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友谊的洪流奔腾不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2-21
第6版()
专栏:日本通讯

友谊的洪流奔腾不息
站在博多湾绮丽的海岸上,向着浩渺的东海极目远眺,翻滚的浪花一层接一层旋卷而来,但是,我们初到日本同朋友相处之中,却看到另一种日夜翻腾的友谊的浪花。无论走到那里,一股要求增进日中两国人民友谊和早日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暖流在激荡。
增 添 新 谊
十一月的一个薄阴天气,我们从东京乘火车到长野县访问。列车驶过轻井泽后,翘首北望,那著名的浅间山掩映在浓云之中,露出银云般的雪顶。到了长野,更清晰地看到,迷茫的雪雾罩在叠叠层层的群山之巅。长野是山区,寒意比较浓。但是,我们生活在日本朋友中间,浸沐在温暖的友谊海洋中,感受到了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一个夜间,我们在一个名叫吉谷万寿的农民家里做客。五、六位日本朋友同我们围坐在烧得炽旺的火炉旁,促膝倾谈,共叙友情。主人夫妇谈到不久前访问中国的印象,高兴地拿出同中国朋友合拍的照片。然后,又拿出郭沫若同志在中日复交时的题词挂轴。主客一起用两国语言朗读这一表达两国人民意愿的诗篇。更使我们激动的是,一位名叫小野泽的朋友,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带来一包珍贵的礼品。小野泽介绍说:几年前一位朋友去中国访问,归国时带了几株苹果枝。我把它嫁接在家乡的苹果树上。现在,这些苹果枝已经结出丰硕的果实。为了表达日中人民的友好情谊,大家把它起名叫“日中友好苹果”。朋友,请尝一尝吧!真挚的心意,友谊的诗话,象炉火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朋友们畅谈日中两国人民友谊,对前程充满信心。
在长野,我们听到许多赞颂日中两国人民友谊的佳话。长野县日中友协(正统)本部事务局长西堀正司的事例,就是其中的一个。
西堀是一位勤奋而能干的日中友好活动家。他参加日中友好活动已有十五个年头。为了团结、扩大日中友协(正统)的组织,他不论是阴雨连绵的日子,或者是冬雪飘飘的深夜,始终热心地为增进日中两国人民的友谊辛勤奔波。在狭长的长野县到处都留下了这位日中友好活动家的足迹。
一位日本朋友讲的一段话,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一次,西堀到离长野有二十多公里远的篠井市去。他不顾疲劳,跑东家串西门,热心宣传日中友好的意义和必要性。还同那里的妇女活动家紧密合作,团结一切主张日中友好、支持日中联合声明的各阶层人士,共同组织了中国问题学习会、讲演会及针灸训练班等各种群众性活动。这样,这个市镇的工人、农民、医生、学者和中小企业界等各阶层人士很快地动员起来了,队伍也一天天扩大了。终于建立了拥有七十名会员的日中友协(正统)新支部。过去很少参加社会活动的许多妇女也成为新支部的积极分子。长野县有个叫佐久的山区市镇。从长野到佐久,要经过拔海二千一百多米高的山根子岳,来回足有二百五十公里的路程。为了扩大那里的日中友协(正统)组织,西堀在一个月里先后去过七次。西堀为促进日中友好事业而积极活动的事例,至今深刻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要离开长野了。西堀紧紧地握着我们的手坚定地说:“日中友好是我毕生的事业,现在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还没有签订,我们要奋斗到底。”听着西堀充满战斗情谊的话语,我们仿佛看到整个日本列岛日中友好事业深入发展的壮丽画卷。
源 远 流 长
在日本,经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日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好似在一个花坛上盛开的荣花和梅花。”中日两国地处毗邻,一衣带水,在历史上有着两千年的友好往来。我们同日本朋友欢聚在一起,情不自禁地回顾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史。从两国人民刳木为舟,征服惊涛骇浪、冲破重重险阻,进行友好往来的古代;从隋唐互派使节,互通有无的七世纪,一直谈到鲁迅先生早年同日本友人的相处。一桩桩,一件件,铭记着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使人们久久不能忘怀。
一天下午,我们到东京千代田区神保町,再一次拜访内山书店。走进店门,映入眼帘的便是郭沫若同志亲笔题的“内山书店”四个大字。店内摆满了有关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书籍。在内山嘉吉的书斋里,内山嘉吉先生给我们看了珍藏多年的鲁迅同内山完造的生活照片。“这张照片,是一九三六年鲁迅先生逝世前八个月,在上海新月亭同完造食鹌鹑时照的。”内山嘉吉深有感慨地说:“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时,当时鲁迅先生和完造友好相处的情景就浮现在眼前”。
一九二七年十月,鲁迅从广东到达上海后的第三天,便同内山完造建立了关系。当时,鲁迅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是革命人民的有力武器。但是,这种书只有在内山完造开的内山书店里才能买到。鲁迅就经常到内山书店,购买日文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时几乎每天去一次。那时,白色恐怖越来越严重。国民党反动派害怕鲁迅揭露他们,几次秘密发出通缉令,要逮捕鲁迅。在危急之中,内山完造多次成功地掩护了鲁迅。他们之间结成了牢不可破的战斗情谊。内山嘉吉先生回忆说:“我哥哥和鲁迅亲如手足,完全是一家人啊!”
