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万里歌声传友情——记辽宁歌舞团在罗马尼亚的访问演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1-04
第6版()
专栏:罗马尼亚通讯

万里歌声传友情
——记辽宁歌舞团在罗马尼亚的访问演出
当中国辽宁歌舞团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下旬踏上罗马尼亚国土时,正值瑞雪纷飞,寒风袭人的季节。然而,罗马尼亚劳动人民为提前超额完成本五年计划正在进行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和罗马尼亚同志对中国艺术使者的热情接待,却使全团同志们象生活在温暖的春天一样。
就在歌舞团到达罗马尼亚前夕,这里传出了罗马尼亚工人阶级已提前两个月完成一九七一——一九七五年五年计划的工业生产任务的喜讯。在此期间,罗马尼亚全国的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十四左右。歌舞团在四个城市进行了访问演出:首都布加勒斯特是罗马尼亚主要工业城市,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十八,它早在去年六月二十五日就实现了自己的庄严保证——用四年半时间完成了本五年计划;西部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蒂米什瓦拉,罗马尼亚最老的钢铁基地雷希察和新兴的工业城市克拉约瓦的工人阶级在提前完成五年计划的战斗中也都作出了优异的成绩。歌舞团团员们在罗马尼亚的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他们亲眼看到了罗马尼亚人民奋发图强的顽强精神和决心依靠自己力量加速发展国民经济,通过经济独立来巩固政治独立的雄心壮志。歌舞团不仅在这四个城市的剧场进行了九场演出,还在克拉约瓦市罗马尼亚全国最大的大型电机制造厂和在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全国最大的建筑五金器材厂为工人同志们进行了专场演出。他们说:“我们不仅要为中国的工农兵服务,同时也要为罗马尼亚的工农兵服务。”
歌舞团通过演出表达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工人阶级对罗马尼亚人民和工人阶级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所取得的光辉成就的热烈祝贺。
“我们的国家多么富饶,
我的摩尔多瓦是其中一角,
她象一座百花盛开的花园。”
这是在罗马尼亚流行全国的一首民歌——《这就是我的摩尔多瓦》中的一段歌词。辽宁歌舞团演出的几个罗马尼亚民间歌舞中,观众对这个节目的反应最为热烈。摩尔多瓦是罗东北部的一个地区,同罗马尼亚的其它地区一样美丽而富饶,但在历史上曾横遭一些大帝国的侵略,在十九世纪初这个地区的相当大一部分被邻近的一个大帝国占据了。每当中国歌唱演员演唱《这就是我的摩尔多瓦》时,她的歌声不断被观众的热烈掌声所淹没。陪同歌舞团的一位罗马尼亚同志在歌舞团离罗前夕,紧紧地握着中国演员的手激动地说:“摩尔多瓦也是我的家乡,每听您演唱这只歌,我总是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
歌舞团在布加勒斯特和其它三个城市参观了历史博物馆。罗马尼亚同志告诉我们,罗马尼亚共产党很重视这些博物馆的建设,把它们看成是对人民和青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通过这些参观,歌舞团演员们进一步了解到,在历史上罗马尼亚人民曾遭到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的宰割、控制、压迫和剥削,面对这些大帝国的侵略,罗马尼亚人民从未屈服过,他们进行了英勇顽强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并最终赢得了国家的统一和独立。
罗马尼亚著名诗人乔·考什希克曾写道:“我们并非神仙下凡,反正要有一死,与其象囚犯一样被人拴住,不如雄狮般地倒下。”尼·齐奥塞斯库同志最近在一次讲话中引用了这段诗句后说:“这些词句告诉今后的一代,为使我国立于自由民族之林,为了象雄狮一样生活,为了永远不要被人拴住,就必须进行不懈的斗争。”
歌舞团通过访问演出不仅向罗马尼亚人民转达了中国人民的友情,而且也加深了对罗马尼亚人民的了解。离别这个位于风云激荡的巴尔干地区的国家时,歌舞团团长对罗马尼亚同志说:中罗两国人民是亲密的同志和朋友,在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我们将互相同情,互相支持,我们将永远肩并肩手携手地共同战斗!
辽宁歌舞团在罗马尼亚的演出进行得很顺利。这同罗马尼亚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以及有关部门和文艺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很多罗马尼亚同志不辞劳累的精神使歌舞团演员们深为感动。搞舞台工作的同志极端负责,同中国同志密切配合,保证每场演出的顺利进行。罗马尼亚演出公司的斯勒代斯库同志在歌舞团逗留的十几天中,为了安排演出和亲自照料歌舞团的食宿,每天睡不了几个小时,有时甚至忙得一天只吃一顿饭。罗马尼亚多依娜歌舞团原舞台监督、六十五岁的考里佩斯库同志(已退休八年,过去曾两次访华),这次自始至终地帮助中国歌舞团搞后台工作和道具运输,工作十分辛苦。歌舞团在罗学习罗马尼亚民间舞蹈时,得到了罗马尼亚战友的热心帮助。蒂米什瓦拉市歌舞团舞蹈编导杜·埃米里安同志认真负责和不知疲劳的精神给歌舞团同志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离别前夕,罗马尼亚的一些负责同志对我歌舞团团长说:你们不仅是文艺工作者,也是中国人民的使者。罗中两国虽在地理上相隔万里,但罗中两国人民将永远心连心!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