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一支生气勃勃的理论队伍——河北满城县贤台公社贫下中农理论队伍情况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1-28
第2版()
专栏:

  一支生气勃勃的理论队伍
  ——河北满城县贤台公社贫下中农理论队伍情况调查
一年前,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诞生的工农兵理论队伍,经过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学习,精神面貌发生了什么变化?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最近,我们走访了河北满城县贤台公社,所见所闻,令人精神振奋:田野里,理论小组在利用休息时间给大家读书读报、讲革命故事,演唱革命样板戏;在政治夜校里,社员们在认真听辅导员讲课,争论问题;街头巷尾,家庭院落,大批判、小评论、诗歌、绘画琳琅满目,给社会主义农村带来了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贫下中农理论队伍这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在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用社会主义新思想、新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斗争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在贤台公社,我们听到了许多有关理论骨干对修正主义敢批、对资本主义敢斗、对歪风邪气敢顶的生动事例。
留马大队理论学习辅导员何荣珍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家庭妇女,三个孩子的母亲。过去她认为,国家的事不用问,集体的事有人管,因此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可是,她在批林批孔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受到了教育,认识到,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时刻梦想复辟资本主义,集体化了的部分农民中也还存在着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农村中始终存在一个走什么道路的问题。队里有个“木匠三兄弟”,经常叮叮当当做私活,为个人发家耍手艺。对这种“叮叮当当”的声音,她过去听了没拿着当回事,可现在听了,就觉得怪刺耳。何荣珍联系这个“叮叮当当”的事例,向社员们讲解了“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这个问题,使大家受到了一次生动具体的教育。可是何荣珍也听到了一些反映,有人说:“人家交款买工分,怎么就不合理!”也有的社员主张,对这些人应该严格管理,“再搞歪的就罚款”。何荣珍觉得这两种认识都应该纠正。在党支部的帮助下,她和其他理论骨干一起,组织社员展开了学习讨论,使大家清楚地认识到: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界限不能混淆,两条道路的斗争不可调和。拿从事资本主义活动搞来的钱买社会主义的工分,是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对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侵蚀;用钱买工分,掩盖着两条道路的斗争。我们不能允许一些人利用“合法”的形式,干损害社会主义的事情。一些原来主张“罚款”的社员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是同资本主义斗出来的,不是靠钱能买来的;资本主义自发倾向,也不是靠罚款能罚掉的。只有不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不断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心理和习惯,才能及时识破那些在“合法”形式掩盖下不断改头换面的资本主义苗头,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经过这一场讨论,大家的思想认识有了提高,广大群众对自己的辅导员更信赖了。斗争实践也使何荣珍进一步认识到理论辅导员肩上担子的分量,从此,她对学习抓得更紧了,每次学习和批判都走在前头。现在,她这个过去不大过问政治的家庭妇女,已经写了上万字的读书笔记,到公社作了五次辅导讲课,写了四十多篇批判文章。
现在,贤台公社有理论骨干四百四十多人。他们和广大社员群众一起,无论走到哪里,遇到什么事情,都要评论评论,看看符合不符合社会主义方向?对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有利没利?贫下中农理论队伍成了一支捍卫农村社会主义阵地的有生力量。
贤台公社的群众是怎样看待理论队伍的呢?这里的群众和干部说:理论队伍是协助领导把关定向的“好参谋”。西贤台大队理论辅导员、第一生产队会计高学忠就是一例。前些时候,队里卖了一头骡子,当时个别队干部就盘算着从中拿出一部分款来给社员分红。高学忠听到这个信,就赶紧找到队长,说明这件事办不得。队长说:“咱这头牲口是自繁自养的,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有什么办不得?”小高耐心地解释说:“队里的大牲畜都是集体财产,固定资金,只能用来扩大集体经济。如果分给社员,就等于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搞损公肥私的事情!”小高的意见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经过队委会讨论,他们用这笔钱又置了一辆大车。现在他们队里有三辆大车,七头大牲畜,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这样的事,在其它大队也有好多。象留马大队六十五岁的理论辅导员、第五生产队的出纳员范瑞昌,经常主动地与队干部一起研究分析队里哪些事该办,哪些事不该办,哪些事该如何办,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协助队干部把好方向路线关,群众都叫他“老参谋”。
毛主席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在个体经济中生活了几千年的农民,形成了小生产的固有特点,这种特点在集体化了的部分农民身上仍然有着明显反映。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向农民不断灌输社会主义思想,使农民逐步摆脱小生产的狭隘眼界,做铲除“巴掌山”的当代“新愚公”。在这方面,贤台公社的贫下中农理论队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贤台公社的留马大队和东贤台大队是“邻居”,留马大队村东南水利条件差,往年每逢播种,都是留马大队的社员到东贤台村里担水点播。对于这种现象,东贤台大队的社员和干部都习以为常了。今年初,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发表了。东贤台大队党支部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一个应该不应该给留马大队让水的问题。当时正是抗旱保春播的紧张时刻,党支部提出把村东南的机井让出来,叫留马大队先搞春播。有的群众搞不通,埋怨“干部的胳膊为什么往外扭?”这场争论很快成了政治夜校的议题,大家围绕着该不该让水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队理论辅导员刘振川分析说:眼下咱两个大队都面临着旱灾,可是细琢磨起来,这旱跟旱也不一样:第一,咱水利条件较好,留马大队条件差;第二,眼下咱要浇的是小麦,这是有苗的庄稼,而留马大队却是下种安苗,如果没水,他们就安不下苗,岂不影响了一年的收成!再说咱社会主义国家搞的是计划种植,影响了国家种植计划,就不只是你这个队、我这个队的事了,而是大家都该关心的大事。他还联系《龙江颂》里的龙江大队“丢卒保车”帮助后山救旱田的事迹启发大家。这么一讨论,大伙的心里亮堂多了,原来思想不通的社员也说,不是干部的胳膊往外扭,而是我们让“巴掌山”挡住了眼睛。
东贤台大队的水流进了留马大队的地里,留马大队的社员们非常感动,他们联系眼前这“风格水”,一边热烈讨论,一边昼夜抢播。
这件事,使周围大队的广大社员和干部都受到教育,引起了团结让水、互相支援的连锁反应:留马大队村北有八十多亩地靠小东庄大队,小东庄大队主动让留马大队使水浇地种玉米;留马村东有眼井,但水不够用,小辛庄大队也主动把水送过来;留马大队村南与大辛庄的地相连,大辛庄有块棉花地浇水不便,留马大队也主动把水送过去;留马大队几个生产队之间,也主动联系,互相支援。公社党委抓住这一典型事例,因势利导,向广大群众和干部进行生动具体的社会主义教育,在全社范围内初步形成了以团结互助为荣、以自私自利为耻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
在贤台公社,随着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的深入开展,广大群众和干部的精神面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象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有力地显示了人民群众掌握革命理论以后发挥的巨大威力,显示了贫下中农理论队伍这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