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北京市的吃菜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2-10
第4版()
专栏:

北京市的吃菜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北京市无霜期较短,一年约有四个月不能在露天种菜。在这种不利的自然条件下,北京几百万城市居民却能够常年吃到数量充足、品种多样的新鲜蔬菜。
解放初,北京市全年蔬菜总产量约一亿多斤,城市人口平均每人每天消费水平只有二、三两。近十多年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京郊农村蔬菜生产迅速发展,每年能比较稳定地向首都提供十六、七亿斤商品菜,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能吃到一斤一两新鲜蔬菜,而且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一直比较稳定。
目前,北京市的菜田已由解放初期零星分散的三万多亩,发展成为旱涝保收,齐整连片的十七万亩。近郊菜区还有用于冬季生产的阳畦十八万个,温室一万七千多间;菜田用塑料薄膜覆盖面积达五千亩,从而做到蔬菜生产四季常青,保证了冬季蔬菜供应。
北京市的蔬菜生产和供应工作究竟有些什么经验?
一、端正路线 加强领导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中共北京市委和郊区农村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吃菜问题,把搞好蔬菜生产,保证首都蔬菜供应工作,列入党委议事日程,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加强了领导。市委专门设立了蔬菜领导小组,郊区各区、县分别设立了蔬菜办公室。市委每年都要召开蔬菜专业会议,通过摆形势,讲路线,落实全年的生产计划。每年关键季节还要大抓几次。
文化大革命前,北京郊区已建立初具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但由于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有的社队抽调大批人力物力搞不正当的副业,影响了蔬菜生产。文化大革命以来,北京市委和郊区各级党组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带领干部和群众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批判修正主义路线,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引导菜农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为首都人民生产更多更好的蔬菜。海淀区东升公社担负着为首都生产蔬菜的重要任务。过去,有人散布什么“近郊区地少人多,一块地上抠不出三张烙饼来,要增加收入还得在外面找门路。”于是,这个公社一度有二百多辆大车进城搞运输,七、八百人在外面搞不正当的副业,严重地影响了蔬菜和其它各业的发展。公社党委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在全公社广泛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提高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坚决把主要力量放在蔬菜生产上。几年来,他们集中人力物力平整一万一千多亩土地,铺设一万六千多米地下管道,挖排水沟总长一百零二里,新建蔬菜温室六百三十间,发展塑料大棚四十八个,使蔬菜连年平均亩产超万斤,而且品种由过去的二十多个增加到六十多个,粮食亩产也连续几年超千斤。
过去有些社队由于不能正确地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往往是什么蔬菜品种产量高、赚钱多就种什么,造成蔬菜品种单一、上市量忽多忽少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郊区农村各级党组织经常对干部、社员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发动群众开展“为什么人种菜”的讨论,大讲搞好蔬菜生产,保证首都蔬菜供应,对巩固工农联盟,繁荣首都市场的重要意义。通过教育,菜区广大干部和群众进一步认识到,是否按国家计划和市场需要种菜,不是一般的生产问题,而是执行什么路线,走什么道路的问题。这样,就能够比较自觉地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逐步做到蔬菜的计划生产,均衡上市,品种多样,质量鲜嫩。
二、落实政策 计划产销
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很强,在数量、品种、价格等方面怎样和几百万城市消费者的需要相适应,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北京市经过多年的摸索,在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前提下,制订了有利于计划产销的经济政策,既调动了广大菜农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又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经过多年调整,北京郊区菜田面积一直稳定在十七万亩左右。近郊四区一社(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和红星中朝友好人民公社)担负着为首都生产商品菜的主要任务;同时,还在远郊县安排一定菜田面积,保证远郊工矿职工和城镇居民吃菜,并且为城区提供一部分蔬菜,以调剂品种和补充淡季供应。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近郊为主、远郊为辅”的稳固的蔬菜生产基地。市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近郊菜区“以菜为主,保菜增粮”的方针,要求商品菜做到“五保证”,即保面积、保数量、保品种、保质量、保上市时间,这对有计划地发展蔬菜生产起了重要作用。
在蔬菜的产销方面,北京一直坚持计划种植、计划上市。根据“以需定产、产销大于需”的原则,由国家下达计划。种菜社队按照国家计划种植的蔬菜,生产多少由国营商业收购多少,解除了菜农“菜多了没人要”的后顾之忧,克服了生产和流通中的盲目性。
几年来,全市蔬菜年平均每斤收购价格一直稳定在三分四厘至三分七厘之间。由于价格稳定,保证菜农在增产的基础上逐年增加收入。北京市认真执行党在菜区的粮食政策,使菜农的口粮标准不低于附近产粮队,不足的国家供应。这些政策对于发展蔬菜生产,实现蔬菜生产的“五保证”起了积极的作用。
蔬菜这种商品的特点是鲜嫩易腐,旺季菜多吃不了,就会腐烂损耗,淡季菜少又会造成市场供应不足。怎样才能均衡上市?北京郊区许多社队的种子站、试验站和广大科技人员、商业工作者献计献策,积极引进、培育一批适合排开播种的早、中、晚熟和抗涝、抗热、抗病的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先进栽培技术,提出了“平时保鲜嫩,淡季保供应,节日保丰满,全年保均衡”的口号。许多社队摸索出一整套排开播种,品种配套等措施,并且积极推广“加茬赶茬”(间作套种快熟小菜)等办法,使首都人民一年四季能吃到充足的新鲜蔬菜。
贮存保鲜,是北京市以旺补淡,解决淡季供应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每年上冻前,市委有计划地组织农业、商业、机关团体、居民分别贮存大白菜、萝卜等秋菜。同时,经过多年试验,对鲜嫩易腐的蔬菜的贮存工作也获得初步成功。崇文区菜站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协助下,创造了西红柿保鲜四十五天,好果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五的良好成绩。目前,全市贮存保鲜菜窖已发展到九千八百多间,总计十五万平方米,每年旺季贮存鲜菜达四千多万斤。以今年为例,四月份共上市商品菜一亿一千六百多万斤,满足了市场供应,“小淡季”变成了“小旺季”。八、九月共上市商品菜三亿五千多万斤,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三十二。四、八、九月蔬菜上市量都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基本上做到了“淡季不淡”。
北京市场上的“四辣”(葱、蒜、姜、辣椒),历来是靠从外地调进的。近年来,菜区社队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多种、种好“四辣”。今年大蒜平均亩产达两千斤以上,还出现了一批亩产七千多斤的高产队,从而使大蒜的自给率由以往的百分之二十提高到百分之七十。大葱、姜、辣椒的单位面积产量也有较大的提高。
三、店队挂钩 农商协作
北京市种蔬菜的生产队与副食商店直接挂钩,对加强农商协作,巩固工农联盟,发展蔬菜生产,改善市场供应,有着重要作用。现在,全市与生产队挂钩的副食商店已占商店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五以上。店队挂钩后,商店把生产队看成是自己的生产基地,主动关心和支援蔬菜生产;生产队也通过派人到商店站柜台卖菜等办法,了解市场需要,及时改进生产。北京市菜蔬公司、各区菜站以及经营蔬菜的副食店还派出一批职工常驻生产单位,叫作“下队员”。现在,全市二百多个生产蔬菜的生产大队平均有一名“下队员”,他们常年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社队干部落实党的政策和蔬菜生产计划,帮助安排茬口,排开播种;帮助引进和调剂良种,传授先进生产技术,成为生产单位的好参谋,深受广大干部和贫下中农的欢迎。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