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哈萨克族的北京姑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1-06
第4版()
专栏:

哈萨克族的北京姑娘
美丽辽阔的新疆开坎旗草原,广泛传颂着一个“哈萨克族的北京姑娘”的动人故事。许多兄弟民族的牧民们,都称她是草原上“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者”,“架设民族团结‘金桥’的好青年”。
在这里,我们就来介绍这个动人的故事……
开坎旗草原的第一个大学生
一九六九年秋天,天山北麓的开坎旗草原欢腾了,哈萨克族牧民在纷纷议论:
有的说: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一名女大学生,主动要求来乌苏县高潮公社牧业大队安家落户啦!
有的说:这姑娘有志气!她是来我们哈萨克族草原的第一个大学生,这是文化大革命的新事儿!
还有的说:听说她爸爸是大学教授,妈妈是大学讲师,她来了,咱们可要帮着她把翅膀练硬。
人们正议论之间,只见远处,在洒满阳光的大道上,一位女青年,包着头巾,扎着皮带,骑着骏马,飞驰而来。
这青年,叫李之清。还在大学读书时,她就憧憬着草原兄弟民族的放牧生活。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锻炼,她决心沿着毛主席指引的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到底,到新疆去,和那里的兄弟民族一道,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
愿望实现了。一九六八年,她满怀豪情,来到新疆。在军垦农场劳动锻炼时,她曾赶着羊群到了水草丰美的开坎旗草原,看到了毡房点点,畜群如云的社会主义新牧区的壮丽景象,听到了哈萨克族牧民讲述草原悲惨的过去、幸福的今天;她也看到,由于技术力量的缺乏,这里畜牧业发展的步伐还赶不上祖国形势的发展。所有这些,使小李心潮奔腾不止:我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是为了改变农村、牧区的落后面貌,缩小三大差别,为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现在劳动锻炼快要结束,我不能只坐在研究机关,应该到牧民中去,为发展畜牧业生产,增进民族团结奋斗一辈子!她的要求得到了党组织的批准。
骑在马上的小李,回想起这段经历,再看看高潮公社已从绿树中露出屋顶,连连挥鞭催马,来到载歌载舞欢迎她的哈萨克族牧民中间。
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者
小李刚来那年,住房还没修好,就住在配种站的小土屋里。后来又搬进地窝里住。生活上,哈萨克族牧民以肉食为主,没有蔬菜。还有,草原上就她这么个汉族姑娘,语言也是很大障碍。于是,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她的面前:要想在草原扎根,就要改变过去的生活习惯,还要迅速学会民族语言!所有这些,对从小生活在楼庭深院的知识分子家庭的小李,是多么严峻的考验!
然而,小李却认为:有困难更好,困难可以把思想磨得锐利!每天,她如饥似渴地从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中,从广大贫下中牧的高贵品质中,吸取丰富的政治营养和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
一天,大雨瓢泼。小李住的地窝子,屋顶漏雨,外面的水也往里面哗哗流。就在这时,哈萨克族老贫牧、共产党员乔夏依,顾不得收拾自己漏雨的毡房,立即骑上快马,冒雨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帮小李把水掏干,收拾好屋子。最后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草原生活虽然艰苦,比起旧社会要好千万倍。再说,风雪草原出骏马,艰苦环境锻炼人哪!”
不久,另一件事情又使她受到很大的教育。羊群转场时,老贫牧哈孜正患病。可他想到另外两个牧工不熟悉草场情况,硬是拒绝领导的劝告,奋不顾身赶着羊群转场,在转场路上英勇牺牲。李之清知道后,十分感动,噙着热泪坚定表示:牧民为了革命,死都不怕,我还能怕困难么!
