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扬眉吐气的七年 上海机床厂七·二一工人大学越办越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1-18
第1版()
专栏:

扬眉吐气的七年
上海机床厂七·二一工人大学越办越好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毛主席发出了光辉的《七·二一指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毛主席的光辉指示,象光芒四射的灯塔,指明了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道路。一九六八年九月,我国第一个新型的厂办大学——七·二一工人大学在上海机床厂诞生了。
七年来,这个新型大学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工人阶级手中。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工人阶级开始占领了教育这个剥削阶级的世袭领地。他们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指引下,坚持教育革命的方向,为办好社会主义理工科大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七年来,这个学校造就了一大批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这支队伍生气勃勃。他们是教育革命的生力军、理论学习的骨干、反修防修的尖兵、技术革新的闯将。工人技术队伍的迅速成长,扩大了工人阶级在技术领域里的优势。工人技术人员在全厂技术队伍中的比例已由一九六八年的百分之四十五,增加到百分之六十五。工人阶级真正掌握了技术工作的领导大权。
七年来,这个大学促进了上海机床厂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里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发展,全厂革命和生产形势一片大好。七·二一道路越走越宽广。这个厂除七·二一工人大学外,工人业余学校也不断巩固和发展,各个车间也在办学。现在,全厂有两千多名职工参加了各种形式的业余学习。
这是飞跃的七年,工人阶级扬眉吐气的七年。铁的事实对教育界的右倾翻案风是个有力的回击。
(一)
“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几年来,这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所显示出的明显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深刻批驳了教育界那种主张招收中学生直接上大学的奇谈怪论。
上海机床厂七·二一工人大学的实践证明,从工人中选拔的学生比从中学直接上大学的学生有许多优点。他们对为什么人学习的问题有明确的认识。他们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上大学,把上大学看作是阶级的委托,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一心一意为革命而学。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能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自觉地把阶级斗争作为主课,刻苦地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例如,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他们对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思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特别是联系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狠批了“智育第一”等修正主义谬论。他们懂得:方向不对,学问再大,也是没有用的。这些从工人中选拔的大学生,能自觉地为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缩小三大差别而斗争,学习期间经常到车间去参加生产劳动,毕业后立即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这些从工人中选拔的大学生,是教育革命的生力军。他们在学校中以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紧紧地把好路线关。有一次,一个教员上锻铸工艺课,在黑板前挂上一张三十年代的外国图表。学员们提意见说:七十年代我国自己的图表比这张破图好得多,为什么不用我们自己的?教员接受这个批评,很快改了。有一个教员,把旧教材修补一下拿来应用。学员们发现这个教材中问题很多,要求重编,教员就根据学员意见重编了教材。
在这个学校上学的工人,平均有六年到八年的工龄,实践经验丰富,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比较强。工人董立平,有八年的工龄,在学习中能独立思考,提出许多创造性的见解。如在搞典型产品设计时,他发现书本上介绍的一个确定主电机功率的公式同实践不符,经过试验,证明这个公式的应用范围有局限性。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工人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就完成了三十四项磨床设计和革新项目,其中包括大型沟槽磨床、精密螺纹磨床、半自动外圆磨床等先进产品。这些都是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所不能比拟的。
(二)
