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两写元宵节的险恶用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0-29
第2版()
专栏:

两写元宵节的险恶用心
解放军某部 裴义红
《水浒》中,作者精心安排了两个元宵节。第一个是三十三回里描写的清风寨镇上的元宵节:“只见家家门前,搭起灯棚,悬挂花灯”,
“市镇上,诸行百艺都有”,好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二个是七十二回里描写的京师的元宵节:城外人家,“家家热闹,户户喧哗,都安排庆赏元宵,各作贺太平风景”;城里也是“家家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照耀如同白日。正是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请看,在作者的笔下,北宋封建王朝,从乡间小镇到首府东京,是一片繁华富足、歌舞升平的太平景象;老百姓都在兴高采烈地欢唱丰收曲、太平词,贵族、平民都没有什么区别,大家一起共同欢庆元宵佳节,真象一个“世外桃源”。
然而事实绝非如此!北宋末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里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歌谣形象地揭示了北宋时期受压迫的农民与地主阶级的尖锐对立。当时,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受着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连肚子都填不饱,哪有钱去悬灯贺节?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他们纷纷揭竿而起,各地先后爆发多次农民起义,这才是北宋末年社会的真实写照。而《水浒》的作者,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立场上,有意掩盖封建国家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美化腐朽的封建制度,其险恶用心就是要告诉人们:“皇上至圣至明”,封建制度“上合天心,下合地理,中合人和”,造反是“迷天大罪”。从而妄图使劳动人民俯首帖耳地听任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不起来反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