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中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采取各种措施 培养提拔少数民族干部到各级领导岗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1-13
第2版()
专栏:

中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采取各种措施
培养提拔少数民族干部到各级领导岗位
据新华社昆明电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中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把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提拔到了各级领导岗位。现在,不仅少数民族聚居区大队一级的第一把手全部是当地民族干部,全区百分之六十的公社第一把手由少数民族干部担任,而且州、县两级党委和革委会的第一把手也全部由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少数民族的各级领导干部,带领各族人民在革命和生产中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中,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深入批判了刘少奇、林彪在民族问题上推行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肃清他们散布的“民族落后论”的流毒,使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州党委开办了民族干部学校,轮训公社一级干部,各县县委也开办了党校,轮训大队党支部正副书记,州、县两级的少数民族领导成员分期分批到云南省委党校学习,有的送到中央民族学院深造。这样,全州各级领导班子中的少数民族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继续革命觉悟得到了迅速提高。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个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州党委坚持民族不分大小,特别重视培养人口较少的民族干部,在州党委和州革委会领导成员中,有占这个地区人口将近一半的傣族干部,也有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干部,在他们选拔培养的各级领导班子第一把手中,不仅有傣族,也有哈尼族、布朗族、瑶族、基诺人和其他民族。州党委重视在人口较少的民族中选拔和培养干部,体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了这一地区的民族团结。
这个州党委按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项条件,不仅选拔当地民族干部担任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领导职务,而且让一批有实践经验的基层民族干部担任了州、县两级领导机关各个部门的主要领导职务。这批民族干部来到州、县两级领导机关后,继续发扬毛主席倡导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带头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经常蹲点调查研究,促进了机关革命化,受到各族干部和群众的赞扬。
少数民族干部担任自治州各级领导职务后,在加速边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勐海县委书记、布朗族干部岩相坎,在担任布朗山公社党委书记期间,带领全公社各族人民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一九七四年粮食产量比解放初期增长将近十倍,成为全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被提拔为县委书记后,他更加朝气蓬勃,带领全县人民为把勐海县尽快建成大寨县而努力奋斗,受到全县各族干部和群众的拥护。勐腊县瑶区公社原来是全州有名的后进单位,前年当地瑶族干部担任公社党委第一、二把手以后,带领瑶族群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批判资本主义,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一九七四年粮食总产量比前一年增长了百分之二十点九,人民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还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