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从山西省煤炭生产的发展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1-17
第3版()
专栏:

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
——从山西省煤炭生产的发展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
新华社记者述评
九年前,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刚刚兴起的时候,毛主席和党中央就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使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强大的推动力。”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山西省煤炭工业连年超额完成计划和胜利完成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成就,充分说明了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早在一九七四年底,山西省就超额完成了第四个五年计划国家规定的原煤生产指标。到一九七五年,全省原煤产量比一九七○年增长了百分之四十三点九,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长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被称为“煤铁之乡”的山西,解放前夕煤的年产量仅仅二百多万吨。新中国成立以后,伴随着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出现了煤炭产量节节上升的崭新局面,一九五二年原煤产量就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了二点七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一九五七年原煤产量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了七点七倍。经过反右派斗争,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的革命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大跃进,到一九六二年,原煤产量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了十点九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进一步推动了煤炭工业的发展,一九七五年原煤产量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了二十七倍。事实证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给山西省煤炭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变化之大,是历次革命进程中所未曾出现过的。
毛主席教导我们: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就工业生产而言,路线正确了,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条件不好可以改造条件,生产就可以突飞猛进;路线不正确,有了好的条件也不能发挥作用,生产上去了还可能掉下来。在文化大革命前,由于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山西省煤炭战线有的企业不是坚持政治挂帅,思想领先,而是迷信物质刺激,奖金挂帅;不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是贪大求洋,一等二靠。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深入人心,刘少奇、林彪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受到深入的批判,企业领导的思想和政治路线端正了,办社会主义企业的方向明确了,工人群众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提高了,生产力因而也就获得了很大的解放。以大同矿务局为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在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的影响下,这个局有的领导放松了阶级斗争,不抓思想政治工作,迷信金钱的作用,奖金名目一度多达二十多种。这种做法,腐蚀了人的思想,影响了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团结。结果,煤炭生产长期达不到设计能力,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文化大革命中,广大群众奋起批判了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贴出了“要政治挂帅,不要物质刺激”、“要当矿山主人,不做金钱奴隶”的大字报,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大同煤矿在执行路线上的根本问题,极大地教育了干部。经过批林批孔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这个局的领导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抓路线,抓大事,抓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大大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带领广大群众大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大批修正主义,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使这个局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现在,全局生产年年增长,一九七五年原煤产量超过设计能力百分之五十一点二,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翻了将近一番。
山西省地方煤矿也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端正了路线,发展了生产。地方煤矿迅速发展到了一千八百多个,一九七五年的煤炭产量已占全省煤炭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为国家超产煤炭七百多万吨。全省中、小煤矿的高速度发展,显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两条腿走路”方针的巨大威力,显示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发展生产的强大推动力。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反动谬论时,曾经满腔热情地歌颂了革命的伟大作用,指出“每一次革命的胜利都引起了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巨大高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是这样一场使广大群众道德上和精神上都产生巨大高涨的大革命。
在旧社会,煤矿工人是资本家的“能说话的工具”。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煤矿工人当了国家的主人,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刘少奇一伙顽固地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贩卖孔孟之道的黑货。修正主义的毒素,反动没落阶级的腐朽意识,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一些工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荡涤了这些污泥浊水。广大工人群众懂得了“做事就是为了拿钱,——这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道德”,真正看到了自己的地位,认识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人们有了一心为革命的思想,也就摆正了公与私的关系。有一位老工人,在生产中负了伤,医生给他开了一张“全休三月,到期复查”的工伤假条。但他怎么也不愿休息,把“全休三月”变成了“大干三月”,为国家增产了八百多吨煤炭。近两年阳泉市缺水,为了保证生产需要,许多职工用水桶、脸盆把很不容易弄来的水运到车间,保证了煤炭生产稳步上升。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所引起的“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巨大高涨”,还可以从人们在困难面前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中看得出来。去年三月初,全国著名的阳泉煤矿“严细成风的硬骨头采煤队”的工作面,煤层厚度只有二十多厘米到一米左右,还夹杂着许多矸石。工人们在工作面上站不能站,坐不能坐,操作非常困难。矿领导准备给他们换一个条件较好的工作面,但是工人们说:“条件差,困难大,没有我们采煤工人的志气大。为了不丢掉国家的资源,就是用手指头抠,也要把煤从石头缝里抠出来。”全队工人硬是大干了六个月,战胜重重困难,从准备废弃的采区里为国家生产了十万多吨煤炭。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迸发出来的广大群众的这种敢想敢干的英雄气概,这种“硬骨头”精神,用于生产斗争,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仅在最近两年,山西煤炭战线涌现出的技术革新项目就达二万多项,推动着煤炭生产的大发展。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不但端正了企业的路线,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企业里人与人之间,特别是领导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这就进一步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激发了广大工人、干部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全国著名的石圪节煤矿,是一个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的先进单位,在那里,很难分辨出谁是书记、主任,谁是采煤工人。文化大革命以来,这个矿的各级干部下井参加劳动的自觉性越来越高。一九七五年,矿级主要领导干部平均每人劳动一百一十四天,一般干部平均劳动九十六天,采掘队干部每人下井都在二百一十天以上。工人们说:“咱石圪节的领导,个个都是普普通通的采煤工人!”这样的干部,群众怎么会不衷心地拥护他们,怎么会不紧紧地团结在他们周围,拚死拚活地大干社会主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