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革命到底不回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1-12
第3版()
专栏:农业学大寨

革命到底不回头!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山东潍河岸边的人,年年看后沙沟大队,年年有新变化。过去那种黄沙漫天、沙丘滚动的现象,逐年消失了;如今摆在眼前的是,防风林参天而立,苹果树枝繁叶茂,灌溉渠纵横交错……这个大队去年粮食平均亩产一千一百多斤,由穷沙沟变成了富沙沟。
向后沙沟群众打听这是咋样变的?他们总爱说:“你去问问俺大队党支部书记田金在的思想是咋变的,就会明白!”
田金在今年五十岁出了头,是伴着要饭棍长大的,十六岁就当长工。斗地主,斗恶霸,搞土改那阵子,他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曾经举着拳头宣誓:革命到底不回头!从那时起,他就当上了后沙沟的干部。
土改以后整整十七个年头,后沙沟变化却不大,沙丘没封住,粮食亩产年年四百来斤。是田金在不肯带头苦干吗?当然不是,他的两手老茧从没蜕过。到底是啥原因?从编竹筢中可以看个大概。
编竹筢,是后沙沟的传统手艺,解放前就有近百名编筢匠。那时是:“编筢苦,编筢苦,月交税钱岁纳租,青竹刺烂编筢的手,地主敲碎编筢的骨。”解放后,编筢的农民翻了身,有的凭这门手艺游乡串集,想发家致富。合作化时,有人主张把编筢副业组织起来,由集体管着。田金在却说:“眼下编筢不受剥削了,是拚着命挣来的自由,不要限制住他们的手脚。”公社化时,有人又提出这个建议,田金在还是用那句老话对付。批判“三自一包”时,大家说外出编筢不是正道,老田说:“他们每天每人交队里一块钱,对集体有好处。”从此,后沙沟编筢的人越来越多,社员之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有些在家务农的人,也产生了思想动摇。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后沙沟的干部和群众大批修正主义,大批资本主义。大家问老支书为什么后沙沟不能变?开始,田金在答不上,也想不通,总以为自己革命到底不回头的决心并没变,是后沙沟风大沙多真难变。后来,他读毛主席的书,学党的基本路线,想自己走过的路,慢慢琢磨起来:是不是心里那根阶级斗争的弦松了?一天,和他一起当长工、一起入党的老贫农田本吉,找他谈心说:老田,现在是搞社会主义,思想老停在斗地主、分田地那时候,就跟不上趟了!老田心里一亮,大腿一拍,说:“老伙计,你说的正对啊!过去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现在是为了堵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将来实现共产主义。革命的对象和任务都不同了,俺思想还跟不上趟,资本主义撞到眼皮上,也识不出来了。”
登山越高,看得越远。田金在的思想觉悟提高了,添上了继续革命的翅膀。他对资本主义看清了,敢斗了,领着大队把编筢的劳力组织起来,把外出的社员动员回来,发展集体编筢生产,而且随时注意把准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向。一九七四年冬天,一个支委建议:“咱防风林有的是木材,伐几方木材换几吨化肥,追追小麦。”有人马上说,这样做不妥,木材和化肥都由国家统一管着,私自买卖不行!那个支委说:“树是集体的,换来的肥料集体用,不是为个人,总算不上是资本主义吧?”田金在说:“别光看挂着集体的牌牌,只要不顾国家利益,就不是走社会主义正道。咱可不能只顾小集体忘了国家这个大集体!”
带头人革命到底不回头,田金在带领后沙沟群众在社会主义大道上迅跑,学大寨越学越有成绩。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