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朝农式的新型大学好得很 辽宁省办起八所朝阳农学院式的农业大学,受到贫下中农、知识青年热烈欢迎。他们说,这是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是对“十七年”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有力批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12-27
第1版()
专栏:

朝农式的新型大学好得很
辽宁省办起八所朝阳农学院式的农业大学,受到贫下中农、知识青年热烈欢迎。他们说,这是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是对“十七年”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有力批判
据新华社沈阳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电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指引下,辽宁省推广朝阳农学院创办社会主义农业大学的新鲜经验,现在全省已经有了八所朝农式的农业大学,受到广大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的热烈欢迎。
这八所农业大学是:朝阳农学院,铁岭农学院,营口农学院,旅大农学院,锦州农学院,昭乌达盟农牧学院,丹东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旅大水产专科学校。它们分散办在全省七个地区的农村里,实行“社来社去”,目前已招收学生四千七百多名。文化大革命前,辽宁省只有一所沈阳农学院,办在城市高楼大厦里,搞了十四年才毕业七千人,毕业后返回农村社队的微乎其微,当农民的一个也没有。所以,辽宁省广大贫下中农说,全省按照朝阳农学院的样子办起八所农业大学,这本身就是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是对“十七年”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有力批判。
辽宁省能够办起这样八所朝农式的农业大学,是经历了激烈的斗争,下了很大决心的。一九六八年,辽宁省革命委员会成立不久,就遵照毛主席关于“农业大学要统统搬到农村去”以及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一封信的指示,决定沈阳农学院搬到农村,分散在朝阳、铁岭等四个地区办辽宁农学院的四个分院。这以后,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斗争。在这个斗争中,朝阳农学院坚定不移地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同十七年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对着干”,初步创造出了一套办好社会主义农业大学的经验。中共辽宁省委抓住教育路线上出现的这一新生事物,大力宣传推广。但是,一些抱着资产阶级偏见的人却跑出来大吹冷风,否定朝阳农学院努力把农业大学办成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的新鲜经验,对“社来社去”的革命措施横加指责,说什么这样做“不全面,不周到”,断言办这样的大学在实践上“行不通”,招生招不来,毕业了也质量低,只能搞普及,会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拖四个现代化的后腿。一言以蔽之,这样的大学办糟了,办过头了,应该少办,不办,停办。针对这些奇谈怪论,中共辽宁省委和广大干部、群众以及决心把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师生,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学习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七·二一指示》和《七·三○指示》,坚定地认为,社会主义农业大学就是要努力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象朝阳农学院这样的大学,不是办糟了,而是应该大办,多办,快办!就这样,辽宁省这些朝农式的农业大学迎着斗争风浪胜利地办起来了。
在兴办这些农业大学的过程中,辽宁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表现出极大的革命热情。他们把办朝农式的农业大学,招收“社来社去”的大学生,看成是上层建筑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是学习推广朝阳农学院经验,发展教育革命大好形势的实际步骤,作为一件大事,一件喜事,领导亲自动手,广泛发动群众,大造革命舆论,使建校和招生工作进行得又快又好。中共辽宁省委在今年六月下旬正式决定以后,各市、地、盟只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这些农业大学就纷纷宣告成立。现在,招收的“社来社去”大学生已经全部入学。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地区从公社、县直到市、地、盟的一些主要领导干部,都是亲自向群众宣传,亲自到现场选择校址,亲自主持招生会议和开学典礼,有的还兼任了农业大学的主要领导职务。广大贫下中农更是奔走相告,喜上眉梢。金县三十里铺公社老爷庙大队的一位年近六十的贫农老大娘,听说在本地区新办了一所旅大农学院,高高兴兴地赶去祝贺。她说:“过去,旅大地区这个学院,那个学院不老少,就是没听说有一所学农业的‘庄稼院’。这回,在我们家门口办起了为贫下中农服务的农学院,真是太对我们的心思了。”这个地区的广大贫下中农还特地为这所新办的农学院选派了一百多名兼职教师,有的是旧社会苦大仇深的老贫农,有的是农村社、队学大寨的带头人,有的是科学种田、植树造林、养猪养畜的土专家。有位雇农出身的老人刘集材,今年六十七岁了,是全地区有名的种果树能手,他一个大字不识,可是,贫下中农推选他到大学担任兼职教师,他欣然接受。他说:“这是咱们贫下中农自己的大学,我们不讲谁讲,我们不教谁教。别看我一辈子庄稼人,我就讲怎么爱社会主义,怎么干社会主义,就讲实践,讲增产经验。我们一定要用尽心血,培养出好苗苗,叫我们的农业大学越办越好。”
遵照毛主席关于“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的指示,辽宁省这些农业大学今年招生,一律按照朝阳农学院的办法,实行“社来社去”。广大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对这一点特别满意,特别欢迎。凤城县只有一百十四个招生名额,报名的却有两万人。八所农业大学今年招生个个都是招得满满的,但是找到学校要求推荐学生的,三番五次写信申请入学的,依然源源不绝。一些前几年多次招工不走,招生不去的下乡知识青年,今年都积极报名上“社来社去”的农业大学。因为是“社来社去”,广大贫下中农推荐学员都是评了又评,选了又选,拣最好的选送。海城县验军公社二台子大队党支部书记宋凤香,今年被贫下中农选送上了营口农学院。这个公社党委和贫下中农由衷地说,自从她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工作抓得很出色,贫下中农把她看成贴心肉,如果不是“社来社去”,无论如何也舍不得送她上大学。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这八所农业大学招收的学员中,普遍是党团员多,社队干部多,下乡知识青年中的先进模范人物多,具有实践经验与所学专业比较对口的多,学员的政治素质是历年最好的。
这八所农业大学今年招收的“社来社去”大学生,肩负广大贫下中农的委托,胸怀改变家乡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雄心壮志,带着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的实际问题,迈进了新型的农业大学,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意志顽强,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有着深厚感情,展现出一代新型农民大学生的崭新的战斗风貌。丹东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五十一岁的女学员胡秀云,入学前是丹东郊区花园公社白房大队第二生产队的政治队长。在农村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中,她深切感到掌握革命理论的重要性,今年坚决要求上了这个大学的政治系学习。她克服年纪大、文化低的困难,在校起早贪黑地刻苦钻研革命理论,两个月内就学习了十几本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并挤出时间通读《毛泽东选集》,写下了大量学习笔记。在这期间,她四次抽出休息时间,从一百五十里外回到生产队,给本队的贫下中农和公社中学的师生作理论学习辅导,表示要把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全部交给贫下中农”。
教育战线充满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新创办的新型农业大学在斗争中诞生,今后还会遇到斗争。辽宁省八所农业大学的党组织和广大师生认识到这一点,自觉地注意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教育革命的正确方向,决心在斗争中办好社会主义农业大学,真正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