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阅读
  • 0回复

教育革命的一曲凯歌——话剧《宣战》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2-02
第4版()
专栏:

教育革命的一曲凯歌
——话剧《宣战》观后
北京师范学院 师钟
江西省话剧团演出的话剧《宣战》,是反映教育革命题材的一出比较成功的戏。全剧以饱满的革命激情,描写了红梅坪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初创时期的战斗历程,热情地歌颂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
为了反映共大向旧教育制度宣战的激烈斗争,剧本设置了两组矛盾:以坚持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田峰为代表,同某部副部长陈舟等所执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矛盾;田峰同副校长潘文禹等头脑中旧教育思想、传统观念的矛盾。两条路线的搏斗同两种思想的交锋交织在一起,集中表现在培养什么人、走什么样的办学道路以及依靠什么人办学这几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上。
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根本分歧,集中到一点,就是为哪个阶级培养接班人。在红梅坪共大,田峰和陈舟就有着完全不同的培养目标。田峰坚持毛主席的教育方针,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而陈舟则积极执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要培养资产阶级的接班人。剧中的火妹子和程思扬,就是这两种不同办学路线的鲜明体现。
程思扬,本是个贫农子弟,进了旧农大,却“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完全辜负了贫下中农的培养和希望。他“学农不爱农”,“学农不务农”,对贫下中农改造红壤的规划大泼冷水,却一心追名逐利,研究什么“月球土壤”学。程思扬的父亲程老倌子曾痛心地发问:“他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他原先可不是这样的呀!”是的,程思扬的变化,责任不全在他个人身上,关键在培养他的学校所执行的路线。在文化大革命之前,一条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专了我们的政,“工农的年轻一代在这样的学校里,与其说是受教育,倒不如说是受资产阶级的奴化。”老红军田峰同志正是看到了这样严重的事实,才决心按照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创办共大,创办一所“无产阶级自己的大学”。
共大培养的新一代火妹子确实和程思扬不同了。她有社会主义觉悟,能够自觉地同修正主义路线作斗争。在江源大队,田峰带领她和同学们一起识破了地富分子破坏人民公社的阴谋诡计;在教育领域的路线斗争中,她敢打敢冲,毅然把陈舟炮制的修正主义“教学计划”,当众宣布为毒草;她学习刻苦,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她和贫下中农一起,在国内外资产阶级学者权威视为无法改造的红壤中,成功地培养出了水稻良种。尽管火妹子和程思扬这两个人物形象塑造得还不丰满,但是,通过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对比,我们却已经清楚地看到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罪恶,看到教育革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看到共大这个新生事物所代表的方向是多么正确。
要不要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走什么样的办学道路,这是以田峰为代表的共大师生跟陈舟等人激烈斗争的另一个内容。共大师生继承了抗大传统,艰苦创业,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他们坚持以阶级斗争为主课,组织学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社会上的阶级斗争。他们坚持教学密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拜贫下中农为师,实行大课堂与小课堂结合。他们走的是一条崭新的道路。
而陈舟等人却维护旧的教育制度,千方百计引诱学生走“三脱离”的道路。他们强行贯彻“以课堂为中心”的修正主义教学计划,不让学生参加社会上的阶级斗争,不让学生和贫下中农接触,诬蔑共大是“四不象”,是“挖泥巴大学”,公然把共大排斥于大学行列之外。最后,他们竟利用窃踞的权力,采用断绝供粮,强令下马等卑劣手段,妄图把共大扼杀在摇篮之中。《宣战》通过激烈的戏剧冲突,充分地揭示了这场斗争的尖锐性和艰巨性。同时,以高昂的笔调描写了以田峰为代表的共大革命师生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广大贫下中农的支持下,坚持革命,坚持前进,决不后退的大无畏斗争精神,显示了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顽强生命力。
但是,斗争的复杂还在于“在我们的学校里有许多由旧社会培养出来的教师,这就造成了从资本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困难。”红梅坪共大副校长潘文禹,原是旧农大的教务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是一个软弱的人,一个带着几千年来的旧传统、旧习惯的精神枷锁,而想走新路的人。”他积极地拥护共大的事业,一心一意想把共大办好。可是,由于几千年来的旧教育模式图根深蒂固地印在心中,所以,他并没有真正弄清楚共大应该怎样办。他常常想把学校办得“正规”一点,却没有想到,这正好迎合了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在田峰的热情关怀和教育下,最后,他转变了。在陈舟等人穷凶极恶地勒令撤消共大时,他坚决地站到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方面来。潘文禹的转变证明,一切真正愿意革命的知识分子只有认真改造世界观,勇于同头脑里的传统观念实行决裂,才能为教育革命做出贡献。
伟大领袖毛主席说:“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建立一支工农兵、革命科技人员和原有教师三结合的无产阶级教师队伍,是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一个重要任务。工农兵上讲台,参预学校的领导管理工作,对于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保证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以及促进原有教师队伍的改造,有着重大意义。话剧《宣战》,热情赞颂了工农兵教师这一教育革命中的新生事物。剧中无论是红梅坪公社党委副书记周大妈,还是贫农教师江有根,在创建共大的过程中,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教育路线,同阶级敌人斗,同革命队伍中的错误思想斗,为办好社会主义农业大学,发挥了很大作用。《宣战》以雄辩的事实说明,贫下中农不但有“资格”登讲台,而且也只有工农兵参加学校教学、管理,才能更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教育路线。
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调动原有教师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是搞好教育革命的一个重要问题。《宣战》对这一点是有所体现的。田峰对潘文禹、迟芳等知识分子,团结他们,信任他们,热情帮助他们。并且注意引导他们在与工农结合的过程中,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风浪中,学习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观。但是,从全剧来看,刻画他们因旧观念的束缚和修正主义路线的毒害而产生的动摇、矛盾比较突出,而对他们在教育革命中应起的作用则表现得不够。此外,对于共大学员始终不脱离实践这一点写得比较充分,而在反映他们如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却写得不够,这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
学校历来是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激烈争夺的一个重要阵地。这种争夺,今后还将继续下去。我们要向共大学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开展教育革命,为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而奋斗!(附图片)
田峰坚决执行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指示,向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宣战,办好无产阶级自己的新型大学。 江西省话剧团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