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黄道婆——古代纺织技术的革新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2-20
第3版()
专栏:

黄道婆——古代纺织技术的革新家
郭永芳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从劳动人民中间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发明家、科学家,黄道婆就是其中的一位。
宋代以前,我国人民衣着原料都是用丝、麻。宋末元初,长江流域才有棉花的种植。“以前人们夸说的只是生产应归功于科学的那些事;但科学应归功于生产的事却多得无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五二四页)当时人民为了解决衣着问题,扩大棉花的种植和生产,但是加工技术跟不上生产的形势,所以急需改革工具,提高技术。黄道婆就是适应时代的这种要求而出现的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家。
黄道婆是宋末元初人,她的家乡是上海松江的一个镇。她家里很穷,小时候就被卖到人家当童养媳。她白天下地劳动,晚上纺线织布,备受虐待。一天,在受到一顿毒打以后,她想:是遵循规矩,继续忍受蹂躏和奴役,还是另找一条生路呢?黄道婆选择了后一条道路。她乘着夜深人静,跑了出去,奔向黄浦江,躲进了一只大帆船。船是到崖州(在海南岛)去的,于是她漂泊到了崖州。
黄道婆毅然打碎旧礼教强加在妇女脖子上的锁链,用自己的勇敢行动写下了壮丽的反孔诗篇。
崖州的黎族同胞热情地接待了这位远方来客,把自己的棉纺织技术教授给她,黄道婆也把江南一带种地的先进技术传授给黎族同胞。在南宋的时候,黎族人民已经掌握了比较先进的棉纺织生产技术,他们生产的黎单、黎饰、鞍搭都很著名。黄道婆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很快地成了技术上的名手。到了贞元元年(一二九五年),黄道婆年岁已老,想把技术带回家乡。她带上新式的织棉工具,告别了从劳动中建立起亲密友谊的黎族同胞,回到了家乡——上海。
棉纺织布的生产,在织布方面可以直接应用丝麻织机,只有在原棉加工方面,即去籽、弹松、并条和纺纱,需要另制工具。黄道婆在家乡的时候,也学过棉布纺织,但是当时工具十分落后,阻碍了棉布生产的发展。黄道婆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在黎族同胞比较先进的纺织工具的基础上,改革并创造了一整套弹、纺工具,推动了棉纺织事业的迅速发展。
在去籽方面,以前是靠手剥或用长二尺的铁杖擀饼那样旋擀出籽。黄道婆应用辗轴、曲柄等机械原理制成轧车(又叫踏车、搅车),只要把棉花喂进两轴间辗轧,就可以把棉籽挤出,留在后方,棉纤维被带到前方。这就是王祯《农书》中所说的“二轴相轧,则子落于内,绵出于外”的道理。它的生产效率比用手剥提高了好几倍,使皮棉的生产能供应后道工序的需要。
以前弹松棉花的工具,是用手指拨小竹弓。黄道婆改用四尺长的大弓,代替一尺四五寸的小弓,并用绳弦替换线弦,又用檀木做的椎子代替手弹,提高了弹松能力,给纺纱和织布工序创造了便利条件。
按纺织工序,去籽、弹松之后,是并条与纺纱,然后是织布,其中关键是纺纱和织布。纺短纤维的棉花工具,黄道婆之前是用手摇式的纺车,她的卓越贡献,是把手摇式改为脚踏式三锭纺车,用上脚力,使两手充分发挥作用,可以同时纺三根纱,效率提高了近三倍。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工具。马克思在论述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前的德国毛纺业情况的时候,曾经说:“能同时纺两根纱的纺纱能手几乎象双头人一样罕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第四一一页)。我国劳动人民却在此以前四、五百年,已经能同时纺三根纱了。从王祯《农书》中所绘的纺车图来分析,黄道婆已经综合应用了辗轴、曲柄、杠杆、飞轮等物理原理了。
黄道婆又采用提花机织布,所以织成的被、褥、带、帽等产品,图案繁多,花色瑰丽,名播远近,以至有
“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传说。
黄道婆没有把技术当作祖传私有的东西一样密封起来,而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广大群众,相传向她学艺的有近千人。难怪在她去世后,当地群众要以“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又为之立祠”的行动来纪念她了。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黄婆婆,黄婆婆,
教我纱,教我布,
二只筒子,二匹布。
在剥削阶级的儒家“正史”里虽然没有记载黄道婆的伟大贡献,但劳动人民世代相传的歌谣却道出了她的丰功伟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