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4阅读
  • 0回复

上海造船工业打赢翻身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1-10
第3版()
专栏:

上海造船工业打赢翻身仗
七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凯歌声中,上海工人阶级打响了一场造船工业的翻身仗。
这场战斗现在还在继续进行,但从一九七○年到一九七五年的六年中,已经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有说服力的战果:
近六年来,上海的造船吨位和生产的船用柴油机马力,都远远超过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总和。去年一年的造船吨位,等于文化大革命前一九六五年的四倍多。
文化大革命前,上海用五年时间造出了一艘万吨轮。一九七○年以来,上海已建造了四十四艘万吨轮,去年就建造了十一艘。这些万吨轮中,继“风庆”轮扬眉吐气首航欧洲获得成功后,上海又有“风光”、“风浪”、“风暴”、“风翔”、“益阳”等五艘万吨轮远航欧洲胜利归来,谱写了我国远洋航运史上的新篇章。这些事实一再表明,我国自己设计,全部用国产设备、材料建造的万吨轮,完全符合远航的要求。
除万吨远洋轮以外,万吨级挖泥船、巨大的浮船坞、海洋调查船、海洋地质勘探船等一批新的船舶也相继在上海建造成功。
这是我国近代造船工业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为什么短短六年的时间里,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上海造船工业部门的同志们回答得很明确: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带来了上海造船工业百花盛开的春天!
纲举目张 势如破竹
上海造船工人对发展我国自己的造船工业,怀有极其强烈的愿望。他们曾亲眼看到:帝国主义军舰闯进黄浦江,帝国主义的商船劫走了中国人民血汗凝成的大量财富。造船工人们也领教过社会帝国主义标榜的所谓“援助”:向他们买来的船舶图纸,对不上号;向他们买来的设备会炸裂、伤人。苏修的罪恶阴谋,激发了工人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我国造船工业的战斗豪情。
解放后,上海造船工业有了发展,但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异常激烈。刘少奇“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修正主义路线严重干扰了上海造船工业的发展。大跃进年代里,上海造船工人们曾高速度地建成了五千吨海轮。一九六○年,就在苏修叛徒集团单方面撕毁合同,并在江南造船厂撤走专家的时候,这个厂的工人意气风发地建造了我国第一艘万吨轮
“东风”号。但是,由于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竟让这艘万吨轮在黄浦江中整整泡了五年。
平地一声春雷,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九六七年一月十日,在上海“一月革命”风暴中,江南造船厂的万吨轮“朝阳”号胜利下水。广大造船工人以实际行动深入批判修正主义路线,愤怒声讨“洋奴哲学”、“爬行主义”。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象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了。
一九七○年春,上海船厂出现了用三千吨船台造万吨轮的创举。在大好形势下,林彪反党集团又施展阴谋诡计,妄图破坏造船工业。沪东造船厂铸工车间二十二班工人敏锐地觉察到这个问题。他们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写了一张革命大字报,尖锐地揭露矛盾,向修正主义路线猛烈开火。这张大字报一经公布,立即在上海造船行业和全市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一场热火朝天的造船工业翻身仗在黄浦江畔打响了!一九七○年,上海造船吨位和轮机马力扶摇直上,一年之内万吨轮就建造了六艘。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广大船员和造船工人团结战斗,劈风斩浪,冲破了修正主义路线所造成的种种阻力,取得了远航欧洲的胜利。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中,上海造船工人学理论、抓路线,焕发了更大的革命干劲,去年造船吨位又比前年增长百分之十左右。
上海造船工业的发展,雄辩地证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上海造船工业的根本经验就是:坚持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抓住了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这个纲,就能纲举目张,使造船工业势如破竹地向前发展。
做新生事物的促进派
上海造船工业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了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斗争突出表现在怎样对待新生事物上。“万匹机”(万匹马力柴油机)是万吨轮的“心脏”。早在一九六○年,沪东造船厂就造出了我国第一台万匹机,只是因为这台柴油机七十多吨重的曲轴表面有少数小砂眼,崇洋迷外的人便说它“不可靠”,使这台“万匹机”不能交付使用,从而使国产万吨轮“东风”轮不能投入航行。这根为修正主义路线判处了“死刑”的曲轴,被工人们精心保护下来,终于在文化大革命中翻了身,安装在万吨油轮上,至今已安全运转了七年多。工人们说:要新生事物生下来就十全十美,否则就不许生下来,天下那有这个理!新生事物是在斗争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这是新生事物发展的规律,决不能抓住它不够完善的地方来否定它。热情扶植新生事物,这是革命者应取的态度。“风光”轮的船员就是采取了这种正确的态度。他们精心使用、维护好装在这艘万吨轮上的国产“万匹机”,同时又重视它不够完善的方面,在第一次远航中,就写了十万字的技术资料,为上海船厂改进“万匹机”,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对待新生事物有了正确的态度,上海造船工业就出现了新局面。
文化大革命前,上海只有一个厂能制造万吨轮,一个厂制造“万匹机”,现在有四个厂能制造万吨轮,四个厂制造“万匹机”。
文化大革命前,上海用五年建造一艘万吨轮,现在仅江南造船厂去年一年就造出了五艘。万吨轮建造周期过去一般要两年,现在缩短到八、九个月,最快只有五个月左右。
万吨轮的质量越造越好。上海船厂建造的第二艘万吨轮“风光”轮横渡太平洋不靠岸,柴油机连续运转了二十六天,经受了严格的考验。
随着造船工业的发展,上海制造的轮船成本不断降低。上海船厂第八艘万吨轮“风驰”轮的成本,比第一艘“风雷”轮的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十八以上。
上海造船工业多快好省地蓬勃发展的事实证明:新生事物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必然会在斗争中不断成长、壮大。
社会主义大协作的威力
上海造船工业的发展,也是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的成果。这种社会主义大协作,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制造万匹船用柴油机,要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单靠一个专业工厂力量是不够的。文化大革命以来,研究所实行厂、所结合,高等学校实行开门办学,把各方面的积极性组织起来,就汇成了强大的力量。上海一些船厂在制造万吨轮或“万匹机”的过程中,遇到复杂的计算问题,经过复旦大学数学系教师、电子计算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大力配合,很快地得到了解决。
万吨轮需要大量的材料、设备和仪器同它配套。外国生产万吨轮,特别是生产“万匹机”,有的是直接或间接购买几个国家的专利进行生产,有的是买几个国家的设备、零件进行建造、总装,实际上很多都是“万国牌”。而上海制造的万吨轮由于开展了社会主义大协作,实行“一厂一件,百厂成线”的办法,所有的设备、零件都是国内自己制造的,是真正的“中国牌”。工人们说: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就迅速形成万吨轮的配套能力,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文化大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又一例证。
当前,上海造船工业正在制订新的发展蓝图。广大干部和工人决心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去夺取新的胜利。
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图为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的两艘万吨轮“长自”号和“神州”号正在下水。
新华社记者 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