鲁迅和内山完造共同浇灌的中日友谊之花,今天在日本的土地上开出了艳丽的花朵。现在,内山书店继承了当年内山完造的事业,为中日人民友好与文化交流正在做有益的工作。内山嘉吉先生已经七十五岁高龄了,但是,仍然精力充沛地工作。他正在整理内山完造生前日记和内山完造同鲁迅的照片。嘉吉先生指着他的侄子内山篱说:“他将来要继承我的事业。我们要世世代代把书店开下去,让日中人民的友谊,象江户川和长江源远流长。”
夜幕已经降临。当我们走出内山书店时,再次望一眼那妆点朴实的内山书店,一股热流在我们胸中荡漾。
共 同 心 愿
日本人民强烈要求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坚决反对苏修粗暴干涉和施加压力,明确主张把反对霸权主义的条款写进条约的正文中去。早日签订日中和平友好条约,这是日本人民的共同心愿。
我们在福冈,为那博多湾志贺岛美丽的风光所吸引。岛上树木苍翠,海上波光耀眼。一千九百多年前由中国传入的“金印”在逭里出土。福冈和中国上海相隔只有五百多浬,因此,我们对这个地方无形中泛起一股更加浓烈的友好感情。
正如日本其他地方一样,福冈的各界人士,为了早日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多年来做了许多工作。十二月七日,福冈地区的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经济及文化方面各界代表带着各地人民的委托,会师福冈,举行集会。他们兴奋地回顾到,日中两国恢复邦交以来,在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基础上,经过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友好往来不断扩大,友谊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他们一致认为,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是关系到进一步发展两国友好睦邻关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亚洲地区安全的大事,是符合日中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日中友协(正统)福冈本部负责人热情告诉我们,为了早日实现日本人民的这一共同心愿,更好地推进日中友好事业,除了组织“友好之船”、“友好之翼”等各种形式的访华团,加深对新中国的了解外,还举行群众集会,放映中国电影,举办中文讲座,组织各种学习会和讲演会。我们在福冈访问的日子里,曾经同日中友协(正统)大宫支部的成员进行了座谈。他们之中有工人、妇女、文化及贸易界等各阶层人士。一位六十六岁的日中友好活动家藤泽一雄对我们讲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日中两国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两国人民之间子子孙孙保持睦邻友好,这是全体日本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反对任何势力阻挠和破坏日中两国人民之间增进友谊。”从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深情的目光里,我们看到了日本人民鲜明的爱憎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藤泽一雄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老活动家。今年八月,他怀着日本南方人民对北方四岛的深切感情,从福冈乘船到北海道参观访问。他在那里亲眼看到,苏联军队不仅非法占领日本的北方领土,而且苏联的军舰任意在日本周围海域游弋。严酷的现实,使他更深刻地认识了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对日本实行军事包围,推行霸权主义的险恶用心。藤泽回到福冈后,在日中友协(正统)支部学习会上和利用一切机会,广泛地讲述和宣传了他所目睹的真实情况。福冈人民通过他们进行的早日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斗争,清楚地认识到反对霸权主义的重要意义。日本朋友松本勇说:“苏联修正主义所扮演的只是一个反面教员的角色。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坚持斗争,就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我们是初到日本,走了几个地方,使我们深切感到广大日本人民是强烈要求增进日中两国人民友谊的。尽管在波涛起伏的海洋上,还会遭到艰难险阻,但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下去的美好前景。要求早日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斗争必将不断深入发展,一浪高过一浪。让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洪流,永远翻腾在大海的两边。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