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妇女革命的时代新歌——评黄梅戏《红霞万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0-25
第5版()
专栏:

妇女革命的时代新歌
——评黄梅戏《红霞万朵》
庆华
“天上彩云一片片,公社红霞千万朵”。安徽省安庆地区创作并演出的黄梅戏《红霞万朵》,热情地歌颂解放了的新中国的妇女,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发挥了“管天管地管路线”的半边天作用。它以一九七○年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以后,全国兴起的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新高潮为背景,塑造了翠岭冲生产队妇女队长唐国凤,敢挑重担,敢于斗争,敢与旧的传统观念实行彻底决裂,带领妇女群众,拦冲修坝,大干社会主义的英雄形象。
农业学大寨运动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极为重要的题材。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写这方面题材的戏多起来了,这是个可喜的现象。但如何避免雷同化,确是文艺工作者应该努力探讨的问题。黄梅戏《红霞万朵》在安排戏剧的矛盾冲突方面做得比较好。它从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反映出的各种矛盾冲突的日常现象里,抓住了干社会主义大农业要彻底解放妇女生产力的一个斗争侧面,提出了如何看待妇女生产力,把妇女生产力往那条道上引的问题,并从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世界观斗争的高度设置了几组各具特色的矛盾,比较深刻地体现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冲击一切旧思想、旧风俗、旧习惯势力,改天、换地、改造人的伟大意义。艺术构思不落陈套,引人入胜。
《红霞万朵》为唐国凤和李双根之间设置的矛盾是比较深刻和复杂的。他们既是妇女队长和生产队副队长的同志关系,又是新儿媳和老公爹的家庭关系。他们既有引导妇女往那条道上走的路线斗争,又有如何看待妇女作用的两种思想的斗争。妇女队长唐国凤是“文化大革命中冲杀出来”的一代新人,当姑娘时是学大寨开山修渠的“铁姑娘队队长”,当了新媳妇又一扫“头月回门,二月走亲”的旧习惯,带着青年妇女登上翠岭访查水源,要挑起拦冲修坝、锁山口造水库的重担。她深深懂得发动妇女上山,不仅是为了打一条拦水坝,更重要的是要把广大妇女的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社会主义道路上来。而在李双根眼里,妇女只要充分发动起来“编篮织席,做篓做箩”,就是对妇女“提高提高再提高”了,而拦冲打坝,要等队里主要男劳力从“大寨河”工地回来后再说,他搞的是一条“扩大副业抓现钱”的抓“钱”路线。这条路线迎合了自发资本主义倾向的需要,也给阶级敌人破坏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破坏农业学大寨运动开了方便之门。为了执行这条路线,他摆出封建家族长辈的架子,向唐国凤实行了家庭的压力。这样,错误路线与传统观念交融在一起,使这一矛盾主线,具有了比较鲜明的特色和思想深度。剧本设置的其他几组矛盾也是颇费匠心的。唐国凤要领导妇女拦冲修坝,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这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它冲击着旧的生产关系和一切旧的观念,必然在各种人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农业学大寨运动打破了阶级敌人白爱娇“挖社会主义墙脚”的迷梦,但她并不死心,拚命地想利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夺回农村的阵地。这组矛盾斗争的方式,主要是阶级敌人躲在李双根这把保护伞下,唆使富裕中农余得喜利用宗族关系变相剥削三婶,想用“扩大副业抓现钱”来破坏妇女上山打坝,把农业学大寨运动引向资本主义的邪路。在妇女内部也有认识上和思想上的斗争:中年妇女陈桂芳是土改时的妇女代表,因家务缠身,逐渐丢失了当年的革命精神;长期受宗族观念束缚的三婶,身受二伯的剥削却不知其害,是非曲直分不清。这些各具特点的矛盾冲突连环交错,都紧扣在主要矛盾上,深化了主题。
《红霞万朵》努力学习革命样板戏的经验,通过较有特色的矛盾冲突,集中刻画了唐国凤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性格的主导侧面。