就这样,李之清在党组织和贫下中牧的教育下,以顽强的意志搏击着一个个困难奋勇前进。
她热情培训两个哈萨克族小伙子学习大小牲畜的人工采精、授精的技术,使他们尽快独立工作。并且打破这里妇女不搞牲畜配种工作的旧习惯,积极钻研,热情推广新方法。一次,有七匹膘肥体壮的适龄母马,屡配不孕。有人说得了“不育症”,准备淘汰。可小李白天黑夜观察马情,认真检查,终于摸索到马的异常排卵情况,及时进行人工授精,使这几匹马都怀胎产驹了。
她还在风里,雨里,泥里,雪里,啃着干粮,喝着雪水,虚心向牧民学习放牧。一个大冷天,人们发现小李那块头巾不戴在头上却蒙在脸上,揭下她的头巾,只见她的两眼泪汪汪的,肿得象个核桃,原来她得了“雪盲症”。同志们劝她休息,她说:“眼下正在配种季节,也正是磨练自己的好时机!”夜里眼痛睡不着,就用手揉揉,第二天一早又用头巾把眼一遮就出牧了。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和牧民一起,详细地记录了每匹母马发情情况,掌握了马、羊的配种规律,使母马怀胎率成倍增长,成活率大大提高;羊的繁殖也很快,品种得到了改良。
牧民毡房里的“红医”
李之清为发展畜牧业,增进民族团结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可她常想:我还能为牧民做些什么呢?
有一次,她看到贫牧老大爷得了重病,还要骑马到很远的城市医院去治疗。她感到:牧区虽然实行了合作医疗,但由于居住分散,医务人员少,牧民看病仍不方便。她想:我应该兼任赤脚医生,把党和毛主席对少数民族的关怀,送给每一个牧民!
她的请求得到党组织热情的支持。接着,她到公社卫生院学习。回来后,又一面钻研医学书籍,一面在自己身上练习扎针。很快,就掌握了一般的医疗技术。从此,她那间土屋更加热闹,成了开坎旗的“诊所”。牧民来看病,她为他们烧奶茶、烤热馕,热情招待。住地较远的病人需要护理几天,她便安排好他们的食宿,亲切服侍病人打针吃药。
草原牧民,住的分散,“邻居”之间一隔就是十多里。小李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就安排好工作,家务留在晚上干,白天挤时间巡诊。她不管刮风下雪,白天黑夜,只要病人捎个信来,就跨马出诊。今年春天,有个老牧民得了结核病,需要长时间打针治疗,小李坚持按时去打针,每次来回要跑几十里路。一天,草原刮大风,飞砂走石,天昏地暗,老牧民以为小李不会来了,正要备马去她那里打针,小李却带着满身灰土跨进了毡房。老人激动地说:“刮这么大的风,你还赶来,真是毛主席派来的好青年啊!”
草原还在传说这件事儿:一次,几十里外的前进牧场一位蒙古族贫牧白克的爱人生孩子,夜里来叫小李。当时狂风怒卷暴雪,天又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遇上这种天气,即使在白天,也是“马不出牧,人不离毡房”。可小李二话没说,背着药箱,跨马就跑。接生回来时,风雪仍未停,白克备马护送,小李拉住缰绳说:“你爱人刚生小孩,照顾她要紧!”说着,就单人独骑消失在大风雪中。没几天,这件事就传开了,许多老贫牧劝小李说:“孩子,你的胆子比老虎还大,那么大的风雪怎么能一个人走?要不是你的老马识路把你驮回来,你会迷路冻死的!”小李笑笑回答:“正因为风雪大,牧民有痛苦才更需要我!”
让民族团结的“金桥”永远传下去
深刻的思想变化,与旧传统观念的彻底决裂,使李之清产生一个念头:我要终身在草原扎根,为增进民族团结多作工作。
她带着这个美好的愿望,悄悄地同牧业大队的一个普通牧民相爱了。在党组织和哈萨克族牧民热烈支持下,他们美满地结了婚。
一九七二年夏天,领导考虑小李有了孩子,再过流动的牧区生活有许多困难,加上县里也需要人,准备调她到县上工作。小李十分感谢党的关怀,但她觉得:草原比城市更需要自己,自己离不开牧民。至于孩子问题,她更难忘记牧民们那种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是哈萨克族妇女接生的,名字是哈萨克族牧民共同取的,叫“巴哈特努尔”,意思是“幸福的光辉”。这个名字包含着牧民们美好的祝愿,阶级的深情。牧民们深情地说:让李之清的孩子在我们这里长大,把民族团结的“金桥”一代一代传下去吧!
李之清想想这些,望着草原上争妍斗艳的鲜花,望着时刻帮助教育自己的牧民,说:我永远不能离开这里!让孩子也永远生活在你们之间!
李之清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她被选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妇女委员,被推选为自治区准备出席全国妇代会的代表。肩上担子重,脚下道路长。李之清决心努力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反修防修,为建设边疆,增进民族团结奋战终生!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