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大寨道路越走越宽广——记中共福建省长泰县委带领群众学大寨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1-19
第3版()
专栏:

大寨道路越走越宽广
——记中共福建省长泰县委带领群众学大寨的事迹
中共福建省长泰县委认真学习大寨的根本经验,使全县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九七一年以来,全县粮食平均亩产年年超千斤,甘蔗、花生、茶叶等主要经济作物的产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相比,一九七四年农业总产值翻了一番。四年来,新造林十四万亩,种果树二万六千多亩,超过文化大革命前十六年造林、种果树保存面积的总和。四年中,全县平均每户向国家交售粮食二千七百斤、食糖四百七十斤,集体经济日益壮大,社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长泰县早在一九六五年粮食亩产就跨过了《纲要》,可是此后三年间,仅仅增加二十一斤,多种经营也发展缓慢。一九七○年,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上,昔阳三年建成大寨县的事迹的传播,给长泰县委很大鼓舞和启示,他们决心学习大寨、昔阳的经验,尽快把农业生产搞上去。县委领导成员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的教导,深入社队,向基层干部和贫下中农作调查,探索改变长泰面貌的途径。他们着重解剖了岩溪公社湖珠大队和陈巷公社美彭大队这两个典型。湖珠大队自然条件差,人们形容它是“山高超千米,地是斗笠田。全队跑一圈,要跑三、四天”。可是,就在这样一个艰苦的环境中,干部、社员团结一致,大批修正主义,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在三年时间里,盘山筑路,引水造田,开山造林,使粮食平均亩产从四、五百斤上升到九百多斤,成为全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美彭大队自然条件比湖珠好得多,而且早在文化大革命前就曾经户卖万斤粮,后来却逐年下降。根本的原因是这个大队一度资本主义倾向严重,方向偏,人心散,学大寨迈不开步,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县委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认识到:大寨的道路,是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坚持继续革命,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的唯一正确道路。要发展社会主义农业,就必须象大寨、湖珠大队那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
认识提高后,县委积极推广湖珠学大寨的经验,从县、社抽调了六百多名干部,深入到后进社、队,发动群众批判修正主义路线,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在学大寨运动中,长泰县委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农民。岩溪公社珪前大队有的干部为了赚钱,一九七一年,把八十多亩稻田改种了收入大的经济作物,春耕大忙时把四百多个劳力抽上山抚育果树,贻误了插秧季节,以后又一下子添置了三十多部牛车搞运输。结果,造成粮食减产,多种经营也未搞上去。县委发现这个问题后,深入这个大队发动干部和贫下中农忆苦思甜,激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和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把人力、物力集中到农业上来,大家一鼓作气大干了一年,第二年粮食亩产就由一千一百多斤上升到一千四百多斤。多种经营收入也增加了两成半。
长泰县委从一九七○年以来,始终把搞好各级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县委从调查中发现,农村中的党员、干部,绝大多数出身于农民,在他们中间小生产的传统影响还存在。要他们带领群众学大寨,首先必须帮助他们改造世界观,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于是,长泰县委把组织党员、干部看书学习作为一项主要任务。除在县委党校举办学习班以外,每年抽调大批机关干部深入农村,采用抓三分之一的办法,对社、队领导班子进行整顿。
长泰县委在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中,十分强调抓好自身的革命化。他们常说:县委能不能象大寨党支部那样,反修防修,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为社、队领导作出表率,是一个县能否学好大寨的关键。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除了抓好县委“一班人”的看书学习外,每年都开门整风,发动群众,评议县委工作,把自己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平时,县委有一名常委在机关主持日常工作,其他领导成员都分别深入到不同类型的社、队蹲点参加劳动,调查研究,解决问题。
长泰县境内山峦起伏,全县二十万亩耕地有十三万亩分布在大小山垄里,只有七万亩平川田地。长期以来是山垄田缺肥产量不高;部分平川田易旱易涝,产量不稳。县委领导成员分别深入社、队进行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经过分析、研究,制定了一个“山田改土去酸,平川治涝灭旱”的规划,在全县打响了重新安排长泰河山的战斗。
山区的广大干部、社员集中力量改造低产田。四年来,全县投入农田基本建设的工日达一千八百多万个,改造低产田一万八千多亩,粮食产量普遍提高。在平川地区,首先抓了活盘水库配套工程的建设。广大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用两个冬春建成了总长八十四里的两条干渠,使水库灌溉面积一举扩大到三万多亩。接着,他们又兴建了排灌渠道和排涝站,使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由过去的七万五千亩扩大到十一万多亩,占全县水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
在改变生产条件的同时,长泰县委还认真抓了农业机械化。全县机耕面积达到百分之四十四点五,排灌、植物保护、运输、农产品加工的机械化程度也有了很大提高。如今长泰山河,面貌焕然一新。昔日荒山秃岭已开始披上绿装。全县每个大队都通了汽车。社员们高兴地说:学大寨使长泰山河变了样,大寨道路越走越宽广。
(新华社稿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