唐国凤有高度的路线斗争觉悟,坚定的原则性。尽管李双根在生产队是副队长,在家里是公公,但唐国凤对他的路线错误,坚持斗争,毫不妥协。无论在队委会上,还是在日常工作中,她都在党支部和群众的支持下,对李双根进行原则斗争。当李双根板着长辈当家人的面孔,气势汹汹地连提三个问题,要和她分家,撵她出去时,唐国凤既不气馁,也不示弱,而是沉着有力地进行了“反三问”:问他“这一冬来,你支持白爱娇、余得喜他们,到底干了哪些事情?”“在你的心目中劳动妇女究竟是半边天,还是附属品?”“这样下去,吃的粮食怎么办?支援国家建设怎么办?备战备荒要不要?社会主义要不要?”几句话击中了李双根的要害,问得他哑口无言。然后,摆事实,讲路线,有理有力,使李双根在紧要关头,受到震动,惊醒过来,初步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对待妇女的态度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认识农村阶级斗争的新特点,和在生产队里、在家里都要用毛泽东思想当家,建立一个新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
唐国凤善于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不同的思想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唐国凤懂得对“沸水停开”的老代表,只需再添一把“柴”,就能使她重新沸腾起来。对三婶却需要反复帮助、耐心启发,帮她辨真相、明是非,摆脱旧的精神枷锁的羁绊。在“牵荷动藕”这场妙趣横生的戏里,唐国凤通过三婶打的一张竹椅,指出了只管在家忙编织,不关心农业生产的危害,既牵动了三婶这片“荷叶”,又带动了老代表之“藕”。三婶受毒深重,“枝枝叶叶还难分清”,老代表却是一点就明,一拨就亮,唐国凤趁热打铁对老代表热情鼓励,使老代表振奋起革命精神,“扬帆起航”,重新杀上斗争第一线。随后,剧本又设置了“伤心树”前的戏来描写唐国凤耐心帮助三婶“认准金光道”的动人情景。“伤心树”是三婶一家遭遇的见证,也是她和余家结成亲族的纽带。但在余得喜的算盘里,它却成了变相剥削三婶的保护伞。唐国凤用“伤心树”的今昔说明“精神枷锁不砸碎,解放的奴隶还会落火坑”的道理,启发三婶“掸掉身上旧灰尘”,认清方向干革命,终于使三婶擦亮了眼睛,懂得了宗族亲是假,阶级亲是真,提高了觉悟,与旧的传统观念决裂,冲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山村的战斗第一线。
唐国凤善于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剖析生活中的日常现象,并以生动朴实的语言,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地阐明阶级斗争的道理。她抓住了富裕中农余得喜要三婶打一张椅背上烫着“社会主义好”字样的竹椅的事,深刻地指出:打社会主义旗号的,干的不一定都是社会主义。她细致地算了这把椅子的分配账,语重心长地说:“象你这样关在家里日日夜夜编个没完没了,弄不好连自己也让人编到资本主义的篓子里,还不晓得从哪头出来呢?”朴实的语言阐明了平凡事件中的深刻道理,教育了三婶,也触动了老代表,收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的效果。
剧本在精心地描绘了唐国凤对同志既坚持原则,又亲切、朴实;在进行思想交锋时,既旗帜鲜明,又耐心细致的性格主导侧面的同时,还勾勒了她敢挑重担,奋战山乡的冲天干劲,以及对阶级敌人见微知著、穷追猛打的凌厉攻势等等其它侧面,显示了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妇女的智慧才能和崭新的精神风貌。
《红霞万朵》还努力发挥黄梅戏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以音乐形象来塑造人物,展示主题,力求达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黄梅戏以歌善长,剧本在表现唐国凤的重点戏里,都设计了大段的重点唱段。如:唐国凤与老代表和三婶的几段亲切感人的联唱、对唱;她在困难时刻的激情酣畅的独唱;在“伤心树”前倾诉感情的深沉的唱段;在“交锋”时饱含阶级感情的谈心斗争等,给黄梅戏音乐提供了用武之地,对于塑造英雄人物、体现主题,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黄梅戏的音乐特点是朴实淳厚,长于抒情。但过去主要是表现才子佳人的,所以缺乏高昂激越之音。今天要表现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抒革命之情,必须进行“推陈出新”的改革。《红霞万朵》在贯串全剧的音乐主调和主要唱段的唱腔设计上,注意了时代精神,人物形象,剧种特色的统一。比如第四场,唐国凤对李双根一段感情奔放的唱:“山乡战鼓频频催,……”就是把黄梅戏男平词变到女声中加以改革运用,增强了刚劲、激越的情绪。正确的改革,加上演员认真严肃的艺术处理,对丰富和发展黄梅戏的音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当然,《红霞万朵》也还有其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加工提高。比如:对李双根和余得喜这两个人物的分寸把握得还不够准确,有些地方写过了头。唐国凤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的行动还写得不足。对阶级敌人的反动本质揭露得还不够深。对其它正面人物形象如青山伯的塑造也有待加强。我们相信剧组的同志会进一步听取工农兵的意见,把这出戏改得更好。(附图片)
翠岭冲生产队妇女队长唐国凤勇挑重担,带领群众学大寨,改山河,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安徽省图片社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