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矿山尖兵——记河北铜矿工人工程师傅景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1-21
第4版()
专栏:

  矿山尖兵
  ——记河北铜矿工人工程师傅景新
在毛主席“开发矿业”的伟大号召鼓舞下,经过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锻炼,我国矿山建设者意气风发,艰苦奋斗,涌现出许许多多先进人物。河北铜矿工人工程师傅景新,就是其中的一个。多年来,他刻苦钻研,埋头苦干,与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一起,先后创造出三十多种矿山机械,有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被工人群众誉为“矿山尖兵”。
为革命钻研技术 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一九四○年,二十五岁的傅景新在东北华铜矿当了井下铁道木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矿山,是中国工人的活地狱。井下工人在黑暗的坑道里打钎,把矿石一筐一筐地背出来,一个个累得面黄肌瘦。傅景新看了心如刀绞。他为井下运矿石的工友制了一台小木矿车,希望能为阶级兄弟减轻一点痛苦。不料,日本工头不仅砸碎了小木矿车,还要把他抓起来“问罪”。傅景新含着悲愤的眼泪逃出了矿山。
解放后不到一年,华铜矿到处是欣欣向荣的革命景象。为了尽快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干部、工人都在想方设法排除井下积水。饱经风霜的傅景新,被这热气腾腾的场面所鼓舞,回到矿山,投入新的战斗。他和几个同志一起制造了几台循环水泵,送到坑口,很快排除了井下积水。矿领导表扬他,鼓励他继续努力,为矿山机械化做出贡献。傅景新想起昔日被砸碎了的小木矿车,看看眼前的生动情景,心情十分激动。他和唐贵尧、刘家声几位老工人一起,组成了技术革新小组,白天坚持参加生产,晚上琢磨技术革新。傅景新没有文化,看不懂技术资料,画不出设计图纸。但他有志气,在困难面前没有退却。他以顽强的革命精神,坚持学习文化,刻苦钻研科学技术。在矿内,他向广大工人学习,采纳他们的好建议,不断加以总结提高。在矿外,他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建立广泛的联系,虚心向专家、工程师和革命师生学习。看不懂资料,就登门求教;不懂外文,就请人翻译。日久天长,傅景新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提高了科学理论水平。
一九五八年秋,傅景新为了使矿山建设能够赶上大跃进的步伐,日夜琢磨怎样加快天井的掘进速度。一天,他看到一份国外采用天井吊罐打天井的技术资料,受到启发。但是,傅景新考虑,这个国家的作业条件和我们不一样,不能照搬,必须学中有创,赶中有超,创造出适合我国作业条件的吊罐,使大多数矿山都能使用。在那些日子里,他同大家一起细心研究,刻苦钻研。吊罐试制出来后,又拿到井下试验,反复征求工人的意见。试验,总结,再试验,再总结,前后经过六年的时间,一种独特的折叠式天井吊罐终于制造出来了。它和外国的比:体积小一半,重量只有四分之一,操作安全,搬运方便。与过去采用的老办法比,提高工效二十倍。创造了“天井群”月进尺千米的纪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不断提出新课题 努力攀登新高峰
文化大革命前,傅景新就先后创造了十多种矿山机械,实现了井下平巷掘进和天井掘进两条机械化作业线。这两条机械化作业线在全国各地推广以后,对加速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建设起了巨大作用。傅景新并没有就此停步。他说:“生产在不断发展,机器也在新陈代谢,今天是先进的,明天就可能变成落后的。如果不随时研究创新,就不能适应生产的发展。”因此,他不断给自己提出新课题,努力攀登新高峰。
文化大革命,进一步激发了傅景新为革命钻研技术的热忱,他反复考虑:矿山掘进效率虽然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适应不了新的形势,应该创造新的掘进机械,进一步提高掘进速度。正在这时,上级党委要河北铜矿研究试制联合掘进机。矿党委决定由傅景新担任总体设计师,半年之内拿出产品。