“实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必须有工人阶级领导”。上海机床厂七·二一工人大学由于在厂党委的一元化领导下,把学校的领导权掌握在工人阶级手中,教育革命开展得深入扎实,创造了不少经验。学校党支部书记王德法是工人出身的技术员。他第一个站出来批判旧教学大纲,提出了结合典型产品进行教学的建议。工人学员中每期都有人参加学校党支部委员会。各个教学环节,也有工人学员参加领导工作。他们都是教育革命的积极分子。全厂工人都关心自己的大学,把搞好教育革命作为自己的职责。
“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这所新型大学打破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一统天下,建立了一支工人、技术人员、专职教员三结合的教师队伍。许多工人第一次登上大学的讲台,兼任不脱产的教员。他们用工人学员熟悉的语言,讲授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专业知识。有的过去被认为比较难教的课程,现在由专职教员和工人兼职教员一起备课,相互切磋,讲得深入浅出,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这个大学还培养了一批专职的工人教员。他们来自各个工种,平均有二十五年以上的工龄。他们在旧社会都有一本血泪账,解放后翻身当了主人。他们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既教课又教人,坚定地引导学员走又红又专的道路。
这个学校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员和学员在政治上互相促进,业务上互相学习,生活上互相关心。不少教员把铺盖搬到学校,和学生住在一起,帮助学员补习功课。学员也爱护和支持教员。有一次,一位教员需要一套模型作为教具,几个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很快做好,送到教员办公室去。
这个大学坚持开门办学,坚持按照“实践——认识——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组织教学。政治、军事、劳动和业务这四门课,都始终紧密结合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上业务课,采取结合典型产品进行教学的方法,彻底打破了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旧体系。开门办学,既大大提高了学员的政治觉悟,又使学员们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了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更好地掌握了业务知识。一个工人学员,在校内只学了八十个学时的电器知识,毕业后就承担起厂内重点新产品数字控制凸轮磨床电器逻辑系统的设计,胜利完成了任务。
在开门办学过程中,许多旧教材的不切实际、搞烦琐哲学等毛病明显地暴露出来。学校便组织工人、干部、教员三结合的班子,参照广大工人的实践经验重新编写教材。新教材《磨床设计制造》,选用一种有代表性的万能外圆磨床作为典型产品,进行由浅入深的全面解剖,使学员学习后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既能据此设计各种磨床和其他机床,又有利于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出版以后得到一致好评。几年来,他们自己编写了四百多万字的新教材。工人学员的评价是:“旧教材使人愚蠢,新教材使人开窍。”女行车工汪慧华,从来没有接触过图纸。经过一百多小时的学习,她设计的图纸能达到工程技术的要求。所有这些生动事实,都有力地批驳了教育界那种诬蔑开门办学的谬论。
(三)
上海机床厂七·二一工人大学培养的学生,质量如何?事实证明,他们政治觉悟高,文化技术水平也高,他们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七·二一工人大学始终把转变学员的思想放在首位,毕业出来的学员在政治斗争中一般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他们当中百分之八十的人是车间理论队伍的成员,不少人担任了领导工作,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
这些大学毕业生能够想工人之所想,急工人之所急。二车间过去运输产品全靠几台手推平板车,劳动强度大,容易发生工伤事故,工人渴望改为电动平板车。可是,有的从旧学校毕业的技术人员认为,这是“小改小革”,“油水不大”,“搞不成丢面子”,一直不肯动手。女行车工王彩彩从七·二一工人大学毕业回到车间以后,决心解决这个问题。在她的带动下,大家集思广益,克服各种困难,只花三个月时间,就装配好一台电动平板车。工人们说:“我们的工人大学生就是好!”
七·二一工人大学的毕业生,也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仅第一期毕业的学员,负责或参加设计的产品和技术革新项目就有五十六项,其中不少是高、精产品。三十二岁的钳工沈关松,在七·二一工人大学毕业后,组织上交给他试制数字控制凸轮曲线磨床的任务。这种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磨床,是近年来才在世界上出现的新技术;其中有一个关键性部件双稳态触发器,过去有人搞过多年,都失败了。沈关松知难而进,敢闯技术关,终于攻克了这个部件的技术关键,为我国第一台数字控制凸轮曲线磨床的试制成功作出了贡献。七·二一工人大学的学员认真学习外国语,毕业后都能阅读外国技术资料;他们研究高等数学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些事实,对那种诬蔑教育革命造成学生“质量低”的奇谈怪论也是一个有力的回答。
上海机床厂七·二一工人大学七年来的成就充分说明,毛主席的《七·二一指示》无比英明。“教育要革命”的方向必须坚持!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