装满他就不走,装满了才挑走。几个社员望着海根的背影议论开了:“这孩子从来不偷懒。”“骨头还嫩哩,可要护着点。他挑担的日子还长呢!”
黄钰祥听着、看着,感觉到贫下中农对他和对张海根,是有点区别的。他知道,这就是“差距”。
一天的劳动结束了,黄钰祥在卫生室里沉思起来。他回忆起,有一次上级通知他去开会,为了让海根遇到急事时有个依靠,他特地到别的大队请来了那里的老赤脚医生协助张海根。十天的会议一结束,黄钰祥立即回到新和大队来。他在路上就了解到,海根经常向老赤脚医生请教,连较难的疾病也能够给治好了。贫下中农打心眼里喜欢海根。黄钰祥想,张海根为什么能够很快掌握医疗技术呢?原因就是他心里时刻装着贫下中农,你看,他有时一顿早饭要家里来喊三次;个人有再大的事,也不影响他为贫下中农防病治病;……张海根,他是把自己和贫下中农紧紧连在一起啊!现在,这些事情重新闪现在黄钰祥眼前,使他再次找到了自己和赤脚医生的差距。他决心在正确路线领导下,更加自觉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向张海根那样的赤脚医生学习,走赤脚医生的道路,把自己的根子深深地扎下来。
从此,黄钰祥每天坚持半天劳动,半天到各生产队挨家挨户的巡诊。一天,他劳动和巡诊完后已到午夜,刚上床就有人来敲门。黄钰祥不忍心叫醒呼呼入睡的张海根,拎起药箱就走,为一个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病人忙碌了一个多钟头。深夜两点多,敲门声又响了,他还是没有叫醒张海根,自己去处理了一个十多岁的急病人。凌晨四点,他又轻手轻脚地离开了卫生室,抢救了一个患支气管肺炎发高烧的病孩。朝霞送走了不眠之夜,黄钰祥又开始了一天的劳动和巡诊。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就是这样为贫下中农的健康奔走操劳。在新和大队住了一年半后,黄钰祥因工作需要,回到了公社卫生院。新和大队贫下中农送他上路的时候说:“黄医生,你有点象个老农民了。”
不久,黄钰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在,他是卫生院的党支部书记。
(二)
过去,黄钰祥只懂西医,当他同贫下中农更紧密地结合在一块后,就不能不想到,不搞中西医结合,就会影响贫下中农的防病治病、赤脚医生的提高、合作医疗的巩固和发展。他立志带头学习中医和中草药的知识,实行中西医结合。但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呢?他想,就从学习辨认和采集中草药开始。
他把一个大队作为进行中草药采集的试点。大队领导热情地支持他,贫下中农中选出了懂得中草药的土药工,各生产队送来了卫生员,一支采药队伍形成了。黄钰祥边学习、边带教赤脚医生,经常给采药队的卫生员上课,讲授中医、中草药知识;还经常骑着自行车,带着中草药标本,向各村的赤脚医生报告采集和使用草药的体会。在这支采药队的影响下,中草药采集活动在道新、大洪、新和、新龙等许多大队开展起来了。
但是,经过近两年时间的采集,药源成了问题。怎么办呢?这时,大洪大队赤脚医生徐明初在大队党支部的支持下,移植了四十多种野生草药,搞了半亩地的草药园。听到这消息,黄钰祥十分高兴。他又一次体会到,一个农村医务人员,只有向赤脚医生学习,才能迈开新的步伐。他立即赶到大洪大队,投入了草药园的巩固和发展工作。他和徐明初对上百种中草药一一排队、分析,把那些常用的、显效的精心培育、大力发展,再把这些品种的秧苗和种子分发给各大队的赤脚医生。在大洪大队党支部的领导和支持下,这个大队大力开垦十边地,使中草药园地从半亩发展到五亩,成为全公社的学习榜样。
为了掌握中医学和中草药知识,黄钰祥虚心向老中医学习。现在,他已经能够较熟练地用一根针、一把草为贫下中农防病治病。有一个患神经官能症而丧失了劳动力的中年女社员,大医院去过,吃过不少药,都不见效。黄钰祥和赤脚医生偏去找她,开了一张十几味中草药的方子,三副药吃下去,她自己找上门来了,说:“我的病好多了,再给开几副吧!”一个多月后她的病好了,恢复了劳动力。从此,她逢人便讲:“中草药就是好!”在实践中,黄钰祥和赤脚医生不断向老中医请教,设计了十张验方,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三)几年来,江镇公社又培训了四批赤脚医生,从原来的二十八名增加到现在的六十九名。黄钰祥把许多精力花在赤脚医生的培训和复训上。让赤脚医生自己来描绘一下黄钰 祥在培训班上的情况吧:
每期培训班,他都提前把赤脚医生和专业医生相结合的教员队伍组织好,把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计划制订好。赤脚医生还没有来报到,他就已经把宿舍、教室打扫好,把床铺安排好了。他自己也把铺盖搬来,和赤脚医生吃、住在一起。
当一天紧张的学习生活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他已经起床,挑水、拣菜、做饭,样样都干。
上课了,他走上讲台,讲自己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实行中西医结合的体会;或者,在台下静听赤脚医生讲课。
临床实践时,他与赤脚医生一起深入病房。
病例讨论时,他参加争辩,反复对赤脚医生进行启发。
晚上,他守在赤脚医生旁边,随时准备辅导。
赤脚医生都休息了,他还在灯下回忆着当天,思考着明天。……
他经常这样度过自己的一天。几年来,他主持的培训班接连不断,这些事情赤脚医生能够说千道万。但是,在黄钰祥自己看来,这不过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不过是向赤脚医生学习、改变自己旧思想的继续。
在长期培训和带教赤脚医生的实践中,黄钰祥积累了很多经验。一九六九年,他花了许多不眠之夜,整理修订了培训讲稿,写成了一本《“赤脚医生”培训教材》,受到了各地赤脚医生的热烈欢迎。一九七三年,他又与赤脚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一起对这本书进行修订,加强了中西医结合的内容,充实了赤脚医生的实践经验,重版了供我国南方地区使用的《“赤脚医生”教材》,全书近六十五万字,已经发行了几十万册。
赤脚医生成长了,黄钰祥也前进了。他正在正确路线的领导下,前进在与工农相结合的金光大道上。
《文汇报》记者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