没有经验,又缺少设备,能在半年之内完成任务吗?有些同志没有把握。老傅鼓励大伙说:“搞革新就不能怕困难。我们工人阶级在困难面前要打升堂鼓。”他的话,使同志们增强了信心,振奋了革命精神。战斗一开始,大家就进行了充分讨论,出主意,提方案,迅速攻克一道道难关。联合掘进机的大刀盘是个大部件,厂里加工不了,一位老工人提出了用钢板焊接的方案,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搞出来了。在加工联合掘进机大齿轮圈时,缺少大车床,大伙便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小床车大件,苦干了八个昼夜,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就这样,他们只用了四个半月的时间,制成了一台联合掘进机。现在,他们还在不断改进,使它更加完善。
不久前,傅景新出国考察,看到一些国家采用内燃无轨设备进行地下矿山开采。他的脑子转开了:能不能采用内燃无轨设备,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点的现代化试点矿山?回国后,他把自己的设想向矿党委作了汇报。党委书记召开党委会认真进行研究,很快制订了设计方案,得到了上级党委的批准。党的信任和支持,给傅景新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他愉快地接受了新的任务:在一年半之内,拿出六项具有先进水平的掘进、采矿设备来。
现在,傅景新和参加科研设计的同志,信心百倍地投入新的战斗。他们打破常规,采取集中研究,分工负责的办法,几个项目同时上马。车间就是设计室,边设计,边加工。他说:毛主席、党中央号召我们,再用二十多年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这个宏伟的目标,等是等不来的。我们一定要加倍努力,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永远保持工人阶级本色
在大搞矿山机械化的科研工作中,傅景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党和人民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他四次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九六五年,傅景新被提升为工程师。去年,又担任了矿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如何保持工人阶级的本色?傅景新有过教训:他刚当技术员时,内心非常激动,决心为党好好工作。后来,他慢慢地脱离了劳动,脱离了群众,也讲究起派头来了。一次,他把绘好的图纸送到车间,一位老工人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老傅,你变了,黑手变成白手了,绘的图纸也不实用了。”党委领导提醒他:“老傅,你是咱们工人阶级的技术员,永远不能丢掉工人阶级的本色啊!”傅景新揉搓着脱掉了老茧的双手,从中领会到一个深刻的道理:工人出身的工程技术人员,也要在斗争中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居功骄傲,贪图享受,思想就会逐渐变修。脱离群众,闭门造车,就要偏离毛主席的科研路线。以后,他又穿上了工作服,重新拿起锤子、扳手,同工人朝夕相处,并肩劳动。
一年冬天,傅景新和革新小组的同志投入了研究制造装岩机的战斗。北方隆冬的夜晚,气温下降到零下三十多度,他们不顾劳累和寒冷,集中精力研究装岩机的斗柄曲线问题。就在这个时候,傅景新的女儿得了病,老伴几次捎信叫他回去看看,领导和同志们也多次劝他回家一趟。他想:现在正是试验装岩机的关键时候,我一刻也不能离开。他领着大伙日夜不停地战斗,经过一百七十多次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斗柄曲线。他们乘胜前进,花了三年的时间,装岩机终于试验成功了,成为当时国内首创,列为国家定型产品,在我国矿山普遍推广使用。
一次,傅景新在井下试验电机车,不慎腰脊骨和脚趾骨被岩石砸伤,伤势很重。在医院里,老傅想到电机车正在试验中,需要重新设计改装。他忍着腰部剧烈的疼痛,吃力地支起身子,修改起图纸来了。护士看了着急地说:“这是医院,不是你的设计室。”老傅说:“我的头和手还是好的,就要为党工作。”护士听了很受感动,只好破例让他边治疗,边设计。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傅景新的思想有了新的飞跃。他今年六十岁了,革命干劲却不减当年。他经常“五更起,半夜眠,睡在梦里不得闲”,简直成了“革新迷”。领导和同志们看他年纪大,身体弱,劝他注意休息。他总是说:搞社会主义建设,就要大干、苦干。一个共产党员,心里应该装着无产阶级的大天地,为社会主义祖国多作贡献!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