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山西省定襄中学调查说明:教育革命好 开门办学质量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2-21
第1版()
专栏:

山西省定襄中学调查说明:
教育革命好 开门办学质量高
据新华社太原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日电 山西省定襄中学前不久作了一次关于教育质量的调查,以大量铁的事实批驳了那种所谓“开门办学降低了教育质量”的奇谈怪论。
定襄中学是一所县城中学,现有高中十四个班,初中八个班,师生一千四百人。这个学校几年来坚持开门办学,在校内建立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基地,开办了为教学服务的小工厂、小农场。高中开设了农业机械、医药卫生、水利等专业班,其余普通班增设了农业技术、农村机电、农村数学、农业化学等专业课。在校外一些工厂和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还分别建立了十所分校。教育革命搞得生气勃勃,一片喜人景象。
这次教育质量调查是在今年八月进行的。学校组织了二百一十名师生,分赴五个农村人民公社四十九个生产大队,分别召开了有社队干部、贫下中农、历届毕业生参加的各种调查会,重点对今年一月毕业的一百八十名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倾听了贫下中农的评价。
这一百八十名学生,在毕业回乡和下乡插队仅仅半年多的时间里,就有二十一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四十八人加入了共青团。担任大队或生产队干部的有二十五人;担任理论辅导员、科研员的有六十五人;担任赤脚医生、文艺宣传队员的有十九人;担任拖拉机手的有十三人。社队干部和贫下中农普遍反映,这些毕业生有较高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和贫下中农有较深的阶级感情,并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有热爱农村的好思想,也有建设农村的真本领,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蒋村公社前高蒋大队的毕业生梁泽英,回村后迅速成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为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这个大队地处半坡丘陵,水源不足,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为了改变落后面貌,梁泽英和党支部一班人带领社员群众认真学习大寨的根本经验,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今年秋天,大队党支部根据贫下中农的建议,决定组织人工打井。梁泽英勇敢地挑起了领导重担,带领三十多名青年民兵,苦战十九昼夜,打成一眼水井,保证了冬小麦播种任务的完成。城关公社董村大队的毕业生陈东焰,先担任理论辅导员,后来又担任生产队的干部。有人吹出冷风:“毛娃娃能管好个生产队?”陈东焰不怕冷嘲热讽,勇敢地挑起重担,战斗在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夏收中,他和生产队干部、群众一道,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批判资本主义倾向,调动了社员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使夏收工作完成得既快又好。后来,他又兼任大队团支部书记,和团支部同志一起加强了团员和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克服了青年中一度存在的不良倾向,活跃了农村政治文化生活。贫下中农称赞他是棵“好苗苗”,干部们说他是“党支部的好助手”。
在官庄公社镡村大队的打井工地上,定襄中学调查组的师生见到了闻名忻县地区的“三八女子打井队”的队员邢良凤、邢建慧、张润花、邢献青。这四位姑娘都是本校今年的高中毕业生,回村后不久就参加了“三八女子打井队”。她们和老队员一起顶酷暑,冒严寒,英姿飒爽地战斗在井台上。现在这个打井队已经打成水井十六眼,为大队实现水利化贡献了力量。
毕业生们回到农村,能带头批判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而且把所学的科学知识用到大搞科学种田、实现农业机械化上去。南王公社南王大队的陈有生、李进生、薄润槐三名毕业生在大队科研组工作。他们运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又虚心向老农请教,今年大胆进行五亩高粱不育系试验,获得成功,为这个大队科学种田闯出了新路子。
定襄中学从调查中掌握的大量生动事实,雄辩地证明:教育革命好,开门办学质量高。广大师生从调查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原来对教育质量抱怀疑态度的人,也提高了认识。大家说:我们过去开门办学不是开大了,过头了,而是还不够,还刚刚是个良好的开端,要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就必须坚持开门办学。师生们表示决心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把教育革命进行到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