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多快好省地为农业学大寨培养各种人材 安徽各县积极创办五·七大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2-08
第1版()
专栏:

多快好省地为农业学大寨培养各种人材
安徽各县积极创办五·七大学
据新华社合肥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六日电 安徽省各县积极创办五·七大学。到目前为止,全省共办有五·七大学四十九所,已经多快好省地为农业学大寨培养出各种急需人材三万多人。
一九七○年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后,安徽省各地掀起了一个学大寨、赶昔阳的群众运动。随着农村的革命和生产形势的发展,各方面急需培养人材。中共宿县县委经过调查,要为全县五千六百多个生产队配齐农技、农机、园林、畜牧兽医、赤脚医生等专业人材,就需要近四万人。广大农村干部和贫下中农纷纷向县委提出要求创办五·七大学。全省县办五·七大学象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这些五·七大学一开办便纳入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在地委、县委直接领导下,成立有农、林、卫生、机械、教育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共同研究解决办学中的各种问题。学员由贫下中农推荐,经公社党委审查和县委批准入学,结业后仍回到社队去。各校一般设有农业技术、农业机械、赤脚医生、农村电工、畜牧兽医、财会、林业、师资等专业。学员学什么专业由推荐的社队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急需的专业先办,急用的技术先学。学制长短结合,以短为主,根据所学内容的需要而定。社队个别急需的可以派人来随到随学,学会就走,再学再来。课程设有政治课、专业课、劳动课,学制在一年以上的还要学些文化课、体育课。教师队伍中,少数专职,多数兼职。为了培养学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五·七大学把参加劳动、勤俭建校,作为师生学大寨的基础课。
各校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与附近工厂、社队、医院、农科所、农机站等建立固定挂钩关系,并逐步创建校办工厂、农场等,形成了校内外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劳动“三结合”的基地,把教学过程与农业学大寨运动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