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海外有知音——记上海乐团访问澳大利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1-05
第5版()
专栏:澳大利亚通讯

海外有知音
——记上海乐团访问澳大利亚
去年十一月,在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是奇花竞放、春光明媚的时节。中国上海乐团从八日至二十三日访问了堪培拉、墨尔本、悉尼、纽卡斯尔和阿德莱德五个城市。这是中国革命音乐第一次在大洋洲演出。革命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选段、钢琴协奏曲《黄河》、交响组曲《白毛女》、鼓乐合奏《渔舟凯歌》以及一些优秀的古典乐曲——这些体现毛主席“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的音乐节目,受到了澳大利亚人民的热烈欢迎。有些场演出结束时,观众往往一再起立,长时间鼓掌。澳大利亚朋友告诉我们说:“观众的这种反应在澳大利亚是罕见的。”澳大利亚朋友称赞中国音乐工作者“在古典传统音乐和现代技巧相结合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音乐”,这是一种“人民音乐”,能够“鼓舞人民起来斗争”。
除了演奏中国音乐,上海乐团在访问演出中还演奏和演唱了《玛蒂尔达》和《羊毛剪子咔嚓响》等澳大利亚劳动人民喜爱的当地民歌。听众们感到十分亲切,每次演出后,掌声经久不息。
上海乐团的来访,使旅澳侨胞甚为兴奋。为了欣赏祖国派来的文化使者的演出,有的人不顾劳累,同伙伴们连续驱车十四小时赶来;有的人连续听了六场演出。演出的每个节目都使侨胞们感到亲切,其中特别是《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这首歌,使台湾籍侨胞倍加激动。一位侨胞说:“听了音乐会,使我想起故乡、祖国和毛主席”,“古人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而这次音乐会将永远记在我们心里。”
中国文化使者为友谊而来。上海乐团在半个月的友好访问期间,除作了八场正式演出外,还同澳大利亚各界群众举行了十几场联欢演出。通过这些演出,加深了中、澳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互相了解。有两次,乐团还在专机上专门为机上服务人员表演了节目。服务员们感动地说:“这是我们最美好的一次飞行。”十一月十八日,乐团应邀游览了悉尼海港。这天,风和日丽,欢聚在一条大游艇上的宾主兴致勃勃。一位在悉尼大学学中文的澳大利亚朋友拿出他正在学着吹的中国笛子,请中国演员吹奏。高亢的笛子声和上百人嘹亮的歌声在太平洋的美丽的海湾回荡。接着,那位澳大利亚青年吹奏起中国歌曲《火车向着韶山跑》,另一个青年模仿着他在中国看到的儿童舞蹈动作,踏着乐曲的节拍跳起舞来,顿时全船活跃,一片欢乐。
上海乐团在访问的日子里,受到了澳大利亚各界人士的热情欢迎和接待。不久前在中国访问过上海乐团的澳大利亚指挥珍妮弗·菲尔比夫人和曾同上海乐团合作排练过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昆士兰州青年交响乐团指挥约翰·科罗,都不远千里乘飞机赶来欢迎中国朋友,同中国朋友共叙友情。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澳中协会、澳中关系委员会以及澳籍华人组织“侨青社”等为乐团的访问成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上海乐团十一月二十三日离开澳大利亚的那天清晨,在“文化艺术之城”阿德莱德的机场上,澳大利亚朋友举着中澳两国国旗和写着“中澳两国人民友谊万岁”的大幅标语,依依送别。他们热情地嘱咐:“欢迎你们再来,中国朋友们!”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