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办好五·七干校 关键在党委领导——旅大市各级党委总结办五·七干校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1-19
第2版()
专栏:

办好五·七干校 关键在党委领导
——旅大市各级党委总结办五·七干校的经验
遵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辽宁省旅大市和所属县(区)自一九六八年以来,先后办起了八所五·七干校。最近,市建委、市机械局等单位也相继办起了五·七干校。在中共辽宁省委的领导下,旅大市各级党委把办好五·七干校作为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一件大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使各个五·七干校越办越好。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旅大市的各级党委回顾了几年来的办校工作,总结了经验,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高度,加深了对办好五·七干校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决心进一步加强对五·七干校的领导,把干校办得更好。
不断提高办好干校的自觉性
旅大市各级党委从几年来办校斗争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五·七干校能不能办好,根本在路线,关键在党委领导。党委只有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不断加深对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的理解,才能自觉地抓好五·七干校的工作,保证这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健康成长。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是有深切体会的。
一九七二年间,当各个五·七干校即将转入轮训在职干部的时候,由于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否定五·七干校的歪风,在办校人员中也有所反映。有人提出要将五·七干校搬回城市去办;有人主张换掉五·七干校的牌子。这时候不少单位向干校输送学员表现不积极,输送的只限于一般干部,领导干部基本上没有去,办校遇到了困难。中共旅大市委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多数同志认识到:这是在办干校问题上坚持前进还是倒退的问题,是个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市委带头在领导班子内部围绕着“为什么要办五·七干校”和“要办个什么样的干校”的问题,重新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干部教育的各项教导,结合批林整风,狠批林彪攻击干部进五·七干校“等于变相失业”的反动谬论。同时回顾了五·七干校创办以来在培养造就无产阶级干部队伍方面发挥的实际作用。经过这样的回顾和分析,他们深刻认识到:办好五·七干校,引导干部走五·七道路,这是在社会主义时期重新教育干部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进五·七干校重新学习,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一支能上能下、能“官”能民、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干部队伍。有了这样一支干部队伍,就能够更好地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这是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百年大计。不重视重新教育干部,要搞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不可能的。
市委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作出决定:五·七干校要长期办下去,要坚持在农村办,一定要办好。从此,市委把领导五·七干校的工作,正式列入了议事日程,一年抓几次,定期开会研究干校工作,并责成一名常委分管干校的工作。五·七干校的一些重大活动,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参加;每期办班的指导思想、教育计划、轮训范围,等等,都由市委常委讨论决定。市委对五·七干校在办校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也注意积极帮助解决。在市委的带动下,各县、区党委都把办五·七干校当成一项重要工作,自觉地抓紧抓好。
在办校的方向路线上把好关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旅大市各级党委在领导五·七干校的工作中,首先注意了从办校的方向路线上“把关定向”。在办校过程中,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始终是围绕着办校方针问题进行的。各个干校转入轮训以后,由于修正主义干部教育路线和旧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的干校忽视带领干部在下放劳动中重新学习的现象较严重,不大注意抓学员世界观的改造,学期也越来越短。旅大市委认真分析了这些问题,认为促进学员世界观的改造,是五·七干校的根本任务;坚持“一面学习,一面生产”是党的干部教育的优良传统,五·七干校轮训在职干部,正是按照毛主席的“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的指示进行的。干校轮训干部,忽视组织学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忽视抓学员世界观的改造,是错误的。针对这些问题,市委召开了五·七干校工作会议,组织大家围绕办校方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讨论,开展了大批判,并介绍了新金县五·七干校等坚持“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的经验。这样,统一了思想,大家认识到:学员们以普通劳动者的身分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广泛深入地接近工农群众,有利于树立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群众观点和劳动观点,增强抵制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能力。下放劳动是干部重新学习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下去。从此以后,各个干校都加强了劳动课。各级党委还具体帮助一些干校解决了学农、学工的基地问题;对各个干校每期轮训学员读书、劳动和插队的时间安排,也作了大体规定,要求努力实现“四自给”。市委并决定把市干校办轮训班的学制改为一年,切实保证学员能够参加一项主要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旅大市各级党委在狠抓办校方针的同时,还帮助各干校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他们要求办校人员和每期学员在参加轮训的过程中,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等光辉著作,深入批判理论脱离实际的修正主义干部教育路线,使大家认识到是不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统一的原则,是个路线问题、党性问题。党委要求干校必须紧密围绕现实斗争来安排各项教育活动,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使学员更多地了解现实斗争的情况,联系实际学理论,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要求学员在学习理论中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摆问题,找根源,查危害,总结经验教训,把思想和政治路线搞正确。
在办校过程中,随着干校的不断发展,各方面的条件越来越好,有些干校就不再注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了。对此,群众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出“现在的五·七干校,向上伸手多了,铺张浪费多了,也洋气起来了。”这件事引起了各级党委的重视,要求干校加强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有的党委还抓住干校作预算大手大脚的具体事例,组织办校人员和学员进行讨论,回忆艰苦奋斗的建校史。使大家认识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五·七干校搞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继承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是干部重新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否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校,是关系到坚持什么样的办校路线、用什么思想教育干部、树立什么样作风的问题。五·七干校如果丢掉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就会走偏方向。党委抓紧了教育,促使各个五·七干校重视这个问题,普遍加强了革命传统教育。
要有办好干校的具体措施
旅大市各级党委为办好五·七干校还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他们首先抓干校领导班子的建设,建立一支革命化的办校队伍。几年来,他们为各个干校充实了领导骨干,选派工农干部参加干校的领导工作,建立了老、中、青三结合的领导班子;聘请工农兵先进人物作五·七干校的兼职教员。在加强干校领导班子的同时,各级党委还进一步加强了对办校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党委经常让干校领导干部参加一些重要会议,及时向他们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使他们多了解一些实际工作情况。党委还经常关心办校人员的学习情况,并要求各个干校领导班子坚持定期开门整风的制度,强调办校人员、特别是领导班子的成员,要带头走五·七道路。新金县五·七干校党委的“一班人”,带头学习理论,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认真改造世界观,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建立了干部培训制度。他们发动各单位,根据机关革命化的要求,把干部到基层蹲点、下乡带知识青年插队和上五·七干校,统筹安排,制定出干部进五·七干校参加轮训的规划。
建立了领导干部带头进干校的制度。他们确定干校轮训的重点是各级领导骨干。如市干校最近一期轮训班中,有二十八名局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在三百名学员中,县级单位的党委常委和革委会常委以上的领导干部就占了将近一半。
建立了干校与学员所在单位密切结合进行教育的制度。开学前,各单位进行入学前的思想动员;开学后,各系统领导干部经常到干校了解学员学习、锻炼的情况;轮训中期,让学员回去汇报改造世界观的收获;学员结业回机关后,各单位要抓好巩固学习、锻炼成果的工作,干校进行回访,检查轮训效果,听取各单位对干校教育工作的意见。
这些措施实行以来,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成都部队某部副参谋长、红军老战士黄明甫同志,来到五·七干校后,认真学习理论,积极参加劳动,带头破除资产阶级法权观念。这是他和年轻的干部们一起在田间育苗。 本报通讯员 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